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爲什麼不像其他的朝代一樣對外擴張版圖?有何史料記載和依據?

beyondwusheng


明朝怎麼沒有向外擴張!只是擴了之後發現,搞不定,只有退回來。最典型的就是安南(越南北部)問題。

安南在五代十國趁中國內亂之機,稱王稱帝,獨立建國。但宋朝完成統一後,最開始並不承認這一事實。仍然把安南看成是過去屬於唐朝的一個暫時沒有收回來的藩鎮,宋太宗在979年以和平方式收回吳越國完成南方統一後,一度把收復安南提上議事日程。

981年,宋軍以南寧和廣州為基地,出動水陸兩支大軍想打下安南,但宋朝的主要威脅是在北方,宋軍在南方不能投放主力部隊,這樣宋軍在南方作戰沒有優勢,這麼重要的戰爭,派出的最高級別的將領孫全興才只是個團練使,按宋代的軍階,節度使(上將)、節度觀察留後(中將)、觀察使(少將)、防禦使(上校)、團練使(中校)、剌史(少校),團練使最多算箇中低武官。

加上大理國的出現,漢唐時代的雲南到越南北部的交通線已經中斷,越南北部跟中國的聯繫只剩下海路和中越邊境的十萬大山,交通困難,後勤補給就困難,一戰失敗後,宋朝也就放棄了收復安南的想法。但在法理上仍然不承認安南是獨立的國家,安南的最高統治者雖然已經自稱皇帝,但宋朝一直給安南最高統治者的封號只是靜海軍節度使、交趾郡王。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對安南問題沒有興趣,1368年安南人來朝貢,朱元璋大大方方的就冊封安南的最高統治者為“安南國王”,不像宋朝那樣還有點扭扭捏捏。朱元璋對周邊國家的心態是你們只要安分守紀就行,我對你們的地盤沒有什麼想法。給人的感覺就是明朝不像其它朝代一樣有對外擴張的衝動。

但朱元璋的心態不等於明朝其他皇帝的心態。明成祖就是一個有著強烈的擴張衝動的皇帝。明成祖對安南就有很大的野心,當時安南國內發生改朝換代,明成祖即位後非要扶持已經衰落的安南陳朝遺孤,這是典型的干涉別人內政,搞得安南的新政府跟明朝翻臉,派人伏擊了明朝派人護送的所謂陳朝遺孤回安南的使團。

這下兩國關係徹底破裂,明成祖派出全國的主力部隊號稱80萬人,並派出當年跟他一同起兵打天下的名將成國公朱能、新城侯張輔和鎮守雲南的西平侯沐晟為主帥,明成祖派出的這個陣容可比當年宋太宗厲害多了,結果當然是一舉蕩平安南。1407年明朝正式設置了“交趾布政使司”、“交趾按察司”和“交趾都指揮使司”,也就是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行省班子,把安南變成了明朝的一個省。

但是軍事擴張容易,打一仗打贏了就行了,但要真正把軍事擴張的成果吃下去,就不容易了。交趾省成立後,安南人群起反抗,明軍雖然能借助優勢兵力不斷地鎮壓,但也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雙方拉距了二十年,明朝元氣大傷,明朝前後在安南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不可計數,除了滿足了部分貪官在交趾大發橫財以外,整體上得不償失。

1427年新即位的明宣宗實在受不了了,下令撤銷“交趾布政使司”、“交趾按察司”和“交趾都指揮使司”,明朝從安南全面撤軍,最終撤還軍民86000人,結束了安南戰爭。

所以,明朝不是不喜歡擴張,而是軍事擴張之後無法形成有效統治,軍事力量雖然還可以,但社會治理能力太差。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明朝的體制比起漢唐來要差太多。

簡單分析一下,原因有兩個,第一,明朝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野戰軍,明軍是以衛所為單位的地方屯駐部隊,每次打大仗只能在全國範圍內徵集部隊,把分散在各個衛、所的小部隊集結成大軍,這個財政成本之高,每搞一次財政壓力就很大,在安南弄了二十年,基本上把經濟基礎本就很差的雲、貴、川的財政搞崩了。

第二,明朝的地方治理體制也很差。朱元璋為了防止地方勢力坐大,廢了行省制,改用“三司”體制,結果事權分割,實力被弱化,甚至互相扯皮,這在平時還好,一旦進入戰時狀態,這個體制就玩不轉了。如果明成祖當時在交趾能有後來的總督體制,恐怕情況會好很多。


只愛潘多拉


明朝很難開疆擴土,因為開了以當時的生產力技術,也無法做到對地方的把控。地方駐兵太多又會造成地方大員擁兵自重藩鎮割據(因此導致的周朝,東漢,唐朝的滅亡還歷厲在目呢),太少又不解決問題。所以我國傾向於閉關鎖國,如何能徹底消化掉吃到肚子裡的肉,就已經是歷代王朝相當難的一個大課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