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為啥被稱為“戰國”?戰爭多隻是表象,還有幾項特殊基因

人類文明史,其實是一部戰爭史;而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上,更是出現了多個比較集中的戰爭時期,特別是在那些大一統王朝的末年崩潰階段。這些時期,經常會出現多個相對獨立的政權間攻伐不斷的局面,但只有春秋之後、秦統一全國之前這個區間,被後世以“戰國”命名;其他的,則用政權對峙的格局來描繪,比如“三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

顧名思義,戰國的獨特標籤與戰爭掛鉤,但戰爭的頻繁度只是外在表現,並不能夠成其獨特性,更深層次的幾大內核才是支撐這一名稱的更主要因素。


戰國時期為啥被稱為“戰國”?戰爭多隻是表象,還有幾項特殊基因

封建歷史上空前、幾乎絕後的軍隊與戰爭規模

在戰國之前,甚至春秋末期,最大的諸侯國如晉、楚的兵力,也不過在四千乘上下。所謂“乘”,就是一輛戰車;如果按照每車10人來計算的話,這兩大強國的常備軍隊規模也就四五萬左右。比如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雖是關係到晉楚兩國爭霸局面的決定性戰役,雙方的兵力合計還不到八萬人。

而在戰國時期,單個諸侯國“帶甲百萬”已不是什麼稀罕事。如公元前333年蘇秦遊說六國時總結的:最大的楚國“地方六千餘裡,帶甲百萬”;齊國“地方二千餘裡,帶甲數十萬”,甚至僅臨淄一城,就可以組織兵員21萬人;戰國初期霸主魏國的兵力組成更詳細:“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即共70萬;即使三晉中兵力最弱小的韓國,也是“帶甲數十萬”。

那麼,抱著鼓動六國合縱為目的的蘇秦,是不是對各國兵力進行了誇大?那我們看看他的對手張儀的說法。

公元前311年,張儀在推動楚國與秦國連橫時,曾表示秦國“虎賁之士百餘萬”;而對於楚國的實力,他的說辭是“凡天下彊國,非秦而楚,非楚而秦,兩國交爭,其勢不兩立。”也就是兩國勢均力敵;即使弱小的韓國,為了對其威脅打壓,張儀對其兵力的估算也是“悉之不過三十萬”。可見,之前蘇秦所言並沒多大水分。

當然,最能說明戰國時期戰爭規模的,莫過於秦、趙長平之戰。趙國由於全軍覆沒,其參戰兵力很清晰:約45萬;而白起能夠將趙括包餃子,秦軍規模起碼不會比對方少,加上其後秦昭襄王補充壯丁阻截趙國後勤隊伍,這時其總兵力應超過60萬人。


戰國時期為啥被稱為“戰國”?戰爭多隻是表象,還有幾項特殊基因

而百萬人規模的戰役,在其後的2000年的封建時代也極其罕見:

公元23年的昆陽之戰,王莽軍“定會者四十三萬人,號百萬”,劉秀一方不到二萬人;而王莽此役失利後,其政權也走到了盡頭,可見其已經押上了老本;

而同樣號稱百萬的赤壁之戰,雙方的實際兵力最多30萬;

最接近長平之戰規模的,是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戰,當時前秦集結全國精兵南下,史書稱“步卒六十餘萬,騎二十七萬”;東晉的兵力則是謝石、謝玄、謝琰、桓伊帶領的八萬人,以及帶領五千水軍的胡彬。也就是說,在這場決定南北命運的大決戰中,雙方一共的兵力仍舊沒達到百萬。

而根據史書記載,唯一在規模上超過長平之戰的,是公元612年隋煬帝第一次遠征高句麗之戰,據《資治通鑑》,當時隋軍“凡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號二百萬,其饋運者倍之”,即後勤人員更多。

