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造車,宗慶後73歲的喜與憂

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上,曾經有過一個流行天團,叫永不上市組合,他們的名字分別叫做:順風娃哈哈,華為老乾媽。

如今時過境遷,順風已經於2017年2月上市了,其最近公佈的上半年財報,憑藉著不到10%的市場佔有率,營收超過了通達系之和,吸金能力領跑物流行業,依舊是中國最賺錢的快遞公司。


娃哈哈造車,宗慶後73歲的喜與憂


而華為這兩年也在全球化戰略加持下混得風生水起,不僅僅通訊設備做到了世界第一,手機的出貨量也在今年第二季度衝到了世界第二。


娃哈哈造車,宗慶後73歲的喜與憂


老乾媽陶華碧雖然不及上面兩家這麼風光,但是憑藉著一手獨家風味的辣醬,不只是中國人的居家必備,更是直接火到了國外,恐怕再戰20年也難逢敵手。


娃哈哈造車,宗慶後73歲的喜與憂


現在看來,在這四家裡面,只有娃哈哈似乎有點掉隊,從2013年以後業績就一直不斷下滑,距離自己的千億營收目標也越來越遠。


娃哈哈造車,宗慶後73歲的喜與憂


提到娃哈哈,我們現在想到的還是“營養快線”、“純淨水”和“AD鈣奶”等字眼,娃哈哈這家陪伴了國人長達三十餘年的企業,似乎正在漸漸落伍。

然而這兩天,這一家老企業也不安分了。

2018年9月6日,有媒體爆出,娃哈哈新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其經營範圍包括了信息技術、傳感技術、先進裝備製造技術、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智能技術等,並由73歲的娃哈哈掌門人宗慶後親自掛帥。


娃哈哈造車,宗慶後73歲的喜與憂


一眼看去,我們發現這家企業吸引眼球的都是高新技術和人工智能,然而廣大網友主要都將目光聚焦在了“新能源汽車”上面,一時之間,關於娃哈哈造車的傳聞喧囂日上。

娃哈哈真的要造車了?到底能不能造成車?帶著一系列疑問,我們開始了對這家公司的探索。

1 宗慶後的造車夢

娃哈哈與新能源汽車似乎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一邊是傳統食品行業,一邊是高新技術產業,兩者隔行如隔山。但這其實早已經不是娃哈哈的第一次跨界了,早在2010年,宗慶後就宣佈開啟了自己的多元化戰略。此後的幾年內,娃哈哈不斷嘗試過進軍商業地產、奶粉業、白酒業和奢侈品業等,但均以失敗告終。

在頻頻受挫之後,這兩年宗慶後一直考慮轉型做高新技術產業。2017年就有媒體爆出,娃哈哈此前一直頻繁在與以色列的配套公司進行接觸,對進軍智能製造業表現得非常的興趣濃厚。


娃哈哈造車,宗慶後73歲的喜與憂


而在去年9月,娃哈哈更是直接出資在以色列成立了一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所以談及此次娃哈哈跨界人工智能行業並試圖造車,雖然令人感到十分驚奇,但是深究之下倒也能夠理解。

但是要造車可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目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雖然才起步不久,但是各家造車新勢力異軍突起,傳統車企也紛紛摩拳擦掌,未來的新能源汽車戰場無疑將是一片紅海。

相比於娃哈哈的隨意,另一家跨行造車的企業態度就相對謹慎了許多。

在不到兩個月之前,神州租車花費11.4港元的大手筆認購了五龍電動車的90億股普通股和6億可換股債券,以最高37%的股權成為五龍電動車的最大股東。

而在曲線進入造車行業之前,神州租車的母公司,神州優車集團的董事長陸正耀去年曾經表示,自己已經花了1500萬元來專門進行市場分析,論證造車項目是否可行。


娃哈哈造車,宗慶後73歲的喜與憂


時隔一年,儘管去年市場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否定的,但神州租車最終還是進入了造車的亂軍之中。暫且不論神州租車的造車戰略是否能成,但是其事前的準備之充分可見一斑,相比之下,娃哈哈的此次造車之旅,多少顯得有些準備不足。

自從特斯拉公開了自己的所有專利之後,很多之前從未涉及過造車的企業紛紛開始對新能源汽車表現出濃厚興趣,前有格力五糧液,後有恆大娃哈哈,似乎只要有足夠的錢,任誰都能造出車來。

然而事實真有如此簡單嗎?娃哈哈造車究竟將面臨哪些阻礙,同時可以迎來哪些機遇,這些問題都是宗慶後這個年逾古稀的老人必須要思考清楚的。

2 跨界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要造車,娃哈哈首當其衝所面臨的就是資質問題。

獨立製造新能源汽車,首先得獲得工信部和發改委共同的資質認可。此前神州租車之所以斥巨資入股五龍電動車,就是因為五龍電動車擁有新能源汽車的製造資質。

在2015年發改委公佈新能源企業管理新規定以後,國內對於新能源汽車有了獨立的生產資質。此後兩年獲得發改委獨立新建電動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不過區區15家,其中雙資質(同時包括在工信部名錄)的純電動車企業更是隻有僅僅7家。

而自從去年5月以來,為了規範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有一年多沒有任何企業獲得新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了。現在想擠上新能源造車的企業至少有200家,其中包括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等風頭最勁的造車新勢力均沒有生產資質。


娃哈哈造車,宗慶後73歲的喜與憂


在今年的量產交付風潮中,造車新勢力們也只能紛紛委身傳統車企尋求代工。未來娃哈哈想要自己造車的話,先得跨過這道門檻,不然的話就只能和造車新勢力們一樣,背靠傳統車企委曲求全。

