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八蛋滾出去!左宗棠罵出的絕世傳奇

王八蛋,滾出去。左宗棠罵出的絕世傳奇

謝浮名 一派浮言

王八蛋滾出去!左宗棠罵出的絕世傳奇

王八蛋滾出去!左宗棠罵出的絕世傳奇

有一幅隱字聯,據說是挖苦袁世凱的。當年袁世凱逆潮流而動,在一幫溜鬚拍馬的文人的勸進之下,做起了皇帝夢。於是有人撰寫對聯,道:

一二三四五六七

忠孝節悌禮義廉

上聯少了一個“八”,暗罵袁世凱“忘八”,即“王八”也;下聯缺了一個“恥”,斥責袁世凱“無恥”。拐彎抹角,極盡罵人之能事,偏偏不帶髒字。這罵人的本事,不服不行。

罵人是個技術活,如果沒點技術含量,那是潑婦罵街,只能惹來圍觀者鬨笑。但本文不想探討這個,只是提醒大家,自古以來,人們特看重“有恥”,痛恨無恥,把無恥之徒和可憐的王八相提並論。 管子甚至說,“禮儀廉恥,國之四維”,沒有了它們的支撐,國家將會傾覆。

什麼是恥?孟子稱之為“羞惡之心”,一個人在受到羞辱的時候,依舊心安理得,我行我素,不覺臉紅,不思悔改,不去想辦法改變現狀,這種人,我們叫他無恥之徒。一旦無恥,那是至賤無敵,無可救藥;反之,如果能引以為恥,從而激發出極大潛能,奮發向上,往往能成就一番驕人的事業。

左宗棠大罵樊燮“王八蛋,滾出去”的這樁公案,流傳極廣,是一部值得大書特書的絕世傳奇。

王八蛋滾出去!左宗棠罵出的絕世傳奇

王八蛋滾出去!左宗棠罵出的絕世傳奇

(左宗棠書法)

太平天國軍興,把大清王朝這個看起來鮮亮的膿包戳得膿血淋漓,禍害了千千萬萬中國人,但也成就了曾國藩、左宗棠等一干人的不世功業。

單說左宗棠,這個自詡“文章西漢兩司馬,經濟南陽一臥龍”的“鄉巴佬”,面對三次進京參加會試,三次落第的殘酷現實,眼看年近半百,兩鬢蒼蒼,將一事無成,老死在“陽光下最光輝的事業”——教書先生這一崗位上,化作一抔黃土,誰成想時來運轉,洪秀全金田一聲吆喝,坍塌了清王朝半壁江山,讓左宗棠成了湖南巡撫駱秉章的師爺。

師爺這職業,現代人覺得陌生,其實,和如今的官員的秘書差不多,只是,如今的秘書,是正式的公務員,援例升遷,也可以成為市長省長,而在古代,師爺就沒這個幸運,他們只是是總督巡撫知府知縣臨時聘用的編外人員,無職位無品級,哪怕辛苦做一輩子,通常到老還是師爺。說白了,他們只是打工仔,小心翼翼地為行政長官出謀劃策而已。

然而,左宗棠左師爺,畢竟不同,一方面才大如海,一方面勇於任事,因此,駱巡撫倚為左膀右臂,一切軍政大權,全託付給了他。這樣,左師爺名為師爺,手頭權力,實際上比駱巡撫還大。當時,巡撫兼有個職銜,叫“右副都御史”,可是,左宗棠被戲稱為“左都御史”,這明擺著說,他地位比巡撫還大。他憑著自己的經天緯地之才,雷厲風行,隻手遮天,整軍經武,運籌帷幄,把湖南弄得風生水起,氣象一新,讓正牌的巡撫駱秉章空擔了巡撫之名,晾在了一邊,因而揚名天下,以至於朝堂之上,各級官員都知道一句流行語:“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各方交相讚譽,向朝廷力薦,被賞了個四品官員的頭銜。

一天,永州鎮總兵樊燮前來省城長沙,拜謁駱巡撫。總兵這官銜,為正二品,大致相當於如今的軍區司令員,來頭大得很。大家都知道歷史上有個吳三桂,引清兵入關,遺臭萬年。他當時擔任的官職,就是山海關總兵。總兵拜訪巡撫,算是地方上最大的軍事長官和最大的行政長官的互動,本來沒左宗棠這個師爺什麼事,可是這駱巡撫不在衙門,估計因為有了左宗棠運籌帷幄,搞得有聲有色,他插不上手,也就樂得逍遙,陪如夫人喝酒唱曲兒去了。這時,公堂之上,只師爺左宗棠巍然高坐。樊燮自恃總兵乃軍區司令員,為朝廷堂堂二品大員,哪裡會把一個不在正式的官僚體制之內的師爺放在眼裡,對著左宗棠,長揖不拜。這下子惹惱了左師爺。這湖南騾子拍桌怒道:“武官見我,無論大小,皆要請安,汝何不然?快請安!”

樊燮回道:“朝廷體制,沒有司令員見臨時工要請安的條款。我一個朝廷二品大員,憑什麼要跪拜你一個打工仔?”

左宗棠惱羞成怒,起腳就要踢他,戟指大罵道:“忘八蛋,滾出去!”