但在楊廣出征時,隋朝的人口達到了封建社會的一個新頂峰:八百九十萬戶,人口超過5000萬。而對於戰國總人口,根據王育民先生的《中國人口史》,預計為2000萬人左右;其他史學家預估最多的,也沒超過3000萬。同時我們別忘了,長平之戰的百萬級規模,僅僅是秦、趙兩國“貢獻”的。

可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是完完全全的軍國主義,這在中國古代,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戰國時期為啥被稱為“戰國”?戰爭多隻是表象,還有幾項特殊基因

血腥的戰場:不留俘虜、以斬獲首級為目的

翻看戰國史,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對每場戰爭結果的描述:

在戰國前期,用“擊敗”字眼的還比較多,以斬首數量來統計的,主要有公元前364年,秦獻公在石門擊敗三晉聯軍、斬首六萬;公元前354年,秦軍在元裡擊敗魏軍、斬首七千;

而到了中後期,斬首數則幾乎成了統計戰果的唯一指標。如在公元前317年,秦軍擊敗韓軍,斬首八萬;公元前312年秦軍在丹陽大敗楚軍,斬首八萬;公元前300年秦華陽君伐楚,斬首三萬;兩年後,再度屠殺楚軍五萬。

而隨著白起等人亮相,戰爭殺敵規模更上了新臺階。公元293年,他在伊闕擊敗魏、韓聯軍,斬首二十四萬;面對強悍的趙軍,起初秦軍並不能佔多大便宜,比如公元前280年的光狼城之戰,白起率領的秦軍僅獲得首級兩萬。不過20年後的長平之戰,則讓他創下了中國古代單場戰爭殺敵規模的驚人記錄。

其後,隨著秦軍吞併天下步伐的加快,對於每場戰爭的結果,都是以獲取首級數來統計,具體數量從數萬到十餘萬不等。


戰國時期為啥被稱為“戰國”?戰爭多隻是表象,還有幾項特殊基因

但在之前的春秋時期,通過戰爭大量抓獲俘虜,用來獻祭神靈、當奴隸使用,乃至向敵國換取財物,都屬常見操作;而在秦統一六國後,以俘虜來補充自身兵員則成了常態,如曹操擊敗黃巾軍後組建青州兵、佔據荊州後收編劉表的水軍;李世民在南征北戰時,更是四處收編文臣武將以及士卒。甚至不同民族之間的戰爭也如此,比如漢軍將大量匈奴騎兵編入隊伍,元軍擊敗南宋、清軍入關佔據中原,投降的漢人軍隊都充當了重要角色。

這幾乎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印象:戰國時期的戰爭,就是為了殺人。其實這一現象的出現,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其一,秦國建立起來的軍功爵制,不僅將戰場斬首數量與爵位掛鉤,甚至設為了戰鬥是否合格的考核指標。如《商君書·境內第十九》就明文規定:

能攻城圍邑斬首八千已上,則盈論;野戰斬首二千,則盈論,吏自操及校以上大將盡賞。

即攻城戰斬首八千、野戰斬首兩千才算達標,參戰人員都能得到獎賞。關乎到切身利益,秦軍將士自然奮勇殺敵,所謂“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張儀語),活脫脫的殺人機器。


戰國時期為啥被稱為“戰國”?戰爭多隻是表象,還有幾項特殊基因

其二,戰國雖以戰聞名,但並非戰亂時期;與之相反,為了有效掌握人口資源以應對激烈的戰事,各國的戶籍制也空前成熟。徵集軍人,基本上是以家庭為單位;普通的戰役,一般會每個家庭徵集一名成年男丁;若危急時刻,那可顧不了這麼多,比如長平之戰,秦昭襄王就“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

所以可以這麼理解:與三國前期、五胡十六國時期不同,戰國時並不存在流民群體,兵員都是以家庭為單位被記錄在案的;而連坐制在周王朝建立後即已出現,春秋時期的齊國已成體系,而秦國商鞅變法更將這一制度空前強化。

