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企業:你的未來在哪裡?

“有哪一個時代,承受了無盡的指控,卻依然堅實的支撐著她的後世子孫們?”

—孫皓暉《大秦帝國》結束語。

前言:筆者作為半個建築業從業者,與建築企業打交道逾十年,深深的感受到行業惡劣的生存環境及人們對建築業的誤解,一如說到秦朝想到的就是暴政和殺戮,殊不知他們締造的國家治理機制及組織架構沿用兩千多年……

01、建築業是中國少有的處於世界前列的行業,不管是規模及盈利能力,還是“高精尖難特”等工程的建造能力都不啻任何一個發達國家,卻一直被誤解為無技術含量的低端行業。

02、建築業解決了5200萬人就業,創造5.6萬億的增加值,是名副其實的“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卻每次成為“產業升級”、“環境治理”的犧牲品。

03、建築業重塑神州、再造華夏,讓多少天塹變通途,卻一直不受政策待見,對其支持力度跟那些“炒概念、偽創新”行業相差十萬八千里……

過去的幾十年建築業一直在冷眼中前行,產值從2000年的1萬億增長到2017年21萬億,每年房屋新開工面積近50億平,三年用掉的水泥量超過美國一百年的用量……,然而樹畢竟長不到天上去,8萬多家施工企業走向何方、行業巨大的產能如何疏導?行業從業者們憂心忡忡。

問:未來在哪?

項目在哪?業務在哪?未來在哪?”這些年,建築企業的管理者們在無數的不眠夜裡反覆的問著自己這幾個問題,焦慮瀰漫著整個行業。

大企業有大企業的難處。幾萬人要發工資獎金,後面幾萬個家庭關係到社會的穩定,必須進入多個行業和區域,並保持足夠的業務體量,越是大型的機構,轉型的惰性和因循守舊的慣性就越強。“要一大桶水,就必須找大池子取,同時還得不斷的尋找新的水源”。這就要求企業一方面要密切關注所處行業的發展趨勢及投資變化,另一方面又要不斷的尋找新的業務增長極

小企業有小企業的難處。人工及融資成本高,大項目和政府工程無法承接,小開發商項目在減少但風險卻在加大。由於體量小底子薄,企業在管理提升、人才招聘及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投入就跟不上,差距越拉越大。“在行業增速快大企業吃肉的時期,這個差距是吃肉和喝湯的差距,但在行業增速下滑大企業都搶湯喝的時期,這個差距就是生與死的差距了”。

01、樹長不到天上去。這些年行業、企業的快速增長是建立在固定資產投資兩位數增長的基礎之上,但樹畢竟長不到天上去,現在國家經濟在轉型,投資依賴症在逐漸的削弱。因此,行業從業者們大都判斷未來一段時間建築業產值總量會維持在高位,但增速一定會下來(拋開通脹及原材料漲價因素),這就導致企業發展的基礎(依靠投資快速增長)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總蛋糕一定情況下的份額競爭)。

02、行業在分化。一些企業所從事的主營業務這些年逐年下降,有些可能是週期性的,但有些可能是再也回不到高點了。比如水電、水工、火電、煤炭、冶金等。企業的發展都有其固有的慣性,沉澱的資源和文化,這些企業都在努力的轉型,但何其艱難。就如一箇中年職場人士跳槽換個行業,就意味著從頭開始,更何況是一個幾千人的企業,數十萬人的專業?

03、缺乏新的增長極,產能無處釋放。不管建築業從業者承不承認,建築業就是個被動行業,受其他行業的發展和投資的直接影響,並不能自發式增長。近年來隨著國家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一批細分領域市場呈現上升趨勢。比如美麗鄉村建設、城市家裝市場、海綿城市、建築工業化等。但這些領域的需求也是在逐漸釋放的,難以一下子容納中國建築業這麼龐大的產能,另一方面新的業務對業務模式、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同樣是個巨大的挑戰。

答:路在腳下!

針對建築企業未來在哪裡這個問題,我們除了迷茫抱怨、怨天尤人,更應該深入的去思考,結合自己企業的特點和能力尋找出路,畢竟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還需要建築業,企業廣大員工的就業和養家還需要建築業。筆者總結了不同類型企業關於未來出路的思考,歸納為三個方面,供從業者參考。

01、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來自某個建築業強省的信息表明,該省有近三分之一的中小建企處於經營困難或者半歇業狀態:銀行借貸困難;與新型的業務無緣,PPP模式沒有辦法參與;技術、品牌、團隊不支持其在市場競爭中拿到高大精尖特的項目;海外走出去沒有人脈和機會……。正如所言,近年來中小建企的日子很艱難,但也並非全部(往往是那些依賴資質搞聯營掛靠,沒有核心能力、產品及服務的三無企業)。相反一些聚焦細分領域、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的中小企業在自己的領域活得越來越滋潤。

  • 建築業市場集中度低使得中小企業有了廣闊生存的空間,每個細分行業都有自己的特點,客戶的需求存在多樣性,區域擴張有資源限制,因此中小建企可以聚焦產品和區域或特色服務,有“只取一瓢飲”的心態,做小而美的隱形冠軍。
  • 中小建企可尋找的生存領域多,2008年,日本修廟的金剛組在國內被引起廣泛關注,原因是其1400多年的歷史,細分得不能再細的廟宇建設都能讓企業生存這麼長時間,建築業能找到的這樣的生存領域可以說數不勝數。比如業內就有聚焦於醫院潔淨室、電子信息機房等領域的工程企企業,效益高、競爭力強。
  • 美國在完成城鎮化數十年以後依然有70萬家建築企業,其中99%是中小企業,可見中小建築企業利用自己靈活、管理鏈條短、反應快、成本低等優勢,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生存的細分市場,路還是有的,任何時候,成功的彼岸不會拒絕那些有能力、滿足客戶需要的中小建築企業。

