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位漢人不奉承乾隆,乾隆卻爲他修改憲法!

在"滿人治天下"的清朝,漢人做官是不易的.能做到軍機大臣,又得皇帝讚賞,更是毛鱗鳳角。不過,漢臣于敏中,卻憑藉一項特殊的本領,深得乾隆喜愛,成為乾隆皇帝首席軍機大臣。

清朝一位漢人不奉承乾隆,乾隆卻為他修改憲法!

一般漢人大臣,為了得到皇帝賞識,總會非常小心地對皇帝進行阿諛奉承。尤其是乾隆這種最喜歡人奉承的皇帝。不過於敏中卻從來不這樣。那麼,他是靠什麼獲得皇帝青睞的呢?

于敏中是江蘇金壇人,出身於書香門第。祖上曾在萬曆、順治年間中過進士。到了康熙年間,他的祖父於漢翔更因文章了得,名噪朝野,出任過陝西學政。這個官,差不多相當於省教育廳廳長職務。

清朝一位漢人不奉承乾隆,乾隆卻為他修改憲法!

他的父親於樹範更因才華出眾,應詔入宮編纂《康熙字典》《佩文韻府》等書籍。好基因加好環境,讓于敏中自幼便在學業上突飛猛進。

雍正七年,于敏中第一次參加鄉試便考中舉人,成為鄉人美談。乾隆二年,23歲的于敏中一鼓作氣,在丁已恩科會試中一舉奪得進士第一名,被乾隆皇帝欽點進翰林院供職。

清朝一位漢人不奉承乾隆,乾隆卻為他修改憲法!

一般情況是,入翰林院一段時間後,便會被下放到地方去任職,當然官職也不會大。不過,于敏中在翰林院一干就是七年。在這七年裡,乾隆多次誇讚他。

原來,清朝發展到乾隆年間時,由於滿人受漢人同化,許多滿洲王公大臣,已經不識滿語,更不要說用滿語書寫了。乾隆認為,滿語是國家的主文化。而這些王公大臣"習漢書,入漢俗,漸忘我滿洲舊俗",顯然是忘了祖宗根本,因此他要求八旗子弟,想要參加八旗科考,必須對滿文能讀會寫。那些世襲爵位的滿洲貴族子弟,也要加考滿文,考試成績不行的不予世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