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時期的鬼方是什麼國家,有考古發現嗎?

樂唯


關於鬼方的探討,實際上還並無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商代的鬼方是一個集民族、政權和地域於一體的稱謂。

如今許多人習慣將有別於中原政權的族群,概稱為“少數民族”。這樣的稱呼實際上是不甚允妥的。事實上,曾經許多像鬼方這樣的古代民族,在人口和勢力方面,也不見得就是“少數”。而且,“少數民族”是一個近代概念,套用於古代,並不合適。

關於鬼方的研究,著實複雜。在長達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出現了多種不同的觀點。先秦史、古文字、考古學和民族學等不同的專業,以及各自專業內的不同學者,都曾提出過各自的觀點。而這些研究成果,也絕非三言兩語能夠介紹清楚的。

但通識性知識中的“鬼方”,是一個與商王朝敵對的遊牧民族,處於西北地區。這是基本沒有問題的,也是高中歷史教材所選取的學術主張。

那麼,歷史上的鬼方究竟在哪裡呢?她又是一個怎樣的民族或政權呢?

這是一個困擾學界的難題。在甲骨文發現之前,研究先秦史所依據的,還主要是二十四史和其他傳世文獻。因而對於先秦古族的認識,往往是十分模糊的。

後來,隨著甲骨文的發現,極大地豐富了先秦史研究的史料,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學術爭議。對於鬼方的研究,亦是如此。

甲骨文大家、二重證據法的首倡者,王國維先生在《鬼方昆夷儼猶考》一文中,首先利用甲骨文、金文資料與傳世文獻相對照,比較嚴謹地勾勒了鬼方古族的歷史。但限於當時材料所限,最初的認識還是比較模糊的,也有一些訛誤。

後來,王玉哲先生髮表了《鬼方考》一文,指出了王國維文中的一些不足,並提出鬼方在今山西南部地區。之後,王玉哲又在《鬼方考補正》一文中,進一步完善了自己的認識,基本把問題說清了。

事實上,王國維與王玉哲兩位先生,都是主張鬼方是一個位於西北的古代民族,只是,在族屬和具體位置上存在差異。而這種認識,也是目前關於鬼方的主流認識。

歷史上的鬼方,是一個非常強大的遊牧民族,在商王武丁在位時,曾耗時三年才攻克這一勁敵。足以想見,當時鬼方勢力之強。

正如開篇所講的,鬼方是一個具有民族、政權和地域概念的稱謂,它與甲骨文中的“鬼方”還有一定差異。

甲骨文中提到的鬼方,主要是商王朝的敵對勢力,也是對商政權構成威脅的那一部分。事實上,鬼方這一族群的分佈範圍,應該要更廣泛一些。

先秦時期,常常將方位、族群和政權統稱,並沒有十分嚴格的區分。而商代的鬼方一詞,也是如此。加之隨著時間的推移,鬼方這一群體也存在著分化和遷徙。特別是在商王攻克鬼方後,這一族群的一部分臣服於商王,另一部分則被迫遷徙。

所以說,商代的鬼方的核心分佈範圍,應該在山西南部地區,而整個族屬分佈範圍,則要更為廣泛,主要以太行山西麓為聚集地,在山西、陝西等地多有分佈,並曾進一步向西、向北遷徙。

至於鬼方族群的考古發現,從理論上來講應該是存在的,但實際上也很難界定。

沒有任何一個學科是萬能的,考古學也是如此。特別是在界定先秦古族的文化遺存時,更是充滿了重重困難。

由於沒有明確的出土文獻作為支撐,只能採用合理推測來分析文化遺存的族屬。比如,有人推斷李家崖文化為鬼方族的文化遺存,但這種假說是否能夠成立,還有待於更多的研究來證明。

因為,儘管李家崖文化在時代、地域和風格上,具有商周時期的遊牧文化特徵,但必須注意的一點是,因為當時許多古族存在複雜的混居和遷徙情況,此處也絕非僅有鬼方一族,諸如土方等古族也曾在此活動。

