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擁兵百萬,所建立的王朝,爲何短短42天便倒台了?

瓶子裡的女人


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禎皇帝看到大勢已去,選擇了自殺,這一天李自成可謂是意氣風發,因為他推翻了明朝,這個戰績可是非常輝煌的,仔細的瞭解下李自成起義的過程就會發現,李自成的起義軍,相比其他朝代的起義軍來說簡單多了,他一路上一直是順風順水,甚至於連大規模的抵抗都沒有。

諷刺的是西安到京城,這一路如此多的城池,只有一個明朝守將站出來反抗,那麼其餘的守城將領在幹什麼呢?有的是打幾下就選擇投降,有的是李自成兵臨城下之後選擇投降,更有甚者,李自成大軍還未到,這些守城將領就派使臣給李自成送去了降書。這並不代表李自成有多麼的強悍只能說明,明朝內部有多麼的腐朽。

內部就已經爛透了,沒有人肯為明朝賣命,他們願意投降李自成,正是因為太順利了,才造就了後面的失敗。李自成進入京城之後,站在了人生巔峰,這個時候他以為自己是無敵的,整日只知道享樂,完全不理政事,可他完全忽略了,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這句話,他領導的朝廷實在是不怎麼樣。

反觀南明,他們在南京有一套完整的體系,並且南明還佔領著比較富裕的地區,只不過南明的這些人都在搶著當皇帝,可南明依然是不容小視的一股力量,李自成並沒有意識到這些,這還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八旗軍可不是明軍,這兩者戰鬥力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

李自成完全沒有意識到對方這麼強,吳三桂等將領投降,清軍長驅直入,李自成這個時候還是隻知道享樂,做自己的春秋大夢,遇到清軍之後不堪一擊,倒臺是必然的。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終於擊敗北京城的所有抵抗力量,攻進了北京。明朝皇帝崇禎自縊煤山,中國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宣告覆滅。

崇禎自縊後,李自成入主北京,這裡成為大順政權新的政治中心,李自成也成為新政權的領導人。

此時的李自成,麾下數百萬大軍,佔據了廣大北方地區,可謂風光無限。

然而,僅僅過了42天,李自成就灰溜溜地從北京撤出,進而在清軍的追擊下迅速隕落,自己也在湖北九宮山被地主武裝殺害(一說隱姓埋名做了和尚活到了康熙年間)!

那麼,在李自成入主的42天裡,北京城到底發生了什麼?讓這個強大的政權迅速衰落?

1、天災:一場鼠疫讓李自成集團幾乎全軍覆沒

我們都說內因是決定事物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們都習慣從老李身上扣毛病,畢竟他沒有問題,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但是我們想,即使老李再不濟,也不至於在一個月時間裡就葬送了這樣一個大好前程!

所以,有些外因我們不得不考慮,卻被主流歷史學家刻意忽略。

這個外因,叫做鼠疫!

15世紀,一場席捲歐洲的黑死病讓歐洲在100多年時間裡先後死去超過一億人,可見這種疾病的可怕。然而這種可怕疾病在明朝滅亡前夕在中國再次爆發,並造成了極其重大的影響。

我們知道,崇禎年間,西北大旱,多年滴雨未降,鼠疫由此蔓延開來,並隨著農民起義軍向整個北方擴散。

為什麼李自成進攻北京時,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鼠疫已經將整個北京,變成了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鼠疫在守軍中蔓延,在李自成進攻的時候,甚至都不能拿起武器甚至都站不起來,這才讓李自成風捲殘雲徹底攻破北京。

然而,宿命再次降臨到李自成身上,李自成軍隊成為鼠疫的重災區,非戰鬥減員嚴重,戰鬥力幾乎喪失。這樣的軍隊,在面對清軍的鐵騎,自然沒有了抵抗之力。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清軍沒事呢?這是因為,清軍進入北京後,嚴格進行城市管制,不允許士兵和老百姓住在一起,實行滿漢分離,這才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鼠疫侵蝕軍隊。

所以,李自成的中招並不意外,快速衰敗也不意外!

