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的不是房价,是货币发行量”这一说法是否有道理?

柯是我


他的意思是房子的实际价值没有上涨,只是因为通货膨胀让房子的价格看起来高而已。打一个比方,你是一个卖早点的商家,原来你一年能赚10万,房子需要100万,可是过了几年你一年能赚20万,房子涨到了200万。不变的是你还是在同样的地方给同样的人卖早点,也就是说你创造的价值本身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你的收入提高了,这种收入是基于通货膨胀,而不是基于你的劳动效率提高;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实际上,在这种情境下,房子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没有太大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房子的实际价值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但是,在实际的经济中,却不完全是这样的;


房子的质量在变;以前简单的房子,现在是高楼大厦

房子的需求在变;以前在哪住都一样,现在要求便利;

房子的性质在变;以前没有投资,现在房子变成投资的房产;


这些都会影响到房子的实际价值,也就是占比收入比重。


以股易金


这个说法最早出自于著名的任大炮。

1,过去20年重要的财富累积方式就是持有资产,因为资产的升值速度惊人,从矿业到土地、房产都是如此,所以负债加杠杆买资产比较容易挣钱。

2、资产的涨价与货币超发有很大关系。货币的价格跟货币的数量相关性很大,所以有通缩和通胀两种现象,以前金本位的时候,货币是不能随便发行的,但改为依托国家信用发币之后,货币超发的现象就比较严重了。我们一般用m2来衡量货币的数量,m2包括现金+储蓄(活期+定期)。每年m2的增速不一,平均算下来15%左右。

3、所以可以算个简单的账,1998年左右北京的房价大概4千左右,现在考虑政府限价的因素不到7万。 如果考虑货币增发的因素,当年的4000块,每年稀释15%,到2017年底差不多相65000左右,跟当前北京的限价是差不多的,限价之前的走势比现在高,但不管怎么说,其实房价里的大部分增量是因为货币增发的原因。

4、这个也能理解,1998年4千的房价多数人也是觉得贵,能买得起的啥年月都可以入手,买不起的确实比较难,只是房子是刚需,增值又快,所以很多人砸锅卖铁买房,这个也是能理解的。


大猫财经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2000年,我国M2是13.46万亿;2017年这个数字是167.68万亿。

17年时间增长12倍。

2000年GDP是10.03万亿;2017年我国GDP82.71万亿。

17年时间增长8.2倍。

2000年我国房价平均是2000元左右;2017年我国200个县城房价超过9000元。北上广深就不说了啊,地球人都知道。

相对于GDP增长,显然货币是超发的。超发的货币哪儿去了?主要是被房地产吸收率。

货币增发是房价上涨的核心推动力,但不是唯一的推动力。

因为房价上涨是一个综合因素。

首先是城市化的需求。

不管任何产品,只要市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那么价格上涨就是必然。这是一个重要原因。2000年,中国城市化率大概是36.22.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已经变为58%。城市化简单地说,就是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17年时间,22个点位的变化,意味着至少有3亿人“变身”市民,这3亿人进入城市,多大的需求啊!2017年美国全国人口就3.24亿,也就是17年时间,几乎完成美国全国的城市化。大需求推动大发展,房价上涨就可以理解。

其次是土地供应。

我们国家对土地管理是很严格的。首先是保证大家有饭吃,14亿人口,如果不能自给自足,那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儿。所以我国耕地变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是有严格限制的。18亿亩耕地红线,已经存在很多年来。每一年国家都有指标,哪些城市多少土地指标,都有一定的规矩。在土地供应有限的情况下,早期盖房子的速度,是跟不上买房子的速度。

第三是经济发展。

这也是非常核心的因素。

从2000年到2017年,GDP总量上涨了8倍多。即使按照这个速度,房价上涨8倍也是很正常的。房价上涨超过8倍,是因为前期需求开始被释放。要知道,我国房改是在1998年才正式启动,从改革开放到1998年这么多年积累的消费能力,之后全面爆发,房价涨速超过GDP增速就成为必然,因为前面赚钱的人,需求突然开始释放出来,力量是非常巨大的。

第四,投资收益。

因为上述原因的共同作用,房价涨速超过了经济增速,甚至超过了货币发行增速,这里存在巨大的投资收益,而且这个投资,没有门槛,有钱就行。不像高科技行业,或者其他行业,都有技术门槛。于是大家集体炒房,进一步推高房价。

第五,城市的引力。

这不仅是城市化带来的,而是经济规律早就对。大城市以其就业机会、创业机会、发展机会、教育配套等综合因素,成为人口流入区域,大量人口聚集,进一步催生巨大需求,这样一线城市房价,就以全球人都看不懂的速度,向上、向上、向上。中国亿万富豪仅次于美国,40年改革开放,在14亿人中,早就多少千万、亿万富豪;以及百万级中产,他们都奔着大城市而去。

这是一个论文体量的问答,真要回答比较完整,需要大量资料来论证。但基本上这些因素,已经能够说明房价上涨的动能。

简单地说,货币超发推动房价无序暴涨,是有道理的。但房价涨幅如此惊人,却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