也正因如此,雖然李家崖文化有“鬼方文化”的別稱,但學者仍多用李家崖文化來命名這一考古學文化。

關於鬼方的研究,雖然歷經多年,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必須指出的是,由於時代久遠、材料匱乏,今人對於這一古老民族的認識,還十分有限。以上文字,也是極為簡略的勾勒而已。暫記與此,歡迎大家參與討論和進行補充。


碣石樵子


鬼方是古代少數民族部落或者國家。《詩經》、《易經》、《竹書紀年》等都有記載和鬼方作戰的紀錄。

通俗認為鬼方就是來自北方的遊牧少數民族。但是也有專家認為鬼方是指南方荊楚地區的國家。以史為鑑簡單介紹一下兩種說法。

一,北方說


漢唐時期的史學家如:楊雄、班固等人認為鬼方就是西北地區的部落或者國家。

王國維的《鬼方獫狁考》也認為:鬼方位於今陝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古代中國北方遊牧族之一,是商朝時期的外患。

《易卦·爻辭》上說:“高宗(武丁)伐鬼方,三年克之。”

鬼方常與昆戎、洛泉、昆夷、緄夷、串夷等混用。在商朝有許多小國都稱“方”,例如:土方、呂方、苦方、龍方、馬方、蜀方、盂方等。

王國維從地理分佈及音韻學方面進行論證,證明鬼方、混夷、獫狁就是後世所說的所謂匈奴,屬同一族的異譯。

二,南方說


宋元時期,朱熹等學者認為鬼方應該是在南方。

1,詩經商頌中對殷商功績的歌頌裡提到:“奮伐荊楚。”但沒有提及鬼方,但是史記中提到武丁伐鬼方而沒有荊楚。

於是學者猜想鬼方=荊楚。

2,《竹書紀年》記載:“(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於荊”。

學者根據這一記載認為,一年兩次出兵,先伐鬼方,接著伐荊,在當時的條件下,只能說明鬼方和荊離得不是很遠。

荊就是湖北的古稱,那鬼方肯定距離湖北不遠。

3,根據屈原、宋玉的歌賦,中原各國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就以喜好鬼神著稱。

大思想家王夫之在他的著作《周易內傳》中認為:“楚人尚鬼,故曰鬼方。



其實不論鬼方是北方部落還是南方部落,最後都在民族大融合的趨勢下融入到了中華民族裡面,成為華夏大地的一份子。可能如今你我的血液裡有一部分都是來源於當年的鬼方。

具體鬼方是在南方還是北方,期待諸位學界的進一步考證。

我是頭條號:以史為鑑,埋沒的歷史真相、誤解的歷史人物、不為外人所知的關係……我來為您講述,歡迎關注。


以史為鑑


商代周邊地區有許多小方國,比如呂方,苦方,龍方,馬方,虎方,蜀方,盂方等,其中還有個比較大的方國叫鬼方位於商朝西北方向。《山海經》,《竹書紀年》和《易經》等古代文化典籍中都記載了鬼方的存在。商高宗武丁的時候多次和鬼方發生大規模戰爭。最後打敗了鬼方,餘部遠遁。《易.既濟》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說明鬼方的勢力比較強大。甲骨文卜辭:"鬼方易",意思是鬼方人遷走或逃到遠方地區了。周康王二十五年(公元前十一世紀`周軍攻鬼方(陝西西南一帶),周軍斬殺鬼方4800人,俘獲13000餘人及車馬牛羊等。鬼方在不同歷史時期在漢文典籍中有不同的稱呼。周以後有山戎,獫狁,葷粥等,到戰國後期則總稱為胡了,兩漢時期,丁靈(漢將李陵的封地)蒙古草原生活的狄歷,敕勒,鐵勒等。是一個多個部族的集團生活在南西伯利亞草原東起貝加爾湖西至巴爾喀什湖一帶。考古發掘陝西李家涯方化是鬼方都城,位於清澗縣高傑村西李家涯村無定河東岸。都城面積67000多平方米,鬼方人生活以農牧業為主,距今3000餘年歷史。





關東俠客


近日有網友提問:看古書知道商周時期有個鬼方國,這個鬼方是個什麼鬼?為什麼起這麼可怕的名字?後來這個國家又去了哪裡?