2、人禍:追餉追贓讓李自成集團幾乎威望盡失

崇禎同志,是有一定群眾基礎的,就連對頭李自成,也說明朝滅亡,罪責不在崇禎。

這樣的好皇帝,李自成自然要緬懷,老李緬懷的方式比較特別,那就是使勁折騰崇禎手下的臣子們。

對於那些朝秦暮楚,兩面三刀的貨,李自成咔嚓了幾個,算是給崇禎報了仇,但最重要的內容不是這些,而是“追餉”。

崇禎同志生前最惦記的事,就是從大臣手裡,摳出一點錢來,去賑災,去給軍隊發工資,但是他失敗了。然後崇禎給皇親國戚們要錢,死乞白賴才要了幾萬兩,然後給手下將領塞了一下牙縫,然後明朝倒閉。而這些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們帶著錢,搖身一變從,成了李自成的大臣。

李自成很不爽,不僅是為崇禎抱不平,更重要的是,他的百萬大軍也需要軍餉啊,總不能給老百姓要啊,要知道,入城時老李可是當著大家的面給老百姓誇下海口三年不納糧的,出爾反爾不是老李的作風,所以從這幫大臣身上搞點錢是必要的,必須的!

李自成格言:地主家的餘糧,就像海綿裡的水,用力擠還是能擠出來的!

所以,入城之後,轟轟烈烈的追餉就開始了,凡是有些家底的,都抓過來拷打、審問,不拿到錢誓不罷休,很多大臣甚至被酷刑折磨得丟了性命!最終,李自成獲得白銀7000萬兩,這是明朝十幾年的財政收入!

不止李自成憤怒了,屬下更憤怒,紛紛開足馬力,將所有官員都列入了追餉範圍,最後李自成甚至都不能控制局面。其結果就是,李自成集團在得到錢的同時,官心盡失。很多人不堪忍受,紛紛再次改換門庭,成為清軍的領路人,他們成為推翻李自成的新力量!

李自成註定成不了新王朝的開拓者,他無論是實力還是運氣,都差得太多太多!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李自成進入北京城是一個標誌性事件,不僅意味著明朝全國性政權的結束。還意味著他進入一個全新的天地,從此以後要圖謀天下禮賢下士兢兢業業等等,而不是侷限於農民起義的階級鬥爭中,也就是說他需要一個質變。

但毫無疑問李自成的質變失敗了。

首先李自成的百萬大兵其實大多是烏合之眾並非百戰之兵,大部分都是因為明末小冰河時期的天災而吃不飽飯的老百姓,讓他們跟著大軍打打順風順水的仗撐撐場面可以,真正大戰起來是不堪一擊的。

而且根據當時資料顯示,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在內有大規模的鼠疫爆發,李自成山海關大敗以後,選擇退出北京而不是固守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鼠疫肆虐,軍隊戰鬥力大打折扣。

李自成的大軍中真正有戰鬥力的也就是老營的幾萬兵馬。後來隨著李自成征戰吳三桂,當時與吳三桂打的難分難解甚至有勝算,可見其戰鬥力之強。(來自今日頭條宋安之首發)可惜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李自成與吳三桂激戰時多爾袞突然出現扭轉了戰局,使李自成大敗,老營的人馬也折損的七七八八的。

而且李自成並沒有穩固的根據地,縱觀他的起義過程,一直屬於流竄式作戰,並非有目標有組織的作戰,這也是他離開北京城以後一瀉千里的原因所在。


李自成進入京城以後的作為更是零分

首先他當時對關外的滿清割據政權並沒有足夠的重視,認為滿清與明朝的戰爭與他無關,所以並沒有重兵佈防。殊不知他進入北京以後已經成為天下矢之了,更是成為了代替了明王朝抵禦清軍的角色,因為不重視滿清,導致了隨之而來的山海關之役的慘敗。

而且他當時還沉浸在農民起義的階級鬥爭角色之中,不知道拉攏官紳地主,而是採取繼續打擊官紳地主的政策,比如說嚴刑拷打明朝官員抄其家產。引起了官紳們的強烈不滿,因此不可能穩定以北京為主的廣大北方統治區。

自古皇權不下鄉,說明官紳地主是龐大帝國統治地方的基礎。李自成想要成就一番霸業,卻轉換不了身份,拉攏不了官紳階級,又豈能不失敗。

再看看滿清,清軍入關以後,依前明官員所職照舊起用。(來自今日頭條宋安之首發)甚至有些官員投降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時被升官了,那麼就按照大順官級起用,又退回了士紳地主的大量田地,拉攏了官紳階級。

再對比對比李自成的所作所為,他敗的如此之快不冤啊!