因此,若這些有家有業的“良民”在作戰中被俘虜,指望他投靠本方是不太現實的;關起來?帶來的人力物力消耗,即使富庶的秦國也難以承受;讓他們當苦力幹活?那可能會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況且在當時剛剛興盛的小農經濟體系下,春秋時期的奴隸制並不合時宜。因此,只剩下了一條路。

其三,消滅對手有生力量。與春秋時期不同,戰國時期各國的爭鬥不是為了稱霸,而是為了吞併。而經過了數百年的各自獨立封國後,國家間的藩籬已經比較頑固,各諸侯國之間基本不存在投降一說,比如韓、魏被秦軍不間斷屠殺上百年,但仍頑強堅持。

因此,戰國的列強之間,不存在任何溫情,只剩下你死我活的武力征服。這種情況體現在戰場上,就是殺敵;若只是擊潰對方,他們逃回後還能成為敵人的戰鬥力;盡最大可能在肉體上予以消滅,既能起到威懾作用,又可以減少威脅,所以追著敵軍“斬首”,就成了常見方式。


戰國時期為啥被稱為“戰國”?戰爭多隻是表象,還有幾項特殊基因

軍隊逐漸專業化

包含有兩個層面,一是指揮者更趨於專精化,二是精銳專業軍隊的建立。

第一,軍隊指揮者由“全才”轉為“專才”,即這是個“文武”分工剝離開來的時期。

在春秋時期以及戰國初期,各國軍隊的領軍者一般來自兩個渠道:貴族,或者士大夫。如魏文侯時期,起初率領魏軍進行河西之戰的是太子魏擊,後期變為吳起。但吳起並非專職的武將,作為河西郡守,他的工作比較多元,就如他自己所說,除了“將三軍,使士卒樂死,敵國不敢謀”外,還有“治百官,親萬民,實府庫”。後來他主持楚國變法,更坐實了他不僅是軍事家,更是一名政治家。

其他諸侯國也差不多如此,如秦國的領軍人起先是秦獻公本人、公孫鞅、張儀、甘茂、司馬錯、魏冉等政治家;楚國則是景、屈等貴族精英;燕國樂毅是主管國政的“亞卿”;在趙國,明相藺相如也曾帶兵;固守五都制、將軍政合一貫徹到底的齊國,軍隊的指揮者則一直是五大城邑的大夫。

而在戰國中後期,專業的軍事將領逐漸在戰爭中扮演主要角色,文官則逐漸退居幕後;並且,越是軍事實力最為強大的諸侯國,名將的作用愈發吃重,如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將”的白起、王翦、李牧、廉頗,秦、趙兩強各佔其二;其他五國,在中後期的戰場上乏善可陳,與缺乏專業化的指揮人員不無關係。


戰國時期為啥被稱為“戰國”?戰爭多隻是表象,還有幾項特殊基因

第二,精銳專業軍隊的建立。

如上文所提,戰國的兵源主要是從民間每戶中徵調,這是各國軍隊“量”的保證。但與此同時,“質”也開始得到了重視,後世常說的戰國四大強軍:趙邊騎、秦銳士、魏武卒、齊技擊,除了齊國外,其他三支均在戰國時誕生。

《荀子·議兵》中,曾對秦、魏、齊三國精兵進行過分析。秦國側重於“阨而用之,得而後功之,功賞相長也,五甲首而隸五家”,即將賞罰與戰功掛鉤,甚至得到五個敵人士兵的首級就可以役使本鄉的五戶人家,其秘訣可以歸結為殘酷的內在激勵;魏武卒當然也有賞罰,但更強調技術標準:“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齊技擊則側重利誘:“其技也,得一首者,則賜贖錙金,無本賞矣。”至於趙邊騎,則是後世對經過胡服騎射改革後趙軍的描述。

這些“強軍”不同於臨時徵調的男丁,他們都是常備軍,其訓練標準、作戰要求被大幅提高,所獲得的待遇也更加豐厚,即我們今天所理解的職業化軍人。

戰國時期開始的指揮官專業化、軍隊精銳化,為後世封建王朝的強軍之路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模板,這也是最具時代特色的戰國基因。這一巨大變革的背後,是戰國時期軍事對抗高強度、高頻度發展的必然要求。