02、國運昌隆,樂觀者擁有未來。

從數據來看,國家固定資產投資有三分之一是通過建築業轉化的,因此大型建築企業集團都會密切的盯著國家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重點投資的區域及重點投資領域,自身的業務領域和區域都會隨著投資態勢而變化。

  • 建築業方興未艾,還是朝陽行業。建築業內很多的企業家一直認為建築業是朝陽行業,是長期景氣行業。中國的城鎮化只有58%,離發達國家的水平相去甚遠,再加上中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造成的城鄉差距巨大,更多的人口未來會聚集到城市生活,因此對應的建築業市場空間巨大。作為建築企業在相當長時間裡只要心無旁騖的做好工程項目,根本不要擔心市場和業務。
  • 國運昌隆,強大的中國把建築業推向世界。中國的經濟總量及國際影響力在不斷提升,國家的強大也把建築業推向了世界,一方面作為大國擔當,為其他國家提供建設支持;另一方面也為建築業巨大的產能找到了出口。大中型建企必須把國際化放到極其重要的位置,甚至將國際業務作為業務主要組成部分來看待。
  • 順趨勢舍風口,樂觀者擁有未來。在投資界有句名言“樂觀者擁有未來”,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們看到過於保守和穩健的競爭策略大概率弱於積極進攻型策略;那些試圖抓住每個風口的企業最後總是摔得最重(是個熱點就想碰,機會性的多元化等等),倒是那些不走捷徑、不去想佔便宜,順應趨勢樂觀前行的企業越做越強、越做越大。

03、有人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業務和市場。在一個行業做久了,思維就容易固化。做房建的總擔心沒有房子可建、做路橋的總擔心路橋已修完、做鐵路的總希望這國家的鐵路網投資再多一點……,就短期來說企業聚焦自己的業務,關注行業的投資變化是必要的,但從長期來說,這個擔心似乎有點多餘。任何一個大行業的衰敗不會沒有徵兆的瞬間爆發,它會給那些嗅覺靈敏的企業足夠的轉型時間。在調研中,有位上市建企的董事長的一番話給了筆者極大的震撼:“我們建築企業首先是一個企業,什麼是企業?簡單來說企業就是運用各種生產要素,向市場提供產品或服務的社會經濟組織。路橋修完了我可以修房子,房子建完了我可以做裝修甚至可以做服務,不要擔心沒市場,有人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業務和市場,你唯一要擔心的是自己的企業有沒有這種市場嗅覺和有效轉型的能力”。

  • 靈敏的市場嗅覺。風起於青萍之末,止於草莽之間,行業大變化之前一定會顯現端倪。建築企業需要密切關注行業變化情況,在公司總部管理層側重研究國家宏觀經濟、產業政策變化及商業模式的演變,向前走一步關注投資建設方的變化,比如做水電火電、冶金工程等業務的,其實在業務大幅萎縮之前就可以有大致預判的。基層及一線管理人員對市場和客戶需求的變化感受更直觀,管理者們根據一線的信息見微知著,圍繞市場和客戶適時的調整產品服務及商業模式。
  • 充滿活力的組織和強執行力。任正非說企業的方向只要保持大致正確,組織要充滿活力。研究表明在各個時期最先死掉的總是那些組織僵化、應變遲緩的企業,而充滿活力的組織總能給企業賦予新的生機,實現從夕陽產業向朝陽產業的轉型。筆者在江蘇一家做潔淨空間工程的企業座談,員工非常年輕且思維活躍,他們清晰的給自己定位為服務業,企業的發展是基於自己的技術研發和資源整合能力,根本就不在意目前所做的領域市場是否萎縮。“我們基於組織既有的核心能力(對潔淨空間工程的技術及理解)和快速學習能力,完全可以實現在食品飲料、醫療製藥,甚至高端電子工程業務之間的快速切換”。
  • 持續的創新能力和文化。IBM被稱為科技界的常青樹,從賣打孔機開始成為現在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逃過歷次經濟危機,並且在歷次技術革命中成功轉型的公司之一,就得益於他異常強大的創新能力。建築企業要成功跨越週期成就百年老店,持續的業務創新、模式創新及技術創新是命門。浙江某建企為強化持續創新的能力,每年從淨利潤中拿出0.5-1%注入創新基金池,圍繞公司的轉型方向鼓勵創新、容許試錯。

結束語

王國維《人間詞話》摘引古代幾位大詞人的詞作來講做事、做學問、做人的三境界。

第一境界:“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境界:“守”。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得”。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建築業走過了“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黃金時代,企業未來的出路在哪裡?企業家們各有各的招數,但那些優秀的受人尊敬的企業終歸是從做好產品和服務()開始,到紮根行業抵住各種風口的誘惑(),最終成為為人類謀福祉的百年老店()。

正道從來滄桑,捷徑終歸成空。堅定看好那些重視產品和服務質量、有擔當並持續創新的建築企業成為行業典範、國家脊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