1、鬼方是個什麼鬼

鬼方是上古時生活在北方的族群,在甲骨文等上古史料中,鬼方又被稱為媿氏、鬼方氏、鬼方蠻。在商周時期,他們生活在今天陝西、山西一帶,與商周為敵。關於鬼方的來歷,目前有兩種說法:

之一:鬼方是印歐人,是通過亞歐大陸西來的白種人。據殷墟卜辭記載,武丁妻子將軍婦好徵鬼方,把抓獲的鬼方俘虜用作人祭。當代考古證明,用作人祭的俘虜有白種人基因。考古證明上古東夷人也有印歐基因,與鬼方不同的是,古東夷人是從海上而來。

之二:鬼方是北狄的一支(後來的匈奴),是夏后氏的後代,他們居住在北地荒漠,非農耕而是遊牧為生。上古時,他們被總稱為“北狄”,夏朝稱薰鬻;商朝稱鬼方;周朝稱獫狁;漢朝稱匈奴。

還有研究者繪出這樣的鬼方族群基因譜:鬼方=印歐=雅利安=黃帝=周王族=吐火羅=大月氏=昭武九姓=塔吉克=普什圖=維族……

先不要管鬼方是什麼鬼,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個族群在上古時期,是中原人的主要軍事對手,商高宗武丁曾與鬼方進行過3年戰爭,在周人協助下才阻止其對中原的入侵。西周時,鬼方仍時常侵擾周人。

2、武丁阻止鬼方入侵

鬼方自北而東不斷侵犯中原,是商朝的主要敵手。前1250至前1192年,商朝出現一位有為之君。此人是小乙帝的兒子,名叫武丁,因德高可尊,後世稱為“商高宗”。

《史記》載,武丁繼位後因缺乏大臣輔佑,3年無作為,有天夜夢賢人名叫說(yuè)。就派百官尋找,在傅險這個地方找到了。傅說正服刑役,武丁得到傅說後,任命他擔任國相。“武丁得傅說為相,殷復興焉”,武丁通過做夢得到國相,商朝因此中興。

《書經》曾載“高宗祭成湯,有飛雉升鼎耳而雒;祖已訓諸王,作高宗彤日之訓。”武丁祭祀成湯,有野雞飛到鼎耳上鳴叫。祖己為此訓導武丁監察民意,遵循道德,武丁從善如流,仁政治國而得以興盛。

武丁夢中得傅說、高宗彤日之訓是關於商朝的兩大典故。商朝中興後,武丁“徵西戎、鬼方,三年乃克”。據殷墟卜辭記載,武丁東征西討時少時兵力3000人,多時5000人,打敗鬼方後又邊年用兵,形成“邦畿千里,維民所止”廣大疆域。

史書記載武丁的功績時,稱讚“自彼氐羌,莫敢不來王”,四方夷族沒有敢不朝貢商朝的。也就是說,鬼方面對武丁的征討堅持3年最終認輸,伏首稱臣,向殷商朝貢。

3、鬼方最終去向是哪裡

西周之後,關於鬼方的記載就消失了。《史記》中記述北狄的族群時,只說“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而且,“堯時被稱為葷粥的,周朝被稱為獫狁,秦稱為匈奴。”關於鬼方的記載,已徹底消失於史書。

