英國、法國、德國爲何不將本國人口提升到一億以上,使得自己的經濟總量超過日本?

被稱為神


人口可以是紅利,也可以是累贅。很多人常常羨慕國外城市風景秀美,綠樹成蔭,很少汙染,這和這些國家的人口密度是有關係的。

下面是兩張海灘照,上一張是在英國,下一個在哪裡就不用齊浩說了。這就是人口多和少的一個差別。

國外很多國家對於人口多好還是人口少好都是有爭議的。比如澳洲就宣揚“一對夫婦生三個,一個為爹,一個為媽,還有一個為國家。”多生孩子的好處自然是一邊增加勞力,一邊拉動經濟。

但是人口增加帶來的直接問題是城市和環境的承受能力。

1. 交通擁堵。人口增加首先帶來的是交通擁堵問題。倫敦為了限制市中心人流,已經開徵“市區交通稅”,只要往市中心開車的都要交錢。不少城市為了應對人口增加,花錢把三車道的高速路擴展到四車道。剛剛完工,又要計劃開闢六車道。

2. 其它生活設施。生活資源越來越緊張,水、電、燃氣在現在的城市中越來越貴。

3.住房價格暴漲。房奴全世界都有,但是隨著人口增加,房價上漲,現在很多國家的年輕人連做房奴的資格都沒有。

4. 社會福利。在西方國家經濟發達的時期,這些國家大多建立了非常“豐厚”的社會福利。給出去容易,收回來難。現在西方國家大多經濟不景氣,但是要取消這些福利就困難了。盲目增加人口,大部分國家政府的財政都不能夠承受。

因此,雖然每個國家都眼饞我們有巨大的人口紅利,但是大部分國家都不敢輕易擴大人口。


七號臺


理論上英、法、德只要人口與日本持平,勞動生產率不降低的話,經濟總量確實都能夠趕超日本。

2017年,日本人口1.268億,英國人口6602.2萬,法國人口6711.9萬,德國人口8269.5萬。

2017年,日本人均GDP3.84萬美元,英國3.97萬美元,法國3.85萬美元,德國4.45萬美元。

英法德的人均GDP都高於日本,在經濟總量上輸給日本,顯然就是因為人口數量不夠,勞動力不夠。因此,理論上只要英法德能大大提高出生率,以及有效對移民開放並進行綜合管理,經濟總量就有望逐步趕上日本。

要提高人口數量,最簡單也容易見效的一個方案就是對移民開放。指望通過加大福利刺激本土人民積極生育,現實的結果是效果不理想。經濟發達後人們往往都不願意生太多孩子,畢竟哪怕撫養得起,養育也會佔用掉生命中的許多時間。

不妨對比一下移民給美國帶來的好處。美國立國200多年的根本,廣泛接納移民已經是一種美國文化,即使目前特朗普倒行逆施,想開反移民倒車,結果還是受到了美國人的強烈抵制。包容移民其實也是美國經濟增速在發達國家中,始終沒有被本土出生率下降拖累的一個根本因素。

歐洲近些年來也在轉向對移民的包容與開放政策。但是畢竟管理的難度非常大,目前帶來了許多社會情緒的反彈。要使移民與難民無縫融入歐洲社會,需要投入很大的教育與培訓成本,與此同時還要維持好社會公共安全,並最大限度降低文化衝突。理論上,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從未來經濟增長利益的角度來看,歐洲應當歡迎移民。

對比來看,美國社會的開放與管理水平的確是更高的,否則確實無法應對每年那麼大量的移民。而反觀日本,本土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齡化嚴重,勞動力人口規模減少,對移民的態度又相當保守;這導致了近一二十年來,日本的經濟增速在主要發達國家中是比較拖後腿的。但這在日本來說是一個文化問題,根深蒂固挺難改變的。這對經濟增長來說其實是致命的不利因素。我們不能過度幻想人的勞動生產率會一年一年迅速提高,實際情況是保持適當規模的人口數量,對於穩定經濟增長絕對是必要的。


