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拥兵百万,所建立的王朝,为何短短42天便倒台了?

瓶子里的女人


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皇帝看到大势已去,选择了自杀,这一天李自成可谓是意气风发,因为他推翻了明朝,这个战绩可是非常辉煌的,仔细的了解下李自成起义的过程就会发现,李自成的起义军,相比其他朝代的起义军来说简单多了,他一路上一直是顺风顺水,甚至于连大规模的抵抗都没有。

讽刺的是西安到京城,这一路如此多的城池,只有一个明朝守将站出来反抗,那么其余的守城将领在干什么呢?有的是打几下就选择投降,有的是李自成兵临城下之后选择投降,更有甚者,李自成大军还未到,这些守城将领就派使臣给李自成送去了降书。这并不代表李自成有多么的强悍只能说明,明朝内部有多么的腐朽。

内部就已经烂透了,没有人肯为明朝卖命,他们愿意投降李自成,正是因为太顺利了,才造就了后面的失败。李自成进入京城之后,站在了人生巅峰,这个时候他以为自己是无敌的,整日只知道享乐,完全不理政事,可他完全忽略了,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这句话,他领导的朝廷实在是不怎么样。

反观南明,他们在南京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南明还占领着比较富裕的地区,只不过南明的这些人都在抢着当皇帝,可南明依然是不容小视的一股力量,李自成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八旗军可不是明军,这两者战斗力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

李自成完全没有意识到对方这么强,吴三桂等将领投降,清军长驱直入,李自成这个时候还是只知道享乐,做自己的春秋大梦,遇到清军之后不堪一击,倒台是必然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终于击败北京城的所有抵抗力量,攻进了北京。明朝皇帝崇祯自缢煤山,中国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宣告覆灭。

崇祯自缢后,李自成入主北京,这里成为大顺政权新的政治中心,李自成也成为新政权的领导人。

此时的李自成,麾下数百万大军,占据了广大北方地区,可谓风光无限。

然而,仅仅过了42天,李自成就灰溜溜地从北京撤出,进而在清军的追击下迅速陨落,自己也在湖北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一说隐姓埋名做了和尚活到了康熙年间)!

那么,在李自成入主的42天里,北京城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个强大的政权迅速衰落?

1、天灾:一场鼠疫让李自成集团几乎全军覆没

我们都说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都习惯从老李身上扣毛病,毕竟他没有问题,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但是我们想,即使老李再不济,也不至于在一个月时间里就葬送了这样一个大好前程!

所以,有些外因我们不得不考虑,却被主流历史学家刻意忽略。

这个外因,叫做鼠疫!

15世纪,一场席卷欧洲的黑死病让欧洲在100多年时间里先后死去超过一亿人,可见这种疾病的可怕。然而这种可怕疾病在明朝灭亡前夕在中国再次爆发,并造成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我们知道,崇祯年间,西北大旱,多年滴雨未降,鼠疫由此蔓延开来,并随着农民起义军向整个北方扩散。

为什么李自成进攻北京时,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鼠疫已经将整个北京,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鼠疫在守军中蔓延,在李自成进攻的时候,甚至都不能拿起武器甚至都站不起来,这才让李自成风卷残云彻底攻破北京。

然而,宿命再次降临到李自成身上,李自成军队成为鼠疫的重灾区,非战斗减员严重,战斗力几乎丧失。这样的军队,在面对清军的铁骑,自然没有了抵抗之力。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清军没事呢?这是因为,清军进入北京后,严格进行城市管制,不允许士兵和老百姓住在一起,实行满汉分离,这才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鼠疫侵蚀军队。

所以,李自成的中招并不意外,快速衰败也不意外!

