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這支《中國式安全》廣告,終究還是諷刺了自己!

滴滴這支《中國式安全》廣告,終究還是諷刺了自己!

由五支小短片組合而成的《中國式安全》系列視頻,從普通人熟悉的生活場景切入,呈現了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安全感”時刻,拿這些安全感場景,來類比滴滴出行的五大安全科技,毫不違和的前提下,把“五大安全科技”的實用性講得清晰明確,簡單直接,讓用戶更有代入感,過目不忘。然而,這支廣告最終還是諷刺了自己......

01

“安全感”一直是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在樂清案爆發前一天,一段有關滴滴CEO程維的視頻在晚上走紅。

在視頻中,程維說,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人們最關心的是服務質量,而安全是所有服務項中第一級別的,如果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其他的服務項都是扯淡。

其實,自2016年起,滴滴就開始了“安全出行”的系統性構建,並且,滴滴還依據自身在出行大數據領域的優勢,推出了滴滴的“五大安全科技”——三證驗真、人像認證、行程分享、號碼保護、緊急求助。

為了推廣“五大安全科技”,滴滴還在去年邀請泰國著名導演Thanonchai創作了一支宣傳短片——《中國式安全》。

相信大家應該都還有點印象。

02

老實講,這支營銷視頻內容拍的很不錯。

由五支小短片組合而成的《中國式安全》系列視頻,從普通人熟悉的生活場景切入,呈現了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安全感”時刻,拿這些安全感場景,來類比滴滴出行的五大安全科技,毫不違和的前提下,把“五大安全科技”的實用性講得清晰明確,簡單直接,讓用戶更有代入感,過目不忘。

第一支是“三證驗真”篇。

在“見家長”這個我們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的場景中,女兒交了一個其貌不揚的男朋友,做父母的心裡打起了鼓,對女兒的男朋友進行了一番“資格審查”。在得到男生“高學歷”、“房產證”、“寶馬車”、“銀行卡”等一系列回應之後,父母態度瞬間180度大轉變,對男生眉開眼笑。

這支短片的落腳點在於“三證驗真”,以岳父岳母對女婿的各種把關來類比滴滴對司機的資格審查。

滴滴這支《中國式安全》廣告,終究還是諷刺了自己!

第二支是“號碼保護”篇。

這支短片從我們深受其擾的騷擾電話入手,一個白領在吃飯途中接到無數個騷擾電話,在一遍一遍的拒接之後,他終於爆發了,結果沒想到電話那頭竟是領導。這樣尷尬的場景我們也是再熟悉不過了。

短片用白領日常接到的騷擾電話情景突出了滴滴的號碼隱匿優勢,用號碼保護來防止被不良司機的騷擾。

滴滴這支《中國式安全》廣告,終究還是諷刺了自己!

第三支是“人像認證”篇。

短片場景依然是我們所熟知的——網絡交友,這也是很多單身男女尋求脫單的渠道之一。然而,現如今手機美顏功能的逐漸強大,讓照片變成了一種“照騙”,真人與照片判若兩人。

短片從網絡交友奔現後本人與照片的差距突出了滴滴司機的人像認證功能。

滴滴這支《中國式安全》廣告,終究還是諷刺了自己!

第四支是“行程分享”篇。

青春懵懂曖昧的情愫,最讓父母擔憂。爸爸一次又一次的電話問候,打斷了男生對女生的小心思,也阻止了一場早戀的發生。

短片落腳在行程分享,表達了用滴滴可以給親人朋友分享實時的行程路線,別讓家人的關心變成打擾。

滴滴這支《中國式安全》廣告,終究還是諷刺了自己!

第五支是“緊急求助”篇。

打扮得美美的妹子想讓男友幫她買個照,結果男友只顧自己曬太陽、看書,沒有理睬她。氣不過的妹子心生一計,假裝失足落水,男友一看不妙,飛身入水,英雄救美,結果救起來才發現水深只到膝蓋......

短片用英雄救美的情節來類比了滴滴在關鍵時刻的緊急求助功能,為用戶解決意外難題。

滴滴這支《中國式安全》廣告,終究還是諷刺了自己!

導演Thanonchai說:“在普世價值觀方面,我覺得全世界基本都是一樣的。作為導演,我的責任是如何把它戲劇性地呈現出來,諷刺也好,走心也罷,我期望觀眾笑過哭過之後會對自己的生活有所思考。我喜歡這套腳本,因為它很真實,有洞察, 切中當下城市年輕人的安全感問題。”

這支《中國式安全》被廣告界同仁從傳播、情感、創意等幾個角度評選為2017年十大經典TVC廣告片,不僅因為該宣傳廣告是由泰國大神級導演親自操刀,更因為首發當天,廣告的點擊率就破數千萬。

截止目前,微博話題#滴滴五大安全科技#的瀏覽量已經自然增長至6.1億,討論量也已經增長至149萬。

03

不管是內容上的印象深刻,還是傳播上的流量數據,都印證著,滴滴此次的營銷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這支《中國式安全》,既能吸引用戶的持續關注,又能帶出品牌故事,還能引發數千萬的傳播流量,達到了極好的成效。

然而,有輿論聲量不代表達到了正向的營銷效果。

在滴滴發佈的有關《中國式安全》的微博內容下面,獲得最多支持的評價十之八九都是負面內容。

Bbdkmxzcz:多少次打滴滴車型不符合,來一輛麵包車,舉報也沒個反應,真心希望滴滴能像廣告說的一樣

別我自己動:手機叫滴滴司機摸走了,車牌號都記得給你們客服打電話說不經司機同意不給手機號。到失物招領那裡說訂單沒完成查不到呵呵你審查嚴能咋的?

一盎羊:遇到過幾次司機開的車和訂單上顯示不一致

文自呆:接單是邁凱輪,來了輛起亞K2還是外地牌照。沒多大事,司機也不容易,但標榜自己嚴格審查是不是有點裝逼了呢?

潘昊天SKY:接著吹!我昨天夜裡打了個滴滴,來接我的竟然是出租車!司機和我說,最近查得緊,用朋友的牌照打掩護!!大爺的!

從這些獲得最高贊數的評論中,我們可以看出,用戶對於滴滴的“安全感”體驗並不好,以致於當滴滴出事之後,我們很少能看到有用戶站出來為滴滴說話。

然而,在市場競爭中,產品的用戶體驗對消費者有著極大的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公司發展的後勁大小,能夠走多遠。

無論營銷內容做得有多好,多麼讓人印象深刻,營銷人員在官博上有多會賣萌,分享了多少乾貨,消費者最終要的還是產品和服務,還是使用產品的體驗。

如果產品無法給用戶帶來舒適的用戶體驗,再巧妙的營銷手段、再優質的營銷內容,也都只是花架子,不值一提。

只有做好用戶體驗,才是贏得口碑營銷的關鍵。

滴滴的《中國式安全》,如今看來,著實有點諷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