建章看世界


日本、德國、法國和英國分別是世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大經濟體,2017年這四個國家的經濟總量和人口分別如下:

日本:經濟總量48845億美元,人口1.27億

德國:經濟總量36519億美元,人口8300萬

法國:經濟總量25748億美元,人口6700萬

英國:經濟總量25651億美元,人口6600萬

2017年日本的經濟總量分別是德國、法國和英國的1.34倍、1.9倍、1.9倍,人口分別是它們的1.53倍、1.9倍、1.92倍。所以理論上講,如果德國、法國和英國把人口提升到目前日本的水平,那麼德國的經濟總量將超過日本,而法國和英國的經濟總量將和日本大體相當。



但是這裡僅僅是理論上講,如果德國、法國和英國都擁有1.27億人口,那麼它的經濟總量就真的能超過日本嗎?

英法德都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些國家的社會發展水平高,社會福利也高,所以很多人都是享樂主義者,不願意去工作。而且它們國家一天的工作時間都一般都不會超過8個小時。英法德的科技實力強大,目前它們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科技創新來驅動。不可否認,人口增多會創造財富,但也會平攤財富,比如印度,雖然它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但它的人均GDP至今為止仍然不超過2000美元,甚至比非洲一些落後國家的人均GDP還低。而且人口太多會引發一系列問題,比如就業壓力、環境問題等等,如果增加人口百利而無一害,為什麼發達國家都不極力增加本國人口,使自己的經濟實力更強大呢?



除此之外,並不是自己想增加人口就能增加的,在發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一般都很低,因為在發達以後,人口素質普遍比較高,很多人都不願意多生,因為多生了也會影響自己生活品質等等。

即使英法德通過提升人口數量使自己的經濟總量超過日本,但這樣就能證明它們的經濟實力就比日本強嗎?GDP只是反映經濟實力的其中一個指標,要知道日本在海外擁有鉅額資產,據說是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5~1.8倍,高居世界第一,英法德雖然在海外也有很大的資產,但是肯定比不上日本。所以即德國、法國和一個通過提升本國人口使自己的經濟總量超過日本,那也並不意味著它們的經濟實力就比日本強。


錦繡中源


1,為什麼不提升人口。

你以為,人口這個東西,說"提升”,就能提升嗎?

難啊,難於上青天。

生育率這個東西,從來都是,降下去容易,升起來難。各個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都迎來了生育率的下降,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工業化國家能夠實現生育率上升的。工業化之後,生活水平是提高的,教育投入也是提高的。體力勞動需求量減小,剝削主體從家長/農場主,轉變為了企業家,等等原因,都使得人們沒有了農耕時代大量生育的習慣,生育率甚至低於2.2的自然更迭水平,人口負增長。這個背景下,各個歐洲國家以及日本都採取了很多措施,包括生育家庭減稅,補貼,降低育兒成本等一系列方法,都沒啥效果。他們想不想提升人口數?想,都快想瘋了,都要引進難民來提供勞動力了。有用嗎?沒啥用。

2,提升人口是否能提升經濟總量。

能。但是,除非有大的產業改革和升級,否則提升的量會很小,導致人均值下降。

我國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勤勞致富史。但是,千萬不要被困在了自己有限的經歷裡。如果你只知道中國歷史,恐怕會覺得,只要勤勞,只要努力生產,就能致富。然而事情並不是這樣的。在生產消費全面國際化的背景下,致富的關鍵不僅在於你能夠生產多少東西,而且在於有多少人能買你的東西。

最簡單那的:如果你是一個生產、銷售空調的,主要客戶是北京的客戶。北京的客戶一共需要1000臺空調,你勤勞努力,艱苦奮鬥,生產了2000臺。好,賣出去1000臺,剩下1000臺怎麼辦?三種可能性:1,刺激北京內部消費,讓北京的客戶買2000臺。2,出口到上海,讓上海的客戶買1000臺。3,賣不出去,變成廢品。