那麼鬼方去了哪裡?對此後世多認為,鬼方本是北方若干個族群的總稱,因為被武丁打敗,成為商朝的臣屬,因此族群分離,分化成多個部落或族群。

商朝被周所滅後,商紂王的兒子淳維,率商王朝族人北逃荒漠,成為北狄各族群中的一支,繁衍生息千年後,淳維的後代冒頓“襲破東胡,西走月氏,北服丁零,內侵燕岱,控弦40萬。漢祖患之,使劉敬奉公主以妻之”。

往後的故事很多人都很熟悉了,淳維的後代冒頓單于突襲打敗東胡,把月氏人趕到西部,向北打擊丁零人使之臣服,內侵燕國、齊國,手下有可縱馬騎射的勇士40萬。白登之圍後,漢高祖劉邦接受大臣婁敬的建議,送王室公主給冒頓單于和親。

直到一代雄主漢武帝出現,在衛青、霍去病、李廣、李廣利、陳湯、竇憲……的持續打擊下,最終匈奴逃往更北處,從而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


指動濟南


鬼方這個部族,看名字似乎可怕,難道是鬼國嗎?其實並不神秘,鬼只是中原的寫法,也有寫成媿、嬇、隗、歸的,今天的隗姓或許和鬼方還有那麼點關係。

鬼方是殷商西北方的部族,王國維先生在《鬼方獫狁考》中考證,鬼方大概位置是今天的陝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周易》說:“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高宗即商王武丁,全盛時的殷商攻打鬼方居然要三年才能戰勝,可見鬼方實力之強。

有人認為鬼方是南方部族,理由是今本《竹書紀年》說“高宗伐鬼方,次於荊”,荊是南方的荊楚,那麼鬼方也在南方。但今本《竹書紀年》是偽書,不能成為依據。另外清人王夫之在《周易內傳》中也說:“楚人尚鬼,故曰鬼方。”這更屬於望文生義了。

商朝末年,周公季歷也曾討伐鬼方,一戰俘虜了十二個小王。大約也是在商朝後期,一部分鬼方人南遷到淮水北部,建立胡國。胡國屢見於甲骨文和金文,一般寫作“害夫”,從中可以得知周初胡國就與周室有戰爭;後來臣服了周王室,春秋還有個公主敬歸嫁給魯襄公做夫人,生下了太子野。

鬼方留在舊地的在周朝被稱為赤狄。赤狄在春秋前期生是非常浩大,赤狄的留籲部一度南下滅亡邢國、衛國。周襄王也和赤狄的公主聯姻,但赤狄公主私通王子帶,周襄王反而被驅逐,之後在晉文公幫助才即位。赤狄總共分為皋落氏、廧咎如、潞國、甲氏、留籲、鐸辰六支。其中最強的又是潞國。

當時晉成公為了拉攏潞國,把女兒嫁給潞國國君嬰兒。但潞國的權力被執政酆舒把持,酆舒卻是個親秦派,不但殺了晉國公主,還傷了國君眼睛。晉景公就派大夫荀林父把潞國滅了,赤狄部落馬上變成了一盤散沙。

第二年,晉國大夫士會就滅亡了赤狄的三個國家:甲氏、留籲、鐸辰。到公元前588年,晉國大夫郤克和衛國大夫孫良夫又聯合進攻赤狄最後一個部落廧咎如,至此赤狄政權被徹底滅亡。


林屋公子


廣漢三星堆人消失於商中晚期,就是鬼方。高宗伐鬼方,名為討伐,實為尋寶,幸好寶被三星堆人提前填埋。此事被周文王收入《周易》,說明三星堆人與周人也有關聯,因為周文王的父親季歷在殷朝建立時,被武丁封為魯侯,封邑即今曲阜,後為周公守其祖業。說明季歷封侯前也參了與伐鬼方,文王尊稱武丁為高宗,因為他們父子都是當朝臣子。


