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原理

《周易》的這種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維模式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包天、地、人、事物等的完整的宇宙世界。他充分注意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作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的整體。因而也造就了後來的中國人善於採用整體的、全息的、系統的思維方式,而不是用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在古代,陰陽五行理論是中國最基本的哲學觀。其影響遍及方方面面。

天人合一原理

比如季節:

春天是萬物復甦,生長髮育的階段,故為木。而其中正月為陽木、二月為陰木,三月為土(包含木),是木的歸宿。

天人合一原理

夏天是一年最熱的季節,也是萬物生長得最旺盛的階段,故取火為其象徵。其中四月為陽火,五月為陰火,六月為土(包含火),是火的歸宿。

天人合一原理

秋天是萬物衰敗的階段,故為金。其中七月為陽金,八月為陰金,九月為土(包含金),是金的歸宿。為什麼要取金作為衰落階段的象徵呢?因為在古代,金屬主要的主要作用是製做刀具,有殺戮的作用,故取金為象徵。

天人合一原理

冬天是寒冷的季節,也是萬物徹底衰竭和沉睡的階段,故為水。其中十月為陽水,十一月為陰水,十二月為土(此土包含水),故取水為象徵。為什麼取水為象徵呢?因為水給出人的主要感受是寒冷。

天人合一原理

為什麼一個季節的第一個月為陽,第二個月為陰,第三個月為土呢?

因為陽為動、陰為靜,動者象徵生長的階段,靜者代表成熟之階段,土代表歸宿的階段。每個季度皆為一個從生至滅的小循環,一年為五行的一個大循環實踐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陰陽五行理論在古代廣泛應用於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中醫、建築、氣象、文化、預測術等等。

中醫學是純粹建立在陰陽五行理基礎上的。按這套理論能治好病,這是毫無疑義的。再如預測術中的算命術,也是完全建立在陰陽五行的基礎上的,基本上能預測得準確無誤。

天人合一原理

再談一下五行的相生相剋: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這是五行的順次相生;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這是五行的相剋。

原理:

木是事物發展的初級階段,而火是鼎盛階段,故木生火;

凡事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生.火到了頂點,向前發展的性質就告一段落,土是事物發展的歸宿,故火生土;

陽盡則陰生,事物衰退的性質就顯現出來了,金是衰退的象徵,故土生金.

再往前一步,水是事物衰退到極點的象徵,故金生水.

凡事盛極則衰,衰極則又復興,而木是萬物萌發的象徵,故水又生木.

此為一循環過程,生生滅滅,週而復始,無有窮盡.方法來考慮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