這些發達國家現在面臨的發展窘境就在於,人們對尖端產品的需求其實是很低的。比如光刻機,全世界買得起的有幾家公司?比如法國的核電技術,敢買的有幾家 ?比如德國的高級機床,你就算買過來了,能幹得過中國製造嗎?結果就是,他們的市場很小,多生產一臺就多一臺垃圾。

尖端產品需求不足,中端產品和低端產品被中國壟斷,他們能保住現在的一畝三分地就不錯了。人口多了就要多掙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哪那麼簡單。

所以說,別說他們刺激不起來生育,就算刺激起來了,也沒啥用,多一些大街上賣披薩的罷了......


IvanZhu


人口不是決定經濟總量的唯一因素。如果是,那麼中國現在就已經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印度現在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了。

首先,平心而論,憑理而析,人口數量對經濟總量有影響,但這個基數提升有難度。

先看一個公式:經濟總量=勞動者數量×人均生產效率。這說明,要提升經濟總量,有兩個關鍵要素,即勞動者數量和人均生產效率。人口不是決定性因素,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可以看到,英法德也在通過各種方式鼓勵生育,但是,人口,不是想提升就能提升的。

人是有生產週期的。從精子與卵子結合的受精卵,到孩子出生,到長大成人,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英國、法國人口都是6000多萬;德國人口多一些,有8000多萬。從英國法國來說,要提高60%的人口才能達到一個億的目標,德國也需要提高25%人口總量。這是多麼艱鉅的任務!如果依靠本國生育年齡的夫妻,要增加數千萬人口,那也是難度不小的。

何況,歐洲國家的人,比較注重活在當下的幸福,並沒有中國“多子多福”的觀點,社會保障、社會福利較好,老有所依、老有所靠,生子生女的意念並不強烈,也就是參與到推動人口增加的積極性比較沒有。

第二,現在,英國和德國人口密度,是超過中國的。它們缺的是具有勞動力的人口,而不是其他。如果把世界簡單地分為兩種人:年輕人與老年人。那麼,它們缺的是年輕人。

,一個國家人口增加了,不一定就是好事,還得看人口中的人口構,不然,創造價值的人群與養老人群的失衡,這個國家的經濟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現在,不少國家都通過對人口結構的調整,來減弱老年化社會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來提升人均生產效率。

第三,好吧,還有一個是靠移民來增加人口。

一般來說,大部分移民,都不是高素質的人口(當然,一些國家是有錢人忙著移民他國,但在這股大潮中,他們稱不上主流)。高素質人口在本國都混的很好,幹嘛要移民去這些國家打工呢?低素質人口占比太高,對經濟發展是不利的。

所以,移民這事,英法德這樣的發達國家,也是逐步有限放寬條件的,不會開閘放量的。

第四,判斷一個國家富有與否,經濟總量是一個標準,這代表著國家的整體實力。但判斷一個國家國民生活是否幸福,還有另外一個數據,就是人們普遍收入水平。

英國法國德國,都是西方發達國家,人均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國民幸福感比較強烈,幹嘛要那麼多人口?

而且,人口太多,人均資源自然下降,這樣反而降低生活的幸福感。英國國土面積只有24.41萬平方公里,人口有6600萬;德國多點兒也只有35.7376萬平方公里,人口是8300萬;法國最多是67.2834萬平方公里,人口有6700萬。多幾千萬人口,大家能夠享受到國土空間、資源、道路、海灘、公園,數量大量減少,這不是降低國民幸福感麼?


波士財經


題主應該明白一個自然道理,那就是人在發達以後,就不願意多生了,因為多生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品質。人在貧窮的時候會多生,因為貧窮的人只有靠數量打敗富人,使自己的後人出人頭地逆襲成功。

為什麼英法德不願意提升人口?