飛花鹹魚


商周時期的鬼方是什麼國家?需要說明的是,夏商周時代的國家和現的國家概念是不同的,商代的國土不是一個彌合的整體。是由幾十個甚至更多的諸候(部落)“據地”或說“據點”組成的,而且這些據點與據點的空隙地帶,又夾著大大小小的許多小方國,或說是“小部落”。這些小部落有的根本不聽商朝的指令,有的還與商朝敵對,並且產生戰爭。

也就是說商朝的國土和夏朝的地理形態相當,是疏而有漏,是早期大地域國家的政治地理形態。說穿不了,商王朝是一個邑土國家逐步向領土國家過渡的早期的發展中的國家,不是一個完全擁有四土之境的領土國家,更不是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而更象是部落的大聯盟,或說是“聯合國”。

繼夏朝興起的是商朝,大約公元前16~11世紀。商的始祖是契,傳14世至湯,湯滅了夏朝。今天考古學家對殷的遺址基本確定有5處,河南安陽小屯村是其之一,也可以確定河北西南部和河南中北部是其統治中心。盤庚(第20世商王)遷殷後,國勢強大,商朝疆域北至易水,南至淮河,西至太行、伏牛山脈,東至海。到第23世商王武丁以後,疆域更大,北至遼寧、南至江漢、西至山西、東至海,成為東方強大的奴隸制國家。



鬼方,在哪兒呢?鬼方是商周時期居住在我國西北方的遊牧群體,是史前就住在這是的印歐族群,是堯舜以前居於北野的獫狁,山戎、和燻粥統一後的舊部。


鬼方,周時亦稱獫狁、嚴允,秦漢時稱其為匈奴,居匈奴北,和康居北。其中有袁紇部,(早譯成回紇)另有四部為:斛律氏、解批氏、護骨氏、異奇金氏。

周初,武王滅商後,將鬼方放逐至涇、洛以北,就是今天的陝西的涇河、洛河,令其入貢。後來周朝軍隊忙於應對管叔、蔡叔和武康人叛亂,而放鬆了對鬼方的管控,鬼方趁機從今天陝西的岐山以西及千陽、隴縣之間,經常對西北邊境進行侵擾,直接威脅著周朝京都鎬京(今西安西)的安全,周康王25年,周康王命令盂率軍進攻鬼方(今陝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鬼方也率兵迎戰,經二次戰爭,周軍斬鬼方兵4800多人,俘獲4名首領,和1.3萬人。周又將鬼方驅逐至汧隴、岐周以西。



其活動見於《汲冢周書》、《易經》、《山海經》、《古本竹書紀年》、《史記.殷本紀》,和出土山《小盂鼎》、商周甲骨文、卜辭中的記載中 。那時候,漠南地區曾經發生多次戰爭,甲骨卜辭:鬼方易。意思是說,鬼方打輸了,遠遁了。據我國、前蘇聯、蒙古國考古學家證實,當時的鬼方遷到南至西伯利亞,東起貝加爾湖、西至巴爾額什湖一帶。


鬼方都城遺址,現在發現的有李家崖遺址,位於清澗縣高傑村鄉李家崖村西,無定河東岸,距今己有3000多年了。遺址三面環水,南北以百米懸崖為屏障,東西建城牆,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南至北122~213米,東至西495米,面積約67000平方米。城內房址,道路清晰可辨,東城牆築在土丘上,殘長128米,修復原160米;西城牆殘長35米,復原為151米。東西城牆為土石結構,一層大小差不多的石頭,夾加一層泥,外壁平整、牆體堅固。

鬼方都城遺址——李家崖遺址,出土了大量的商至漢代的文物。石器:斧、盆、棒等;陶器:鬲、罐、碗等;玉器:圭、料珠等;骨器:錐、鏟、骨卜等;青銅器:劍、駑、矛、印章、貨幣等。



