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登上《人民日報海外版》!快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兒

騰格裡沙漠的東南端,6年前出現第一抹新綠。植綠者用執著和艱辛,把這片綠擴大到了3萬畝。這植綠的引領者,就是來自福建武夷山下、海峽邊緣的葉惠平。

阿拉善登上《人民日報海外版》!快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兒

屢敗屢戰不放棄

阿拉善登上《人民日報海外版》!快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兒

葉惠平(左)向原樹華介紹梭梭樹生長情況。魏 強攝

馬蘭湖,位於騰格裡沙漠東南部。說是湖,其實並沒有水,只是一小片含鹽鹼量較大的溼地,上面生長著一叢一叢的馬蘭花。無論花開還是花謝,熱鬧還是孤寂,葉惠平都堅守在這裡。這個來自福建省的女性,帶著她的團隊,用6年的堅守和打拼,讓這裡的沙地披上了綠裝。

2011年春,香港籍企業家原樹華先生來到阿拉善,註冊成立了阿拉善盟源輝林牧有限公司,在馬蘭湖一帶承包了這片沙漠,用企業管理的方式進行治理,承包期30年。他把治理馬蘭湖沙漠的重任交給了葉惠平,任命她擔任公司總經理。

葉惠平沒有忘記,剛來騰格裡沙漠旅遊的時候,曾陶醉於這裡的大漠風光,並且深深地愛上了這裡。然而,當她真正融入沙漠,親自點燃“孤煙”時,體驗到的卻是艱辛。

葉惠平和她的員工們計劃先做尼龍方格固定沙丘,然後種樹,但是3萬畝沙漠得做多少尼龍方格?成本太高。不可行。

他們在沙漠裡打了機井,想把地下水抽上來澆樹。但是在沙漠裡一棵一棵澆灌數萬株樹苗談何容易。失敗了。

為了防止風沙把樹苗颳倒,他們拉來土培在樹苗周圍。結果風沙不但把沙子捲走,還把沙子下面的土和樹苗也捲走了。失敗了。

他們栽種過胡楊、新疆楊、沙棗、梭梭、花棒、沙拐棗等,成活率不足20%。每年春天,沙漠裡剛剛泛起一抹綠色,一場大風就把這抹綠色全捲走了。

一次失敗的嘗試,又一次失敗的探索,似乎這塊沙地都快心灰意冷了。但是,他們的意志始終堅定,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最初和葉惠平一起來馬蘭湖治理沙漠的4個人,由於無法承受失敗的打擊,也無法適應這裡的生存環境,都陸續離開了。葉惠平沒有走,也沒有想過放棄,她堅信天道酬勤。

直到2014年,葉惠平終於看到了希望。他們經過種植發現,沙柳最適宜在騰格裡沙漠生長。沙柳樹苗栽種在1.2米的深處,就能吸收到地下水分了。栽種下去兩枝,成活以後能夠變成幾枝、十幾枝、幾十枝,固沙效果非常好,成活率能達到90%以上。

這是天大的驚喜。2012年到2014年,他們總共植樹不到1萬畝,2015年一年就栽種了1萬畝,2016年又栽種了1萬畝。至此,3萬畝沙漠的綠化任務基本完成。

沙漠變綠洲

阿拉善登上《人民日報海外版》!快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兒

葉惠平(左二)向員工瞭解植樹情況。魏強 攝

2015年栽種的沙柳已經長到兩米多高了,非常壯觀。1畝沙柳的種植成本只有150元。

沙丘被植被擁抱著,變得“規矩”了,不再肆意流動了。沙漠治理成效初顯,這讓葉惠平的團隊很興奮,也有了繼續前進的動力。

如今,阿拉善盟源輝林牧有限公司共有10名固定員工,他們大多是葉惠平從歷年植樹造林的臨時工中精挑細選出來的。春季風多,是植樹造林的關鍵時期,他們要和時間賽跑。每天出工時,他們要在頭上套一個布套子,把頭臉和脖頸包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兩隻眼睛。

為了提高效率,他們就在沙漠腹地搭建營地,吃住在帳篷裡。完成這一片沙漠的植樹任務,再轉移到下一個地方。營地不斷地轉移,植被面積也在不斷地擴大。

葉惠平從小喜歡植物。來到馬蘭湖以後,對沙生植物又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感情。她堅持認為植物是有靈性的。為了證明她的觀點,她列舉了一位外國科學家研究的成果,說植物和動物一樣具有感知能力。不管她所說的感知能力是否存在,總之,她種下的沙柳活了,植被綠了,沙丘漂亮了。

“我們承包的3萬畝沙地,到現在基本上治理完畢。下一步,我們要把沙頂治理好,到那時候,馬蘭湖就會形成自己的小氣候。”葉惠平說著一口福建普通話,聲音很好聽。

3萬畝是個什麼概念?如果換算成面積,是20平方公里;20平方公里的沙漠裡,全是綿延起伏的沙丘,有的沙丘非常高,更像一座小山。“找不到一棵喬木,連像樣的灌木都很難找到。喜鵲找不到築巢的樹,只好把巢築在矮小的灌木上。”剛到馬蘭湖時看到的情景,是葉惠平最難忘的記憶。

“現在,獾豬、狐狸、野兔等動物成了馬蘭湖的常住戶,鳥類也飛來20多種。”葉惠平說起這些不無得意。

“我們是國土綠化大軍中的一支小分隊,在沙漠裡建成了綠洲,改變了這裡的生態。看著這裡發生的變化,大家都覺得沒白忙一回。”葉惠平說。

阿拉善登上《人民日報海外版》!快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兒

信息來源:阿拉善日報(記者 王開 榮松如 劉春 劉宏章 魏義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