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名相,起起落落的仕途

戰國名相,起起落落的仕途

范雎,魏國人,受社會潮流的影響,他加入了說客大軍,但是就像現在推銷的一樣,鮮有人對他們的一套說辭感興趣。沒辦法只能屈身須賈手下打工,結果就出了禍事。

某天,須賈帶上范雎出使齊國,而齊王相中了范雎,覺得他是個人才,想送點禮物給他,然而范雎並沒有接受。消息不脛而走,跑到了須賈的耳朵裡,讓他十分妒忌,等到回國後就給了他個子虛烏有的罪名(范雎出賣魏國機密)去告發他。

魏相魏齊聽了很憤怒,操起荊條把范雎往死裡打,范雎昏死過去後才得以倖免。魏齊命人往范雎身上撒尿,然後把這具“屍體”捲入破席子丟棄在荒郊野外,范雎才得以逃身。

後來在別人幫助下,結識了秦國的使者王稽,到了秦國後,才華依舊沒人賞識,受到冷落。好在,後面有了個機會,范雎有機會向秦昭王進言,分析當下局勢,因此受到了器重。

此後,范雎成了秦昭網手下的一個謀臣,不斷出謀劃策,比如著名的“遠交近攻”。還有集中王權。隨著成就不斷變多,范雎在官場一路高歌猛進,封官加爵。

擁有了這麼大權勢的他,考慮到以前的屈辱報仇去了。首先是須賈,不過他並沒有死,只是受到了屈辱。而魏齊就沒有這麼好運了,窮追猛打跨過好多個地方還是被逼死了。報了仇之後,他還不忘感恩那些幫助過他的小人物。

范雎天生就有著很好的才能,在他的輔佐下,秦國愈發強大,威脅到六國。後又“合縱連橫”,瓦解了對秦國不利的六國聯盟。還讓趙國被白起大敗。

但是後來為何范雎還要迫害白起呢?出於嫉妒。外人進言,白起功勞過大,威脅到了他的地位,所以給白起扣了個謀反的帽子,被秦王賜死。這也是范雎給自己歷史留下的一個汙名。

只可惜,當初報恩識人不清,他舉薦為官的人犯下大罪,照理推舉之人應受牽連,只是他是皇帝的寵兒,不僅沒有被懲罰,還被秦王袒護。後來范雎順勢主動辭職,讓位與賢,不久因病去世。

這一生要不是迫害白起留下汙點,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