宋安之


李自成失敗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1.沒有一個穩固的根據地,剛在西安稱帝,立馬就揮師北上,導致後來失敗後,到處流竄。

2.沒有得到精英階層的支持。所謂的精英階層,也就是在北京的一些官僚,剛開始便流了一部分,趕走了一部分,到後來留下來的一部分,又被他們洗劫一空,這些精英階層,自然仇恨李自成。

3.自身的腐化。打到北京城,他們被這麼多的財富所迷惑,不能自拔,同時也自大墮落,認為大局已穩。這是一個重要原因,內部出問題了,怎麼能長久呢。

4.缺乏優秀將領和謀士。我們再看看同樣的農民軍做皇帝的,劉邦和朱元璋,哪個不是將領謀士一大堆,再看李自成,好像就他個人還可以,再加個劉宗敏,謀士幾乎沒有讓後人稱讚的。

5.外患。低估了滿清,錯估了吳三桂。吳三桂其實是可以爭取的,沒有把握好。沒有做好應對滿清的準備。

6.保存實力,不敢放開和清軍一戰。在清軍剛入關時,李自成集合全部力量,其實是可以一戰的,結果確是一直在流竄,導致最終的滅亡。

歡迎各位評論,一起探討,不到之處還請指正。


愛讀史的馬筱鋒


李自成具備了草莽英雄的一切特質,所以,他能夠率領大順軍攻入北京城就不足為奇了。但是,他和朱元璋等人相比,有一個致命的硬傷,那就是缺乏一個政治家的戰略思維,說白了就是目光短淺,沒有完成從打天下到坐天下的思想轉變。

縱觀李自成一生,除了那句“闖王來了不納糧”,幾乎沒有形成過一個系統的戰略或者綱領。說白了,就是一直處於造反打天下的狀態,甚至可以說是和擁兵自重的軍閥差不多,為的只是眼前利益,根本沒有提前考慮建國開元之後的事情。直到佔領北京城之後,思想也還是沒轉變過來,依舊一派流寇氣象。最典型的例子就大順政權是對世家大族和士大夫階層的態度。任何一個平民造反起家的王朝,早期可能出於激起階級對立的原因,會對世家大族以及士大夫階層有所打擊。但是,進入更高層次,即著手建國開元之後,對世家大族和士大夫階層往往都採取籠絡的手段。一來是為了穩定人心和重新建立社會、經濟秩序。二來建國之後需要治世之才,而跟隨造反的那些粗人肯定是不行的,必然需要士大夫階層能夠為己所用。

回頭再看李自成。自始至終,李自成所部幾乎都是流寇一般的存在,對文人似乎有著天然的排斥。其麾下謀臣僅有舉人出身的牛金星和神棍一般的宋獻策等少數幾人,唯一一個有那麼點兒戰略眼光的李巖還被牛金星陷害,讓李自成給殺了,自毀長城。

一支無知的農民起義軍,缺乏戰略眼光也就不足為奇了。一直舉著的“闖王來了不納糧”這面大旗,在建立大順政權之後其實已經成為了不合時宜的東西。一個王朝,如果百姓不納糧,財政收入從何而來?拿什麼強兵?拿什麼富國?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李自成所部戰略眼光的缺失。面對建國開元,卻沒有及時轉變政策,行的仍然是造反時的那一套流寇做派。

即便如此,上天也不是沒有給李自成機會,畢竟大順政權建立之後,李自成攻入了北京城。彼時,如果李自成能夠及時轉變政策,籠絡世家大族和士大夫階層,招攬有識之士為己所用,形勢還是很可能會轉變的,時間雖不多,但並不是沒有。可李自成的政治短視讓他再一次與成功擦肩而過,他不僅沒有及時轉變政策,還對部下缺乏約束,縱容權將軍劉宗敏等人對明朝的舊臣以及世家大族實行拷掠,甚至將手握重兵、關係大局的吳三桂身在北京的父親吳襄一併拿下。更無語的是,色膽包天的劉宗敏還強搶了吳三桂的愛妾陳氏。如此一般,與流寇何異?但是,李自成起初居然默認了,後來似乎有所醒悟,但為時已晚。