不是他們不願意提升人口,而是他們的國民,太享樂主義了,或者培養一個優秀孩子的成本太高。他們也在鼓勵生育,但是,現實中他們的國民太在乎自己的生活水平。不願多生,導致他們政府只能接受中東難民與非洲移民。

這是世界性難題。當一個國家富裕以後,其國民必不會多生育,甚至不生育。這是一個陷阱。生育陷阱。這個陷阱將導致世界人口永遠無法超過一個數量。


武道尋花


英國法國從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經濟總量就一直低於日本,這是受生產能力所控制的。1870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業生產的高漲,被稱為近代歷史上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在這一時期裡,世界工業的重心由輕紡工業轉為重工業,出現了電氣、化學、石油等新興工業部門。當時的德美日三國由於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會,一舉超過英法俄,從這個時候開始英法就被日本甩在身後。主要的因素就是工業能力差異。現在的世界重工業中心依舊集中在德美美日三國手中。因此,不管英法兩國人口是否增加,英法都不可能再超越日本,除非有人再次核爆日本。

德國則有自己的國情所限制!現在的德國只是袖珍版的德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德國國土大約在55萬平方公里左右,但是現在的德國國土只有35萬平方公里左右,國土縮水將近一半,人口如果算上這些人大致也有一億多人以上,經濟總量也會大於日本。至於說生產人口,以現在的德國本土,負荷這麼多人已經接近極限了。


優己


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其一,英法德政府已經在盡力提倡本國人口生育;

其二,經濟總量與人口數量沒有必然聯繫。

英法德等西方國家信奉基督教,對墮胎這件事爭議極大。但凡有宗教信仰,有所畏懼的國家,都會對墮胎問題有所保留。那麼英法德對自己國家的人口的態度是怎樣的呢?

中國近代以來,國力羸弱,普通家庭添丁進口,高興之餘還會有些發愁“又添一張吃飯的嘴”。何為小康?吃飽飯而已。中國人在歷史上餓的時候多,飽的時候少,即使在盛世時期,也僅僅七成人口能吃飽,所以中國人最樸素的生活追求即是小康。歷屆政府為了解決人們肚子捱餓的問題,也是費盡了心思。所以,作為中國人會更容易體會到生之艱難。

(各個地區生育率)

歐洲人其實以前的日子也很苦,也是經常吃不飽飯。英國人聊天經常聊天氣,即是歐洲數百年來天氣陰晴不定形成了民俗。天氣陰晴不定,那麼土地所能出產的穀物糧食就非常有限,所以英法德等國的人口在近代以來一直都很少。英國人到了跟西班牙人在海上拼命的16世紀晚期,整個英格蘭才只有幾百萬人口,法國只有1100萬人口,但是已經排到印度、中國、日本之後,成為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國了。靠著這樣多的人口,法國也在歐洲順利地建立了霸權。

此後的歐洲各國政府引入了馬鈴薯後,拼命鼓勵生育,短短200多年間,西方白人就已經遍佈全球,人數多達7億(不包括拉丁裔)。雖然人口增加,但是西方白人在最近500年間佔據了世界話語權,能夠攫取的物資遠高於其他人種,因此白人的沒有遇到大面積的捱餓問題,而且他們的人口也多數經受了教育,按照他們的說法,叫做人力資源。中國人有人力資源的概念,還是在1978年之後所說的所謂“人口紅利”衍生出來的概念。

(春運:所謂的中國人口紅利)

所以,西方國家由於佔據了世界經濟規則上的上游,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物資來養活他們的人口,加上他們的文化也不限制人口數量,政府方面出於對抗競爭的關係(一戰前德國敢於發動戰爭的前提是英法只有4000萬人口,德國卻有6000多萬人口),也極力鼓勵生育,甚至還有計劃地引入勞工移民。所以,西方國家政府,實際上已經做了很大提升本國生育率的工作,但是,發達國家遇到他們普遍存在的問題:低生育率。

關於人口生育率的問題,很多專家都從社會學、人口學、經濟學上做了很多論證,從普通老百姓能切實感受到的例子來說:其一,社會越發達,撫養孩子的相對成本越高,收益率越低;其二,社會越發達,人們就越容易追求精神生活層次,更多體現“人”的精神屬性,而非“生物屬性”。