2、人祸:追饷追赃让李自成集团几乎威望尽失

崇祯同志,是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就连对头李自成,也说明朝灭亡,罪责不在崇祯。

这样的好皇帝,李自成自然要缅怀,老李缅怀的方式比较特别,那就是使劲折腾崇祯手下的臣子们。

对于那些朝秦暮楚,两面三刀的货,李自成咔嚓了几个,算是给崇祯报了仇,但最重要的内容不是这些,而是“追饷”。

崇祯同志生前最惦记的事,就是从大臣手里,抠出一点钱来,去赈灾,去给军队发工资,但是他失败了。然后崇祯给皇亲国戚们要钱,死乞白赖才要了几万两,然后给手下将领塞了一下牙缝,然后明朝倒闭。而这些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们带着钱,摇身一变从,成了李自成的大臣。

李自成很不爽,不仅是为崇祯抱不平,更重要的是,他的百万大军也需要军饷啊,总不能给老百姓要啊,要知道,入城时老李可是当着大家的面给老百姓夸下海口三年不纳粮的,出尔反尔不是老李的作风,所以从这帮大臣身上搞点钱是必要的,必须的!

李自成格言:地主家的余粮,就像海绵里的水,用力挤还是能挤出来的!

所以,入城之后,轰轰烈烈的追饷就开始了,凡是有些家底的,都抓过来拷打、审问,不拿到钱誓不罢休,很多大臣甚至被酷刑折磨得丢了性命!最终,李自成获得白银7000万两,这是明朝十几年的财政收入!

不止李自成愤怒了,属下更愤怒,纷纷开足马力,将所有官员都列入了追饷范围,最后李自成甚至都不能控制局面。其结果就是,李自成集团在得到钱的同时,官心尽失。很多人不堪忍受,纷纷再次改换门庭,成为清军的领路人,他们成为推翻李自成的新力量!

李自成注定成不了新王朝的开拓者,他无论是实力还是运气,都差得太多太多!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夜史



李自成进入北京城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不仅意味着明朝全国性政权的结束。还意味着他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从此以后要图谋天下礼贤下士兢兢业业等等,而不是局限于农民起义的阶级斗争中,也就是说他需要一个质变。

但毫无疑问李自成的质变失败了。

首先李自成的百万大兵其实大多是乌合之众并非百战之兵,大部分都是因为明末小冰河时期的天灾而吃不饱饭的老百姓,让他们跟着大军打打顺风顺水的仗撑撑场面可以,真正大战起来是不堪一击的。

而且根据当时资料显示,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在内有大规模的鼠疫爆发,李自成山海关大败以后,选择退出北京而不是固守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鼠疫肆虐,军队战斗力大打折扣。

李自成的大军中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就是老营的几万兵马。后来随着李自成征战吴三桂,当时与吴三桂打的难分难解甚至有胜算,可见其战斗力之强。(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首发)可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自成与吴三桂激战时多尔衮突然出现扭转了战局,使李自成大败,老营的人马也折损的七七八八的。

而且李自成并没有稳固的根据地,纵观他的起义过程,一直属于流窜式作战,并非有目标有组织的作战,这也是他离开北京城以后一泻千里的原因所在。


李自成进入京城以后的作为更是零分

首先他当时对关外的满清割据政权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满清与明朝的战争与他无关,所以并没有重兵布防。殊不知他进入北京以后已经成为天下矢之了,更是成为了代替了明王朝抵御清军的角色,因为不重视满清,导致了随之而来的山海关之役的惨败。

而且他当时还沉浸在农民起义的阶级斗争角色之中,不知道拉拢官绅地主,而是采取继续打击官绅地主的政策,比如说严刑拷打明朝官员抄其家产。引起了官绅们的强烈不满,因此不可能稳定以北京为主的广大北方统治区。

自古皇权不下乡,说明官绅地主是庞大帝国统治地方的基础。李自成想要成就一番霸业,却转换不了身份,拉拢不了官绅阶级,又岂能不失败。

再看看满清,清军入关以后,依前明官员所职照旧起用。(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首发)甚至有些官员投降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时被升官了,那么就按照大顺官级起用,又退回了士绅地主的大量田地,拉拢了官绅阶级。

再对比对比李自成的所作所为,他败的如此之快不冤啊!