李自成缺乏戰略眼光的另一表現是在吳三桂降清後引清兵入關之後。與清兵接觸兵敗之後,李自成首先考慮的不是如何應對,而是先正式登基稱帝過把皇帝癮,而後掠奪北京城的金銀財寶,最後一把火燒了紫禁城,率部逃回西北根據地。這哪裡是一個開國皇帝應該具備的素質?分明就是流寇!某種程度上連明朝的亡國之君朱由檢都不如。

另外,還有一個小插曲,李自成在即將兵臨北京城下、皇位唾手可得之時,居然首先想到的不是建國開元、取而代之,而是與朱由檢和談,讓朱由檢封自己為西北王,列土封疆。結果,號稱史上最有骨氣的亡國之君朱由檢自然沒有答應,這才有了後來大順軍攻入北京城、崇禎帝煤山自縊那一幕,也真是奇葩至極了。這哪裡是一個開國皇帝應該具有的政治素質和眼光?想為他開脫說他不是流寇都不行。

所以,李自成沒能像朱元璋一樣,以白丁之身建立新的王朝,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並不是決定性因素,其自身存在的硬傷才是最根本的決定性因素。正是這個因素註定了李自成只能是草莽英雄,而成不了開國之君。


農民工老楊


飛天琴羅為你解答


李自成編年史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鴻基。陝西米脂人,世居米脂李繼遷寨。明末民變領袖之一,大順政權皇帝。


入京稱王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率軍五十萬東征北京,二月初二(3月10日),在沙渦口造船三千,渡過黃河,攻下汾州(今汾陽)、陽城(今晉城市陽城縣)、蒲州(今永濟),隔日攻下懷慶(今河南焦作),殺盧江王

朱載堙。初五日(3月13日)攻克太原,牛勇,王永魁等督兵五千人出戰盡歿,初八日以守將張雄作內應,炮轟破城,蔡懋德自縊死。在太原休整八天。十六日,克忻州(今山西忻州),官民迎降,代州(今屬忻州)守關總兵周遇吉憑城固守,雙方大戰十餘日,遇吉因兵少食盡,退守寧武關(今山西寧武境)。周遇吉悉力拒守,最後火藥用盡,開門力戰而死,全身矢集如蝟毛,夫人劉氏率婦女二十餘人登屋而射,全被燒死。三月初一日(4月7日)李自成克寧武關,前後死將士七萬餘人,傷亡慘重,《罪惟錄》記“後賊陷京師,多有手足創者,皆經戰寧武者也。”,李自成下令屠城。當晚,大同總兵姜瓖投降,宣府總兵王承胤降表亦到,又連下居庸關、昌平。三月初八日,兵至陽和。十一日,大順軍開進宣府,“舉城譁然皆喜,結綵焚香以迎”。崇楨急調遼東總兵
吳三桂、薊遼總督王永吉、昌平總兵唐通、山東總兵劉澤清入衛京城,並號召在京勳戚官僚捐助餉銀。


三月十五日(4月21日)農民軍抵達居庸關,監軍太監杜之秩、總兵唐通不戰而降,同時,劉芳亮率領南路軍,東出固關後,真定太守邱茂華、遊擊謝素福出降,大學士李建泰在保定投降。

三月十六日,李自成部過昌平,抵沙河。十七日進高碑店、西直門,以大炮轟城,入午攻打平則門,彰義門,西直門。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監曹化淳率先打開外城西側的廣甯門,農民軍由此進入今復興門南郊一帶(此事存疑,參見曹化淳條目)。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監杜勳入城與崇禎帝秘密談判。據《小腆紀年附考》卷四載,李自成提出的條件為:“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雙方談判破裂。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迎劉宗敏所部軍,中午,李自成由太監王德化引導,從德勝門入,經承天門步入內殿。此時崇楨帶著太監王承恩上煤山瞭望,又返回乾清宮,大臣皆己逃散,最後崇禎前往景山自縊,史稱甲申之變。李自成下令將崇禎“禮葬”,在東華門外設廠公祭,後移入佛寺。二十七日,葬于田貴妃墓中。