(歐美人開始享受精神生活)

美國是歐洲國家的特例,因為美國的人口生育率總是在世代更替水平之上,這是發達國家裡很少見的。華人世界裡,新加坡、香港、澳門、臺灣的生育率之低,在全世界都是排的上號的。

美國為什麼能保持他們國家人口的生育率在世代更替水平之上呢?這涉及到美國在如今世界的超然地位,也即這個問題的第二個層面,經濟總量究竟與什麼有關。

現在美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這個說法並不是其他幾個國家加在一起的經濟總量超過美國了,比如歐盟,就能說明他們的經濟比美國強了?不是這樣的。美國所處的超然地位,使得美國具備了現階段經濟發展的天花板優勢。也就是說,其他國家,不管再怎麼發展,其發展上限,就是美國現在的樣子。

美國由於特定的歷史原因,在現在的國際經濟體系中,佔據了優勢地位,甚至可以說是核心地位,美國主導的國際經濟貿易體系,是現階段世界經濟發展的基礎,美國是制定規則、標準的一方,很多國際知名機構的總部都設立在美國,美國企業也是近水樓臺,在發展上取得其他國家不具備的先發優勢。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都是美國率先開始,然後逐漸普及到全球的。比如現在的互聯網經濟,中國雖然奮起直追,但是與美國的互聯網經濟相比,還是弱了很多。通訊、金融、芯片等國際標準的主導權,多數仍然在美國手中,這也是美國動輒對其他國家施行經濟制裁的底氣之一。

因此,美國能夠在現在的國際貿易中,獲取更多的利潤。比如,美國是現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如今已經達到3.23億人口,但是其人均GDP卻要比日本、英、法、德等國都要高。這些國家的人均GDP大多在3.8萬到4.2萬刀之間,美國人均GDP已經達到5.75萬刀。

因為美國人掙錢更容易一些,所以美國政府能夠提供的福利相對就會更多,加上美國是清教徒建立的國家,對於墮胎問題非常嚴肅,所以美國人對生孩子沒有中國人的斤斤計較,顯得悠然從容很多。很多美國家庭逛超市,一大家子人口十多號人一起出動,場面蔚為壯觀。中國人在很久之前,也有過這樣的場景。

(美國主持的G8會議)

因此,如果英法德日等國並沒有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以遊離在美國體系之外,那麼以他們現有的體系分佈,他們能夠分到的利潤就只有這麼多,多增加人口並不能立刻產出效益。何況,最近美國手頭緊,還在不停地要跟西方國家加收保護費。西方國家他們能掙到的利潤就會更加少了,經濟總量也會相應減少。這也是德國不遺餘力地推動工業4.0計劃的內在原因之一,在原來的G8體系裡,各國的蛋糕都已經被分配完了,人口再怎麼多,能分的蛋糕也就那麼大。


而知而行


這就是個誤區,如果只是單純的看人口數量,那麼給人感覺就是英國法國德國人口少,這些國家的人貪圖享樂不願意生孩子,他們國家怎麼鼓勵都沒用!其實這是錯誤的,不是他們國家真的人口少,而是他們的政府壓根就不是真的想鼓勵生育!如果真的想鼓勵生育,有的是辦法!

只簡單看人口數量來判斷人口是否少,這是個很錯誤的標準!而要看綜合方面!比如土地,資源能夠容納人口的數量!所謂的人口密度!

英國德國雖然人口總量不多,但他的國土面積也不大啊!英國國土面積才二十多萬平方公里,只相當於三分之一日本大,人口卻有六千萬,如果換成和日本國土面積一樣大,那人口得一億八千萬,要遠多於日本的一億兩千萬!

德國人口八千多萬,可國土面積才三十多萬平方公里,如果換算成和日本國土面積一樣大,人口也輕鬆突破一億兩千萬!

這麼算起來,還覺得英國和德國人口少嗎?