戰國時期為啥被稱為“戰國”?戰爭多隻是表象,還有幾項特殊基因

系統軍事理論的集大成時期

在中國歷史上,原本殘酷的戰爭逐漸發展成為一門藝術,這主要歸“功”於那些對戰爭進行整理、分析、研究的軍事思想;而戰國,則是我國古代軍事理論的集中誕生期。

《吳起兵法》又稱《吳子》、《吳子兵法》是一部系統的軍事理論著作,既有戰爭觀的論述,又強調以治為勝、賞罰嚴明;同時還主張以嚴格的軍事訓練,提高軍人作戰技能、強化軍隊戰鬥力;他還開創性的提出,軍隊要因人而異,進行分工、編組,以實現軍隊優化組合。戰國初期橫行中原的魏武卒,就是吳起兵法付諸實踐的體現。

司馬穰苴是春秋時期齊國名將,但《司馬法》則是戰國時期編成。據《史記·司馬穰苴列傳》記載,“齊威王使大夫追論古者司馬兵法而附穰苴於其中,因號曰司馬穰苴兵法。”這一著作現存五篇,記載著戰國及之前時期的作戰原則、方法。


戰國時期為啥被稱為“戰國”?戰爭多隻是表象,還有幾項特殊基因

《孫臏兵法》我們就比較熟悉,其作者孫臏,通過公元前353年的桂陵之戰、公元前341年的馬陵之戰,兩次擊敗強大的魏軍,把魏國拉下了戰國初期頭號強國的寶座。

在戰國軍事理論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的,還有墨家思想。《墨子·備城門》,就對城池攻防戰術進行了詳盡、細緻的研究,甚至可以當作一本戰鬥手冊來使用。

此外,頗有爭議的《尉繚子》,是一部戰國晚期的兵書,相傳為尉繚所作。除了主張嚴刑峻法治軍外,此書還獨具一格,把戰爭視為一項系統工程,強調政治、經濟對軍事的決定性作用,對我國古代軍事理論進行了有益補充。

上述五大形成於戰國時期的軍事著作,加上春秋晚期的《孫子兵法》,構成了我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完整體系,為後世的戰事提供了理論基礎與行動指南;同時,後來的其他軍事理論,大都是這一時期軍事思想的衍生,只有具體形式的與時俱進,並沒有太多學術的創新。


戰國時期為啥被稱為“戰國”?戰爭多隻是表象,還有幾項特殊基因

概而言之,龐大的規模、血腥的戰果、專業的軍隊組織、系統而超前的軍事理論,共同構成了戰國這一時代的特殊基因。

而軍事是政治與經濟發展的衍生物,這一局面的產生,是那個特殊大變革時期的最生動體現。周王室的分封制,在之前生產力低下的數百年間,作為一種有效的國家組織形式,促進了華夏文明從黃河流域向四周繁衍擴張;而到了戰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新工具的大規模使用、交通條件的完善、思想的蓬勃發展,以前的分封制,反而成了將原本同根同祖的各諸侯國割裂開來的藩籬。同時,持續了數百年的各自為政,使各國主體思想逐漸形成,所謂的秦人、趙人、楚人...等稱謂,體現了華夏民族內部的對立。

生產力與技術的進步,為諸侯國之間的兼併提供了物質基礎;百家爭鳴的思想環境,又為實現大一統創造了理論支撐;而原本一體的華夏文明,從內在意識上就不允許長期的分裂、敵對,即構成了兼併的動力。因此,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戰國時期就此誕生,這也成為中國古代從奴隸制社會邁向封建社會的一個轉折期。這一過程確實過於殘忍,但在客觀上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進程,也為後期中華民族的形成夯實了基礎。


戰國時期為啥被稱為“戰國”?戰爭多隻是表象,還有幾項特殊基因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史記》《商君書》《荀子》《墨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