宋安之


李自成失败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没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刚在西安称帝,立马就挥师北上,导致后来失败后,到处流窜。

2.没有得到精英阶层的支持。所谓的精英阶层,也就是在北京的一些官僚,刚开始便流了一部分,赶走了一部分,到后来留下来的一部分,又被他们洗劫一空,这些精英阶层,自然仇恨李自成。

3.自身的腐化。打到北京城,他们被这么多的财富所迷惑,不能自拔,同时也自大堕落,认为大局已稳。这是一个重要原因,内部出问题了,怎么能长久呢。

4.缺乏优秀将领和谋士。我们再看看同样的农民军做皇帝的,刘邦和朱元璋,哪个不是将领谋士一大堆,再看李自成,好像就他个人还可以,再加个刘宗敏,谋士几乎没有让后人称赞的。

5.外患。低估了满清,错估了吴三桂。吴三桂其实是可以争取的,没有把握好。没有做好应对满清的准备。

6.保存实力,不敢放开和清军一战。在清军刚入关时,李自成集合全部力量,其实是可以一战的,结果确是一直在流窜,导致最终的灭亡。

欢迎各位评论,一起探讨,不到之处还请指正。


爱读史的马筱锋


李自成具备了草莽英雄的一切特质,所以,他能够率领大顺军攻入北京城就不足为奇了。但是,他和朱元璋等人相比,有一个致命的硬伤,那就是缺乏一个政治家的战略思维,说白了就是目光短浅,没有完成从打天下到坐天下的思想转变。

纵观李自成一生,除了那句“闯王来了不纳粮”,几乎没有形成过一个系统的战略或者纲领。说白了,就是一直处于造反打天下的状态,甚至可以说是和拥兵自重的军阀差不多,为的只是眼前利益,根本没有提前考虑建国开元之后的事情。直到占领北京城之后,思想也还是没转变过来,依旧一派流寇气象。最典型的例子就大顺政权是对世家大族和士大夫阶层的态度。任何一个平民造反起家的王朝,早期可能出于激起阶级对立的原因,会对世家大族以及士大夫阶层有所打击。但是,进入更高层次,即着手建国开元之后,对世家大族和士大夫阶层往往都采取笼络的手段。一来是为了稳定人心和重新建立社会、经济秩序。二来建国之后需要治世之才,而跟随造反的那些粗人肯定是不行的,必然需要士大夫阶层能够为己所用。

回头再看李自成。自始至终,李自成所部几乎都是流寇一般的存在,对文人似乎有着天然的排斥。其麾下谋臣仅有举人出身的牛金星和神棍一般的宋献策等少数几人,唯一一个有那么点儿战略眼光的李岩还被牛金星陷害,让李自成给杀了,自毁长城。

一支无知的农民起义军,缺乏战略眼光也就不足为奇了。一直举着的“闯王来了不纳粮”这面大旗,在建立大顺政权之后其实已经成为了不合时宜的东西。一个王朝,如果百姓不纳粮,财政收入从何而来?拿什么强兵?拿什么富国?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李自成所部战略眼光的缺失。面对建国开元,却没有及时转变政策,行的仍然是造反时的那一套流寇做派。

即便如此,上天也不是没有给李自成机会,毕竟大顺政权建立之后,李自成攻入了北京城。彼时,如果李自成能够及时转变政策,笼络世家大族和士大夫阶层,招揽有识之士为己所用,形势还是很可能会转变的,时间虽不多,但并不是没有。可李自成的政治短视让他再一次与成功擦肩而过,他不仅没有及时转变政策,还对部下缺乏约束,纵容权将军刘宗敏等人对明朝的旧臣以及世家大族实行拷掠,甚至将手握重兵、关系大局的吴三桂身在北京的父亲吴襄一并拿下。更无语的是,色胆包天的刘宗敏还强抢了吴三桂的爱妾陈氏。如此一般,与流寇何异?但是,李自成起初居然默认了,后来似乎有所醒悟,但为时已晚。