如果一個國家只有一個幾平方公里小島那麼大,你就算再怎麼鼓勵生育狂生,也不可能給我塞進去一億人口去,否則島上人得堆積山那麼高,還怎麼活?

日本國土面積三十多萬平方公里,人口就有一億兩千萬了,對比中國一個省,比如黑龍江省面積就有四十六萬平方公里,一個半日本那麼大,可黑龍江人口才三千多萬不到日本四分之一!

可以說中國一個省面積都要比世界大多數國家面積還要大!

如果以單位面積居住人口數量來看,英國德國日本人口要遠多於中國!

中國人口數量雖然世界最大,但中國國土面積也大啊,一個省的面積就比世界大多數國家大!

如果英國日本德國以目前人口密度計算,他們國土面積換算成中國面積,人口突破得幾十個億,豈止十四億!

日本韓國的人口密度是中國的五倍,韓國才九萬平方公里,只有七分之一個黑龍江省大,可人口五千萬,比黑龍江還多出來將近兩千萬!

日本人口密度大世界公認的!

這麼算起來,這些國家真的缺人嗎?這只是偽命題,這些國家壓根不缺人,甚至人滿為患,不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就不錯了,還真的去鼓勵生育?怕到時候人踩著人了都沒地方裝!

誰說那些國家的人都貪圖享樂不喜歡生孩子?不能以少數奇葩另類的就認為所有的人都如此,任何國家都有奇葩的另類的,但絕對不是主流代表不了大多數都如此!光看到不結婚不要孩子的了,沒看到還有的家一下子生十幾個孩子的呢!以前看個新聞介紹美國一個白人家庭,生了將近二十個孩子,從不到二十歲開始生第一個一直生到夫妻倆四十多歲了,這還堅持只要身體允許繼續生呢,孩子最大的上大學了,最小的只是剛出生的嬰兒,拍個全家福照片一家子幾十口人!

中國也有另類的,也有丁克一族不結婚不生孩子的一群人,但這個群體也只是極少數,一百萬個人裡能有這麼一個,根本就代表不了主流,能因為中國有丁克一族就說中國人都不結婚都不生孩子了???

再看看平均每個家庭生育率,歐美也高於中國,美國貌似是一個家庭平均2.幾個孩子,人口自然增長率也不低,這個數據要遠高於中國!

誰說歐美人不願意生孩子?誰說中國人就熱衷於生孩子?

以前我就論壇裡說過,要說生育能力,其實最強的就是英國人!

十九世紀初全世界英國人口還不到一千萬,可短短二百年時間,全球英國後裔好幾個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等原大英帝國殖民地等等英國後裔加上英國本土人口,人口總數好幾個億,光美國就一億多英國後裔,相對於當初不到一千萬,二百年時間人口翻了二三十倍,可中國呢,十九世紀初人口一億多但如今十四億,人口才只不過翻了十幾倍,選弱於英國!

中國總人口多那也是歷史久基數大,佔了先機,如果以生育率增長率來計算,英國人口擴張速度才叫真的驚人,生育率恐怖!

德國也是如此,本土人口就八千多萬,美國的德國後裔也是八千多萬,德國後裔是美國第二大族群!當年美國獨立後全民公投統一語言,德語以極其微弱劣勢敗給了英語,德國移民是美國第二大移民,僅次於英國!否則如今美國就是個說德語的國家了!

不要以極少數奇葩另類非主流來看待主流社會,去美國家庭看看,絕大部分都有孩子,甚至都三五個,甚至十個八個的都不足為奇!

人們總以為黑人生育率高,還嘲笑將來會黑化了美國,超過白人數量,其實根本就是多餘,黑人在美國曆史幾乎和白人差不多,就差幾十年,可如今黑人仍然還是少數族裔,全美國黑人人口數量不過兩千萬,相對於兩個多億白人群體還是少數族裔,華人大規模移民美國也一百多年曆史了,清朝後期就大量華人移民美國,可如今全美國也不過只有六百萬!

