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 “春秋”時期與“戰國”時期的劃分

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 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有的說公元前453年,另一說公元前403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與“戰國”時期的劃分

“春秋”名稱的由來: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

“春秋”時期與“戰國”時期的劃分

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說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春秋”時期與“戰國”時期的劃分

自東周開始,周朝由強轉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繁。小諸侯國紛紛被吞併,強大的諸侯國在局部地區實現了統一。

“春秋”時期與“戰國”時期的劃分

戰國(前453年—前221年)是中國東周列國諸侯爭鬥激烈的時代。與春秋在歷史上並無明確時間界限,僅依歷來慣例,以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掉智氏,三家分晉為起始標誌至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終止,戰亂持續兩百多年。“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春秋”時期與“戰國”時期的劃分

東周在戰國後期(公元前256年)即已被秦國滅亡,所以戰國時代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

戰國初期東周境內尚有十幾個國家,其中以齊、晉、楚、越四國的實力最強,有四分天下之勢。

到了戰國中期,剩下來的七個主要大國秦、楚、韓、趙、魏、齊、燕被稱為“戰國七雄”。

“春秋”時期與“戰國”時期的劃分

戰國上承春秋亂世,中續百家爭鳴,後啟大秦帝國。是中國的思想、學術、科技、軍事以及政治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百家爭鳴”

“春秋”時期與“戰國”時期的劃分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破壞了奴隸制的舊秩序,給人民帶來了災難和痛苦。但戰爭的結果加快了統一進程,促進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變革的步伐。隨著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壯大,他們在各諸侯國先後開展了變法運動,新的制度終於建立起來。變法最徹底的秦國,成為各諸侯國中實力最強者,後來發展成統一的核心力量。

“春秋”時期與“戰國”時期的劃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