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在林中,林在村中,成片的松樹林將海棠窪緊緊地包裹其中,紅色的屋頂掩映在樹林裡,像是一朵朵綻放的紅海棠……這樣的美景,要歸功於30多年來海棠窪一直堅持植樹造林。在這裡,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0%,深吸一口氣,滿滿的氧氣,令人神清氣爽。
如今,“果松林海”“生態氧吧”“山中閨秀”等美譽都是形容海棠窪的。因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隆陽區水寨鄉海棠窪社區還獲得了由中國生態文化協會組織頒發的“全國生態文化村”榮譽稱號。
海棠窪社區林地面積16800畝,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0%,而90%以上的森林都是人造林。30多年來,自楊善洲老書記到這裡召開植樹造林現場會,發動並帶領群眾植樹造林後,這裡的群眾一直堅持“見縫插綠、見綠護綠”。
“土地剛下戶那時,海棠窪可沒那麼多森林,特別在土地剛下戶後的那一兩年裡,家裡不夠吃,大家就上山砍樹,並開荒種苦蕎,但生活也還是窮。”今年80歲的楊有濟老人見證了海棠窪從荒到綠的全過程。他說,1984年那個時候,是全村伐木的最高峰,多虧了楊善洲老書記來到了這裡帶著大家種樹,才有了今天的海棠窪。
30多年過去了,植樹造林成了海棠窪人的“習慣”,一代一代人從來沒有間斷地造林。如今的海棠窪人,只種樹不砍樹。大家都說“森林才是我們的大鐵鍋”。
正是這口“森林大鐵鍋”,使海棠窪嚐到了生態經濟效益的甜頭。“綠色溫床”天然自生的餐桌珍饈——松茸、松露,以及在林地中生長的滇重樓、白芨、紫丹參、靈芝、麥冬等多種名貴中草藥,便是多年來植樹造林給海棠窪群眾的“饋贈”。
村民楊淑香倒賣松茸、松露已有18年。她說:“從過去揹著揹簍挨家挨戶收,賣給中間商,到現在跟群眾收購後直接送往昆明的出口公司,每年平均收入都不會低於十多萬元,而村裡自家林地裡出松茸、松露的村民,每年的收入就更可觀。”
“不砍一棵樹,照樣能致富。”海棠窪社區黨總支書記楊春永介紹,海棠窪每年松茸能產5噸左右,產值可達150餘萬元,松露可產15噸左右,產值可達400多萬元。全村除了松茸、松露,樹上還有松子,樹下有野生名貴中藥材等,一片林地就能給群眾帶來幾份收入,並且還是“一勞永逸”的。
得益於優良的生態環境,海棠窪走出生態創收的路子,發展各類生態種植產業,核桃、花椒不斷給群眾“增綠添紅”,小小的土豆,也帶來了不菲的收入。7月14日至16日,水寨鄉第二屆松茸土豆美食文化節剛剛成功舉辦,吸引了不少各地遊客前來品嚐松茸土豆的美味。“我們要以生態為主,把旅遊發展起來,讓海棠窪與霽虹橋、茶馬古道、天仙堂大出水等景點連成一條旅遊環線,讓更多的人走進這個美麗的村莊。”水寨鄉黨委書記沈國兵表示。
為保護好發展好這片“林海”,使其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最大化,水寨鄉還向林業部門申請了中幼林撫育及低效林改造項目。同時,每年確保林地增長,2016年補植補造1萬多畝,去年5000多畝,今年3000多畝。“只要能種的地方基本上都要種上樹,不讓一塊地荒著。”沈國兵說。
栽種一棵樹,匯成一片林,綠了一整村,富了“一家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海棠窪得到了充分實踐。
閱讀更多 保山新聞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