其實黑人和中國人生育能力遠低於白人!他們之所以給人生育能力高錯覺主要還是基數大歷史久,白人是後發制人後起之秀,人口數量全球急劇擴張!

歐洲人口大爆炸是起源於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後化學工業的進步,化肥尿素的發明帶來了農業革命,糧食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另外醫療進步,新生兒死亡率大幅度降低,結果白人人口開始急劇膨脹!

歐洲國家之所以給人人口總量不大,那也是人家國家面積也實在是太小了,絕大多數歐洲國家都不如中國三分之一個省大,甚至有的歐洲國家都不如中國一個城市大!就像中東的以色列,也只是比北京市面積大一點!

如果以生育率和人口密度計算,歐洲國家其實人口遠多於中國的!

中國生育率其實很低的!從科學角度來看,中國曆代食物以素食植物類食物為主,能量蛋白質含量低,人口體制普遍偏羸弱,生孩子是很耗費體力的工作,這也是中國女人生個孩子如同闖了次鬼門關,中國才形成生完孩子要坐月子來恢復身體,否則就落下病根!看看如今中國女人生個孩子,跟要了女人的命一樣,好幾年恢復不過來!

可歐美壓根就沒有坐月子傳統,上午生完孩子,下午就開車去上班了!

有個文章也說了,中國新移民在美國懷孕生孩子,去醫院檢查,要求醫生安排住院開點補身體的藥,這在國內很自然很普遍,可在美國,醫生直接拒絕了,來了句你只是生孩子又不是生病了,住個毛院吃個毛藥?檢查下胎兒健康就回家去吧,該幹啥幹啥去!

這就是體制差距,歐美飲食普遍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體格健壯,女人都比男人還彪悍,生個孩子就跟玩一樣,身體啥事沒有,上午自己開車去醫院生孩子,生完了下午自己開車回家去了就跟沒事一樣!

強壯的身體保障了承受高生育率,還啥也不影響不耽誤,連月子都不用坐!可對比羸弱的中國女人,身體根本承受不起高生育率,生一個孩子就跟要了命一樣,闖一次鬼門關,得拿出好幾年時間來調養恢復身子,要不為啥很多中國女人對生二胎望而生畏,就這一個就要了老命了,再來一個,還讓不讓我活了!

一方面充足的食物,一方面發達的醫療水平,一方面健壯的體制,都是維持高生育率和人口快速擴張的基礎,這方面世界沒有哪個種族是白人的對手!

白人才是世界真正超強生育率的種族,只是他們人口開始擴張歷史還太短,只有二百年,但長遠發展下去,白人才是世界第一大種族!

一個國家能容納多少人口,主要還是看國土面積和資源比例,不是越多越好,如果超出國家資源承受能力,那麼人口越多反倒是一種負擔,人超出越多,負擔就越重,不但不能促進經濟發展,反倒成了經濟發展沉重的負擔!光看人有兩隻手,沒看到一張口,能幹活,可也要吃要穿要住要娶媳婦兒啊!如果沒有那麼多工作需要人去幹,兩隻手閒下來了,可一張口卻永遠閒不下來,飯始終要頓頓吃的,一頓不吃餓得慌!就像失業的人就不用吃飯不用穿衣不用住房了?勞動力不足很可怕,失業率高更可怕,很多國家都把失業率看成政績主要指標之一,就像美國曆次大選總統候選人無一例外都要反覆提失業率數據!因為這關係到每個人的飯碗,誰不關心?這次特朗普能依靠草根獲得大選勝利,也是狂批如今美國失業率高的嚇人,他揚言要重振美國製造業,給工人更多工作崗位,贏得了草根的心!

任何一個國家的資源也不是無限的,能夠供養人口自然也是有限的,人口不可能無限擴張,都要根據本國國情來衡量,人口不是越多越好,超出自身承載極限那就是災難!