鬼方,是華夏民族中的一個成員,也是華夏的一部分。


老蛇正宗


鬼方是夏商周時代活躍在陝、甘一帶的北方部落。說鬼方太陌生了,戎狄有印象吧,商周時華夏為正統,南方部落稱蠻夷,北方部落稱戎狄,這個戎狄就是鬼方部落,夏商時稱鬼方,周朝以後稱戎狄。

圖為李家崖鬼方遺址的房址與墓葬。

有個歷史典故“烽火戲諸侯”,周幽王為博得妃子褒姒一笑,而點燃了烽火,諸侯都被騙了,後來犬戎真來攻打時沒有諸侯來救,周朝國都鎬京被攻破,周幽王被殺死,褒姒被犬戎擄走,鬼方就是犬戎的前身。

陶文、甲骨文出土的鬼字。

史書上也有很多關於鬼方的記載,比如《易經》、《山海經》,在《史記卷三·殷本紀》也有鬼方描述。商周時鬼方曾一度實力強盛,經常侵擾邊境,商王武丁多次討伐鬼方,周康王曾2次對鬼方大規模用兵,殲敵數千,俘獲一萬多人,消除了邊患。

圖為李家崖出土的石雕像。

1983年在陝西榆林市清澗縣李家崖村,發現了距今3000多年曆史的遺址,從出土的陶器、骨器和青銅器上面象形文字記載,此地是以鬼方為主體的古城。

李家崖出土的銅兵器。

現代考古學家通過DNA,對北方古代人群的墓葬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清澗縣李家崖遺址的鬼方部落群一部分融入了華夏族,一部分北遷進入茫茫大草原,在貝加爾湖畔和巴爾喀什湖流域都有發現鬼方蹤跡,秦漢時期強大的匈奴南下逐鹿中原,鬼方就是匈奴的先祖。


圖文繪歷史


鬼方是商周時期位於我國北方的遊牧民族,早在史前就生活在北方的印歐族群,經常侵擾中原地區。

周武王滅商以後,將鬼方放逐至山西涇河、洛河以北,令其按時進貢。後因周朝鎮壓東部的準夷的叛亂,從而放鬆了對鬼方的控制,鬼方部落趁機侵擾周朝鎬京,為了消除威脅,周康王命令盂領軍進攻鬼方部落,經過兩次大規模的戰爭,大獲全勝,周朝西北邊疆獲得安定。


考古發現----李家崖鬼方都城遺址

1983年,經考古確認,李家崖古城遺址為鬼方都城遺址,在古城中發現出土了大量商至漢朝的石器陶器青銅器,城中房址道路清晰可辯。

21世紀以來,經過我國、原蘇聯、蒙古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證明了鬼方部落遷到了南西伯利亞貝加爾湖至巴爾喀什湖一帶。


看史界



鬼方是商周時期,我國西北方的少數民族,算是北方遊牧民族。

在古書裡,鬼方是一個國家,但是他們具體產生了多久的政權,這個從考古上還無法考證。

《易·既濟·爻辭·九三》說“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周易集解》引虞翻曰:“高宗,殷王武丁。鬼方,國名。

引幹寶曰:“高宗,殷中興之君。鬼方,北方國也。


先秦史學家沈長雲在《獫狁、鬼方、姜氏之戎不同族別考》一書中認為:“鬼方早在殷代中期就居住在今晉南”。

而這個觀點,也普遍獲得了各位先秦史學家的認同。

鬼方相對於商朝,就相當於匈奴相對於漢朝,都是邊塞地區的遊牧民族,朝廷的外患。


在先秦時代的古典中,《易經》、《詩經》等,多次提到殷、周統治者曾與“鬼方”發生爭戰。

既然能夠與朝廷發生戰爭,那起碼也是個擁有一個不小的政權的國家,只是史書上記載不詳。

而且到了東周時代,鬼方所在地,也基本上成了諸侯國。

因為鬼方屬於遊牧民族,可能遷徙走了,也可能被漢化了,反正鬼方這個名字,伴隨著歷史,湮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