敗亡:



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率兵六萬,與駐守山海關將領吳三桂進行一片石戰役。戰至四月二十二日,吳軍漸漸不支。吳三桂乃降於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兩軍聯手擊潰李自成,主將劉宗敏受傷,急令撤退。

二十六日(5月31日)李自成逃到京城,僅三萬餘人,怒殺吳三桂家大小34口。二十九日(6月3日)李自成在北京武英殿稱帝,以李繼遷為太祖,追尊七代考妣皆為帝后;立妻高氏為皇后,使牛金星代行郊天禮。次日逃往西安,由山西、河南兩路撤退。臨行前火燒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築。

多爾袞命吳三桂不得入京城,直接追擊李自成軍,在保定以南的望都一戰,大順軍一度重創清軍,五月初二日在定州清水河(今河北省定州市),李自成再次大敗,大將谷可成陣亡。五月初三日(6月7日)多爾袞軍入主北京城,立即派出兩路大軍,一路由多鐸率領南下攻打南明,一路由阿濟格率領攻打李自成軍。

阿濟格吳三桂部幾十萬精兵追擊從保德州渡河,突破農民軍的北部防線,經綏德、延安,直逼西安,七月李自成軍渡黃河敗歸西安,不久,棄西安,經藍田,商州,走武關。由於南明弘光帝朝廷的建立和大順軍的節節敗退,很多投降李自成的原明朝將領復投南明或清朝,李自成於是疑心日盛,終於妄殺李巖等人,致使人心離散。

順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清軍出擊潼關,李自成軍列陣迎戰,清軍因主力及大炮尚未到達,堅守不戰。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以紅衣大炮攻破潼關,李自成採取避戰的作戰方式,經鄧州、襄陽,入湖北,“聲言欲取南京,水陸並進”,試圖與武昌的明朝總兵左良玉聯合抗清,左良玉東進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側”征討馬士英病死途中。四月李自成入武昌,但被清軍一擊即潰。五月在江西再敗,後在湖北通山縣南九宮山被忠於明朝的程九伯領導的地方民兵殺死,屍首不知何處,自成戰死後,農民軍悲怒交集,立即掃蕩九宮山區,對當地民眾予以報復性打擊。

李自成死後,其餘部不下四、五十萬人,分兩支進入湖南。一支由郝永忠、劉體純等率領抵達湘陰,共十餘萬人;一支由高桂英( 李自成夫人 )、高一功、李過率領抵達常德,約三十萬人。”吳三桂為了斬殺高桂英,進入澧州境內後,見人就殺,見屋就燒,甚至跳入池塘,躲在荷葉下的人也都被其部下照荷葉一刀,不能倖免,盡遭塗戮;


飛天琴羅


很簡單,沒有穩固的根據地。

從史料來看,李自成進入北京前根據地是關中地區。但是李自成完全在關中地區站住腳也不過才一年多的時間,之前都是四處流竄。也就是說,李自成基本沒有在一個地區穩固的統治三年以上。四處流竄的後果就是沒有穩固的根據地,沒有穩固根據地的後果就是後勤完全要靠搶,這也是為什麼進北京後,要四處拷打前明官員,搜刮銀子的原因。

但是,與四處流竄時不同,這時的李自成已經建立的一個王朝。但是李自成的決策層依然按照起義軍的思路統治地方。要知道,李自成進入北京後,北方地主階級基本上全部投降了,他們的代表也就是背景的官員,紛紛向李自成表忠心,謀求一官半職。這時候一個正常的皇帝就應該好言撫慰,給他們一定的利益,換來他們的支持。只要有了這些地主階級的支持,才能收稅、才能有效的統治地方,導致李自成無法形成穩固根據地。

沒有穩固根據地的軍隊無論多龐大,也不過是浮萍而已,什麼時候後勤斷了,軍隊也就一潰而散了。


巖上無心雲相逐


李自成給他的手下承諾打下北京城就發軍餉,他的手下也都相信他但是打下北京城後李自成最大的問題就是手下這麼多人拿什麼持續發軍餉,對於李自成來說南下主要為了佔領富庶的南方給手下發軍餉對付滿清但是其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