除了資質問題,技術問題也是很大的阻礙,雖然特斯拉早已共享了電動車製造的核心專利,但是真要吃下這些技術來也不容易。

以現在造車新勢力裡面風頭最勁的蔚來汽車為例,其2014年成立至今已經4年有餘,然而截止今年7月底依舊量產不到500輛,而且還是由江淮汽車代工。


娃哈哈造車,宗慶後73歲的喜與憂


這些造車新勢力頗得資本市場擁躉,其專職造車多年尚且如此,娃哈哈這個兼職造車的主兒,未來能否造出車來不禁令人懷疑。

當然,要說娃哈哈一點機會也沒有,那也未免過於武斷。

恆大在宣佈進軍新能源造車之後,曲線收購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FF)直接讓自己少走了不少彎路。董明珠小姐的新能源汽車雖然已經夢碎,但至少曾經還能上路。娃哈哈畢竟是中國最大的食品飲料生產企業,2013年其銷售業績高達783億,此後雖然連年下滑,但是2017年其銷售業績也有456億,在資本市場上無論如何也是一個大靠山。


娃哈哈造車,宗慶後73歲的喜與憂


娃哈哈現在的發展陷入了困境,急需求變,而進軍人工智能無疑會是一個不錯的機會,首先其擁有的資本潛力便是最大的優勢。

咱們都知道,新能源造車是個非常燒錢的產業,背靠娃哈哈集團無疑可以極大地改善造車前期資金上的窘迫。除此之外,近兩年以來,宣稱永不上市的娃哈哈在口風上已經有了很大的鬆動,憑藉娃哈哈幾十年積攢的口碑,其在資本市場上的號召力也讓人充滿期待。

但是一直以來,娃哈哈的內部管理一直襬脫不了家族式的特徵,如果沒有壯士斷腕的勇氣,想在人工智能和新造車領域走出一條生路來也不容易。娃哈哈要想另闢蹊徑走出一條活路來,首先還得著手先解決公司內部的問題。

3 娃哈哈的未來路

說起娃哈哈來,這些年的日子一直不太好過。由於整個飲料行業的不景氣,加上自身創新能力的缺乏,娃哈哈近幾年的業績不斷下滑。許多年來,市場上但凡成功的飲料基本都不娃哈哈“借鑑”了一遍,而創新能力的缺乏,也成為了娃哈哈迅速走下坡路的重要誘因。


娃哈哈造車,宗慶後73歲的喜與憂


但要說娃哈哈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其實還是產品問題。娃哈哈現在的產品一方面是缺乏爆款產品所建立的競爭壁壘,另一方面則是產品形象不夠高大上。

食品工業,最難替代的就是爆款產品所建立的競爭壁壘。比如說老乾媽和可口可樂,這些產品不管是風味獨特還是品牌效應,但始終在很多人眼裡是沒有替代品的,所以才能在市場上長盛不衰。而娃哈哈的產品線中幾乎沒有這一類產品,即使是佔了營收四分之一的“營養快線”,其可替代性也非常強,很容易被消費者所“拋棄”。

另一方面則是產品形象問題,雖然現在大家都在喊著消費降級,但畢竟榨菜泡麵二鍋頭只是小範圍現象,整個大環境下國內的消費還是處於一個不斷升級的狀態。

這些年來娃哈哈主要的產品線依舊還是“營養快線”、“AD鈣奶”、“八寶粥”等,和現在市場上很多新興飲料比起來非常的“不夠中產”。不過這主要和娃哈哈早期的基因有關,一直以來娃哈哈的主要銷量都是靠三四線城市和鄉下小賣部貢獻的,所以在很多人眼中確實“土”了一些。


娃哈哈造車,宗慶後73歲的喜與憂


除了產品之外,娃哈哈的企業管理也是一個大問題。娃哈哈作為全球第五大的食品飲料生產企業,其管理依舊是落後的家族企業模式,宗慶後凡事喜歡親力親為,自己身兼董事長和總經理,下面不設副總經理,一貫獨裁的他被認為是缺乏現代商業管理意識。

作為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批老企業家,宗慶後今年已經73歲了。此前傳聞,他曾經打算在70歲的時候將娃哈哈交給自己的獨生女宗馥莉。然而兩人企業管理的觀念千差萬別,直接導致回國14年的宗馥莉依舊未能進入娃哈哈集團的管理核心。


娃哈哈造車,宗慶後73歲的喜與憂


外界傳聞,宗慶後父女二人多年來一直在進行博弈,宗馥莉曾經多次直接在媒體面前硬懟自己的父親,同時和娃哈哈的老臣們也相處不來。

宗慶後眼看父女分歧難以彌合,為了娃哈哈的未來考量,此前絕不上市的承諾也漸漸鬆口。一旦上市,娃哈哈肯定也會迎來一番真正的變革,到那時前路如何我們目前倒也無法預見。

但是不管怎樣,儘管現在娃哈哈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然而由死向生未必不是一個機會。此次宗慶後成立的新公司從經營範圍來看其實還是以人工智能和高新技術為主要目標,造車可能只是一個預備選項而已。


娃哈哈造車,宗慶後73歲的喜與憂


宗慶後一直說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了掌控核心技術,實現智能化生產,他曾經先後三次訪問以色列,2016年更是主辦了“2016年以色列大學科學技術成果轉移推薦會”。現在成立一家科技公司,其實也算是技術落地,不管最終結果是好是壞,我們都希望這個勤奮的老企業家在退休前能夠真正落個心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