李自成缺乏战略眼光的另一表现是在吴三桂降清后引清兵入关之后。与清兵接触兵败之后,李自成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应对,而是先正式登基称帝过把皇帝瘾,而后掠夺北京城的金银财宝,最后一把火烧了紫禁城,率部逃回西北根据地。这哪里是一个开国皇帝应该具备的素质?分明就是流寇!某种程度上连明朝的亡国之君朱由检都不如。

另外,还有一个小插曲,李自成在即将兵临北京城下、皇位唾手可得之时,居然首先想到的不是建国开元、取而代之,而是与朱由检和谈,让朱由检封自己为西北王,列土封疆。结果,号称史上最有骨气的亡国之君朱由检自然没有答应,这才有了后来大顺军攻入北京城、崇祯帝煤山自缢那一幕,也真是奇葩至极了。这哪里是一个开国皇帝应该具有的政治素质和眼光?想为他开脱说他不是流寇都不行。

所以,李自成没能像朱元璋一样,以白丁之身建立新的王朝,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其自身存在的硬伤才是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正是这个因素注定了李自成只能是草莽英雄,而成不了开国之君。


農民工老楊


飞天琴罗为你解答


李自成编年史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陕西米脂人,世居米脂李继迁寨。明末民变领袖之一,大顺政权皇帝。


入京称王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率军五十万东征北京,二月初二(3月10日),在沙涡口造船三千,渡过黄河,攻下汾州(今汾阳)、阳城(今晋城市阳城县)、蒲州(今永济),隔日攻下怀庆(今河南焦作),杀卢江王

朱载堙。初五日(3月13日)攻克太原,牛勇,王永魁等督兵五千人出战尽殁,初八日以守将张雄作内应,炮轰破城,蔡懋德自缢死。在太原休整八天。十六日,克忻州(今山西忻州),官民迎降,代州(今属忻州)守关总兵周遇吉凭城固守,双方大战十余日,遇吉因兵少食尽,退守宁武关(今山西宁武境)。周遇吉悉力拒守,最后火药用尽,开门力战而死,全身矢集如猬毛,夫人刘氏率妇女二十余人登屋而射,全被烧死。三月初一日(4月7日)李自成克宁武关,前后死将士七万余人,伤亡惨重,《罪惟录》记“后贼陷京师,多有手足创者,皆经战宁武者也。”,李自成下令屠城。当晚,大同总兵姜瓖投降,宣府总兵王承胤降表亦到,又连下居庸关、昌平。三月初八日,兵至阳和。十一日,大顺军开进宣府,“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以迎”。崇桢急调辽东总兵
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入卫京城,并号召在京勋戚官僚捐助饷银。


三月十五日(4月21日)农民军抵达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不战而降,同时,刘芳亮率领南路军,东出固关后,真定太守邱茂华、游击谢素福出降,大学士李建泰在保定投降。

三月十六日,李自成部过昌平,抵沙河。十七日进高碑店、西直门,以大炮轰城,入午攻打平则门,彰义门,西直门。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监曹化淳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甯门,农民军由此进入今复兴门南郊一带(此事存疑,参见曹化淳条目)。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帝秘密谈判。据《小腆纪年附考》卷四载,李自成提出的条件为:“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双方谈判破裂。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所部军,中午,李自成由太监王德化引导,从德胜门入,经承天门步入内殿。此时崇桢带著太监王承恩上煤山瞭望,又返回乾清宫,大臣皆己逃散,最后崇祯前往景山自缢,史称甲申之变。李自成下令将崇祯“礼葬”,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后移入佛寺。二十七日,葬于田贵妃墓中。


败亡:



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率兵六万,与驻守山海关将领吴三桂进行一片石战役。战至四月二十二日,吴军渐渐不支。吴三桂乃降于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两军联手击溃李自成,主将刘宗敏受伤,急令撤退。

二十六日(5月31日)李自成逃到京城,仅三万余人,怒杀吴三桂家大小34口。二十九日(6月3日)李自成在北京武英殿称帝,以李继迁为太祖,追尊七代考妣皆为帝后;立妻高氏为皇后,使牛金星代行郊天礼。次日逃往西安,由山西、河南两路撤退。临行前火烧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筑。

多尔衮命吴三桂不得入京城,直接追击李自成军,在保定以南的望都一战,大顺军一度重创清军,五月初二日在定州清水河(今河北省定州市),李自成再次大败,大将谷可成阵亡。五月初三日(6月7日)多尔衮军入主北京城,立即派出两路大军,一路由多铎率领南下攻打南明,一路由阿济格率领攻打李自成军。

阿济格吴三桂部几十万精兵追击从保德州渡河,突破农民军的北部防线,经绥德、延安,直逼西安,七月李自成军渡黄河败归西安,不久,弃西安,经蓝田,商州,走武关。由于南明弘光帝朝廷的建立和大顺军的节节败退,很多投降李自成的原明朝将领复投南明或清朝,李自成于是疑心日盛,终于妄杀李岩等人,致使人心离散。

顺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清军出击潼关,李自成军列阵迎战,清军因主力及大炮尚未到达,坚守不战。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以红衣大炮攻破潼关,李自成采取避战的作战方式,经邓州、襄阳,入湖北,“声言欲取南京,水陆并进”,试图与武昌的明朝总兵左良玉联合抗清,左良玉东进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侧”征讨马士英病死途中。四月李自成入武昌,但被清军一击即溃。五月在江西再败,后在湖北通山县南九宫山被忠于明朝的程九伯领导的地方民兵杀死,尸首不知何处,自成战死后,农民军悲怒交集,立即扫荡九宫山区,对当地民众予以报复性打击。

李自成死后,其余部不下四、五十万人,分两支进入湖南。一支由郝永忠、刘体纯等率领抵达湘阴,共十余万人;一支由高桂英( 李自成夫人 )、高一功、李过率领抵达常德,约三十万人。”吴三桂为了斩杀高桂英,进入澧州境内后,见人就杀,见屋就烧,甚至跳入池塘,躲在荷叶下的人也都被其部下照荷叶一刀,不能幸免,尽遭涂戮;


飞天琴罗


很简单,没有稳固的根据地。

从史料来看,李自成进入北京前根据地是关中地区。但是李自成完全在关中地区站住脚也不过才一年多的时间,之前都是四处流窜。也就是说,李自成基本没有在一个地区稳固的统治三年以上。四处流窜的后果就是没有稳固的根据地,没有稳固根据地的后果就是后勤完全要靠抢,这也是为什么进北京后,要四处拷打前明官员,搜刮银子的原因。

但是,与四处流窜时不同,这时的李自成已经建立的一个王朝。但是李自成的决策层依然按照起义军的思路统治地方。要知道,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北方地主阶级基本上全部投降了,他们的代表也就是背景的官员,纷纷向李自成表忠心,谋求一官半职。这时候一个正常的皇帝就应该好言抚慰,给他们一定的利益,换来他们的支持。只要有了这些地主阶级的支持,才能收税、才能有效的统治地方,导致李自成无法形成稳固根据地。

没有稳固根据地的军队无论多庞大,也不过是浮萍而已,什么时候后勤断了,军队也就一溃而散了。


岩上无心云相逐


李自成给他的手下承诺打下北京城就发军饷,他的手下也都相信他但是打下北京城后李自成最大的问题就是手下这么多人拿什么持续发军饷,对于李自成来说南下主要为了占领富庶的南方给手下发军饷对付满清但是其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