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的益補之妙

常見食物的補益作用

“藥補”不如“食補”。談到補,人們就會想到中醫,這是“藥補”;其實食物中也有很多具有補益作用的,這就是“食補”。

食療的益補之妙

進行中藥的“藥補”,必須通過正規中醫師的“辨證論治”;個人進行“食補”時,也得根據各種食品的性味選擇,因人而合理施補。


食物的性能通常分平補、清補、溫補三大類型

平補(性平)食品:性能平和,適應性強,無論健康人,還是寒、熱病人,無論陰虛、陽虛,都可食用。這類食品中有粳米、大豆、玉米、甘薯、高粱、蠶豆、豌豆、芋頭、胡蘿蔔、蓮子、百合、花生、芝麻、葡萄、李子、臍橙、豬肉、鴨肉、青魚、黃魚、銀魚、鯽魚、海蜇、泥鰍等。

食療的益補之妙

清補食物(性寒食物):可以洩火、清心、濡熱、潤燥、止渴、生津等,適合陰虛熱盛者食用,但陰虛怯寒者忌之。這類食物有小米、綠豆、蕎麥、豆芽、豆腐、大麥、梨、甘蔗、蘋果、香蕉、冬瓜、茄子、地瓜、西瓜、黃瓜、甜瓜、苦瓜、荸薺、藕、海帶、紫菜、菜籽油、兔肉、鴨蛋、田螺、豬排骨湯、豬腎、蛙肉等。

食療的益補之妙

溫補食物(性溫食物):

能生熱、暖胃、助陽、益氣、禦寒、保溫,適合陽虛畏寒的人吃,但陰虛熱盛者當忌,不然會加重內熱,出現咽乾、舌苦、牙痛、便血、便秘等症狀。這類食物有面粉、豆油、糯米、酒、醋、辣椒、生薑、萵苣、韭菜、龍眼、核桃、荔枝、大棗、桃子、公雞肉、狗肉、羊肉、蝦、鯉魚等。

食療的益補之妙

中醫有“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原則,人們知道各種食物的性味後,就可以依照中醫這一原則合理選擇食物。


傳統養生學還將食物分為不同的類型,用於補養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四大類:

補氣類食物:大米、小米、黃米、糯米、大麥、小麥、莜麥、黃豆、白扁豆、豌豆、土豆、白薯、山藥、胡蘿蔔、香菇、雞肉、牛肉、兔肉、青魚、鰱魚等。

食療的益補之妙

補血類食物:

胡蘿蔔、龍眼肉、荔枝肉、桑椹、血豆腐、動物肝臟、動物肉類、海參、平魚等。

食療的益補之妙

補陽類食物:韭菜、刀豆、豇豆、核桃仁、羊肉、狗肉、鹿肉、動物腎臟、鴿蛋、鱔魚、海蝦、淡菜等。

食療的益補之妙

滋陰類食物:白菜、梨、葡萄、桑椹、枸杞子、黑芝麻、銀耳、黑木耳、百合、牛奶、豬肉、甲魚、龜肉、烏賊魚等。

食療的益補之妙

溫潤補腎湯製作方法

食療的益補之妙

簡介

手腳冰凍記得多喝溫潤湯水補身。「溫潤補腎湯」特別加入中藥材海馬,海馬味甘性溫平,含豐富蛋白質、維他命和礦物質,有固腎壯陽的功效。此湯對改善腎陽虛衰、腰痠痛、四肢冰冷、身體衰弱很有用。

材料

鮮蝦 4兩,海馬 1兩,雞 1只,紅棗 2粒,姜 3片,鹽 少許,水 10碗

做法

1、雞去皮切件,加入姜滾水中汆燙去血水。

2、鮮蝦挑腸、去殼;紅棗浸洗。

3、鍋中加入清水煮滾,加入全部材料,以大火煮10分鐘,再轉小火煮3小時,加入鹽調味即可。

食療的益補之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