堂堂朝廷二品大員,遭到一個體制外的師爺的如此羞辱,如何忍得下氣,一氣之下,就把左宗棠這個“天下第一劣幕”告到朝廷,說他目無朝廷,插手地方政權,罪大惡極。可事與願違,左師爺沒告倒,自己倒丟了官,還被朝廷責令“永不敘用”。這就相當於今天的倒黴官員,不僅被撤銷所有職務,還被開除黨籍,連東山再起,捲土重來的夢想都被打得稀巴爛。

這樣,樊燮只好捲起鋪蓋,灰溜溜地回了湖北老家。

王八蛋滾出去!左宗棠罵出的絕世傳奇

樊燮這口惡氣,估計炸開了胸膛,那個羞恥啊,老臉都沒了。他思來想去,自己之所以被羞辱,是看重文官,輕賤武官的朝廷體制決定的。“馬上得天下”的清王朝,到了後期,偏重讀書得來的功名,而輕賤行伍出身。因此,自己雖然貴為二品,而左師爺不過是個臨時工,儘管頭上戴了四品官員的烏紗帽,但畢竟只是個虛銜,沒有實授的職位,但朝廷定製,文尊武卑,這就決定了自己受辱的命運。

如何掙回面子,雪洗這奇恥大辱?法子一般會有兩個。一,他不讓我好活,我也不能讓他好死,那就揮刀上前,給對方致命一擊,讓他血濺當場。如果怕殺人償命,那就重金聘請殺手,隨時要了對方的命。總之不能讓對方繼續痛痛快快,風風光光地活著。

這法子,在戾氣瀰漫的時代,多有人採用。我們稱之為暴力恐怖分子。樊燮雖然行伍出身,自帶軍人血性,但不屑採納這種最劣等的方法,他的選擇是從文,考舉人,中進士,做文官。自己東山再起,已經不可能,那就把兒子培養成秀才舉人進士,讓兒子的功名蓋過左宗棠。再說,左宗棠不也只是區區舉人一個嗎?

樊燮一咬牙,馬上行動起來。

首先,在自家祠堂裡的祖宗牌位旁立一塊大匾額,命名為“洗辱牌”,上書六個血紅的大字:“王八蛋,滾出去。”每月初一,就把兩個兒子帶到匾額前,開展“恥辱教育”,教導他們牢記恥辱,刻苦攻讀,博取功名,揚眉吐氣——這才叫報仇。

為了銘記恥辱,樊燮下令,兩個兒子,全身上下,裡裡外外,都換上女人衣裝,告誡道:“考中秀才進學,脫女外服;中舉人,脫女內服,方與左宗棠功名相等。中進士,點翰林,則焚吾所樹之六字洗辱牌,告先人以無罪。”

如今開明時代,女衣男穿,不算稀奇,不是有那麼多的“偽娘”都喜歡穿著女裝招搖麼?可是,在古代,男人女裝,那是最被人恥笑的“娘們”。堂堂七尺男兒,誰受得了這屈辱?

“恥辱教育”有效,也很容易走偏,如果恥辱教育蛻變成“仇恨教育”,那麼,是很容易滋生性格偏狹的暴力恐怖分子的。好比當今,我們注重國恥教育,這本來是好事,能讓人奮發向上,而不自甘下流。可是,有人走偏了,就蛻變成極端仇恨西方的愛國賊,每天怒火填膺,罵罵咧咧,人格異化,差不多和暴民無異。

樊燮的兩個兒子,也因此很有點暴力傾向,他們在書房的壁子上,就刻下了“左宗棠可殺”五個大字。想一想,還在讀書的孩子,心裡蘊蓄著無窮的仇恨,時刻想著殺人報仇,絕不是好事。

可喜的是,樊燮花了重金,為兒子聘請了名師擔任西席,用忠孝節悌,禮義廉恥,化解了他們身上的戾氣,才不至於有可悲的結局。

為了孩子能刻苦攻讀,心無旁騖,樊燮特地在自家的後花園的僻靜無人處,修建了一座讀書樓,把先生和兩個兒子圈在讀書樓裡,日夜苦讀,不是逢年過節,不得下樓。

王八蛋滾出去!左宗棠罵出的絕世傳奇

皇天不負有人,樊燮的兩個兒子,還算爭氣。次子樊增祥,一路過關斬將,如願中了秀才,脫了女外衣;接著中了舉人,換下女內衣;最後高中進士,焚燒了洗辱牌。已經作古的樊燮,該在黃泉之下,長出了一口惡氣。

這樊增祥,為清末名士,享有盛名。他歷任渭南知縣、陝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參政院參政,也是同光派的重要詩人,有“樊美人”之稱,一首長篇歌行《彩雲曲》、寫名妓賽金花事蹟,名重一時,當時人比之為 吳偉業之《 圓圓曲》、白居易之《長恨歌》。

王八蛋滾出去!左宗棠罵出的絕世傳奇

(名妓賽金花)

樊增祥的功名,是進士出身,算是蓋過了舉人身份的左宗棠,但所立功勳,遠遠不能和左宗棠的國家柱石的功業相比,而且,左宗棠早已封侯拜相,位極人臣。這都是題外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