為啥如今那麼多人痛罵房價,一提房子就一肚子火張口就想罵人,還不是土地的稀缺性不可能滿足所有的人的住房需求,物以稀為貴,自然房價貴嘍,全國十四億人都住北京來也不現實,根本裝不下!那就比拼的實力,誰有能力誰有實力誰來買嘍,不可能平分給每個人!你買不起,有的是人買得起,就算買得起的還未必能買到呢,不光錢,還有各種限購和五年社保納稅證明!

美國總統奧巴馬曾經演講說過,讓中國人過上美國生活就是災難,因為地球根本就供養不起!

美國只有三億人口卻消耗了地球一半的能源,中國十四億人口如果都過上美國那樣生活,三個地球都養不起!美國號稱輪子上的國家,每天消耗的石油能有兩個世貿大樓那麼大!如果中國也人人都像美國那樣汽車保有率和使用率,全地球石油都不夠用,看看現在堵車都堵的發狂!

人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維持一個平衡,就是國土面積資源和人口數量的微妙平衡,如果打破這個平衡就是災難,人口不但不是優勢反倒是負擔,看看印度,十億人口卻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貧困人口,不但沒有創造財富反倒成了國家沉重負擔,要不印度那麼奇葩神奇的國度,作為同樣是世界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發展遠遠落後於中國!印度有兩億中產階級,印度自己都說,印度其實只有兩億人口,剩下八億隻是會說話的牲口,根本不算人!只有創造價值的兩億中產階級才算人!根深蒂固的種姓隔離制度,把人區分為人和會說話的牲口!

人越多不代表工作就越多,工作如果是無限的,那世界各國也就不會為失業率困擾了!在工作機會有限情況下不斷增加人口,增加的不是能創造價值的人口,只是增加消耗資源的包袱!找不到工作可也要吃要喝佔用公共資源,這就是國家包袱了,工作的人創造價值還要拿出一部分去養活不工作不創造價值的人!

以德國,日本,英國等國國家國土面積和資源,目前人口數量幾乎已經是極限了,根本不可能在大規模增加人口!歐債危機越演越烈,很多歐洲國家財政已經破產,就是在於無法再繼續依靠國家資源和財力去維持目前社會福利,以前維持社會福利不是因為多有錢資源多豐富,而是債務,借債來維持,如今債務危機大爆發,根本沒錢還債,別說本金,就連利息都無法正常支付,債務違約的結果就是國家信用破產財政破產政府破產,比如希臘和冰島,政府都破產了!在以後根本就借不到錢了,也沒有人在敢借錢給你,明知你不可能還的起要賴賬,誰還敢借給你?

俄羅斯有世界最龐大的國土和最豐富的資源,都不敢說能養得起他那區區一億多人口都過上富裕生活,更別說那些小國了!

要吃要喝要住房要公共資源,早晚壓垮了社會福利體系,難以為繼,南美的委內瑞拉債務危機和歐洲的歐債危機都是如此結果!社會福利成了國家沉重的負擔!政府信用破產最終倒黴的還是全體國民,如今委內瑞拉人只能靠在垃圾箱裡翻食物為生,一張希臘老人坐在銀行門口痛哭的照片還上了時代週刊封面,因為這個老人去銀行領退休金,銀行告訴他已經沒有錢支付給他了!

勞動力不足不可怕,頂多發展的慢一點,可怕的是失業率,如果失業率爆棚,那社會將陷入劇烈動盪之中,甚至引發暴力衝突血流成河!

人不光會創造財富,也會惹麻煩,也會破壞!就如同人類之間的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

所以人不是越多越好,這是偽命題,人多你也得養得起才行啊,養不起弄那麼多人,天天去你家吃飯嗎?人口和資源維持平衡才是最佳途徑!

歐洲國家普遍都不大,能夠承載的人口總量自然都有極限,不可能無限增長!


齊天小聖143432292


首先題主要思考三個問題,他們為什麼會想要達到經濟總量第一?一個國家存在的目的是什麼?經濟總量達到第一是否能讓每個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提升?這三個問題題主想明白了,就沒有現在的疑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