波士财经


天阅商业评论评论员陈柳认为:这一论断严格的说来,应该这样表述: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货币发行量增加、货币政策宽松,有利于房价上涨。

也就是说,房价是不是上涨,要看哪个是主导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如果抑制房价上涨的因素占主导,那么即使货币政策宽松、货币发行量增加,那么也不会引起房价大幅上涨。最典型的是日本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最近20年来日本的货币政策非常宽松,利率已经是负利率。但是日本房价泡沫破灭之后,房价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货币宽松并没有带来房价上涨。原因在于,这20年来影响日本房价的主要是老龄化、出生率因素等。导致日本的房地产需求长期低迷,需求成了主导房价的因素,即使是货币刺激政策,也基本上是无济于事。

中国的情况不太一样,还说中国还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浪潮当中,房地产的需求还是比较真实的存在的。这个时候货币发行量和货币宽松程度,对于房价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回顾一下过去十年的房价两轮大涨:

一次是2009年,当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推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政策。房地产作为刺激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幅的降低了房贷利率,增加了房贷大规模。2009年到2010年期间的房价大涨,与此有密切的关系。

另外一次就是2015年一直延续到现在。房价上涨是源于2015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的要求下,很多一二线城市放宽了对二套房的信贷限制,三四五线城市用棚改进行货币化的补贴,某种意义上导致了这一轮的房价大涨。我们应该看到,一年来,对一二线城市的房贷已经开始收紧,小城市的棚改支持力度还是很大。所以这一年的一二线没怎么涨,小城市涨得比较多。

总结来看,在中国现阶段房价受货币政策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当中国进入了城市化比较完善的阶段,老龄化和城市化的完成将导致房地产的需求下降,这个时候对房价的影响将明显减小。


首席投资官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7.52万亿元,2017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7.68万亿元人民币,9年的时间涨了涨了3.5倍。

从08年末到17年末,平均经济增速在8%左右,与之相应的货币需求为47.5万亿元。也就是说如果货币发行量为95万亿元(47.5+47.5)时,是不会发生通过膨胀的,物价是稳定的,但实际上超发了73万亿。

超发的73万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08年的1块钱相当于17年的1.7元,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财务统计数据而言的,这些数据的真实性是有待商榷的,实际情况要比我们想的差一点,到底差多少呢?

不妨看看这10年来身边物价变化,吃的这方面还是比较值得一说的,08年一个肉馅包子是5毛钱,一碗热干面是2块钱,现在一个肉包子差不多要1.5元一个,一碗热干面要5块钱,涨了2.5~3倍。

再看看工资水平,这几年各行业中教师工资涨幅无疑是比较大的,08年教育行业国有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为2500~3000元左右,17年平均工资为5000~6000元左右,涨了2倍。

不过衡量货币发行程度最有代表性的应该说是黄金了,因为黄金的保值能力是最强的,即使有水分也会很快在流通中挤干水分。08年8月国内黄金价格约为180元每克,17年8月黄金价格约为280元每克,涨了1.6倍。

综合来看由于货币发行量的原因造成的物价贬值应该在2倍左右,具体提现到房地产上,应该是08年100万可以买一套房子,17年用200万就可以了。

而实际上又是什么样子呢?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涨了5倍,广大的二线城市涨幅都在3倍以上。

确切的说,应该是除了房子,大部分物品的价格体现了货币发行量,一线房子在货币发行量的基础上至少透支了10年,二线城市至少透支了5年。






徐徐成翔


过去10年,在中国只要两样一直涨的,一样是M2(广义货币)发行量,另外一样是房价。

M2从42万亿在08四万亿的大放水,15年棚改加消费贷下涨至177.6万亿,翻了四倍多
而房价,主要城市北京涨幅最高,2008年房价12479元/㎡,到目前的6万多,房价十年翻了5倍!其他主要城市则大体涨幅在3~4倍间

再看看这些年去杠杆的效果,都到了企业居民个人身上去了。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指出:“以家庭债务/家庭可支配收入测算,中国家庭部门杠杆率高达110.9%,已经超越美国。”

总体来看,这些年涨的不是房价,是货币发行量还是很有道理的。货币超发推动房价暴涨,政府杠杆率向居民转移,还是没做好藏富于民啊。

以下,自行脑补评论。


股海猎人


假设只有商品房市场。

10年前,商品房总面积1亿平米,货币供应是1万亿。每平米价格是1万元。

而10年后的今天,商品房总面积扩大至2亿平米,但货币供应却扩大至10万亿,每平米的价格就增长至5万元。

商品房的总面积增加了,价值增加了,但货币供应量增速远高于商品房的价值,货币对应商品房就得贬值。

大家应该听过一句话,中国的房价涨幅才真实反映了通胀水平。普通商品的物价控制得还算可以,大家基本生活不怎么受影响,但过去一二十年的房价涨幅,让有房和无房群体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没有房子,你的总财富就会相对缩水,有自住房勉强跑赢,有多套房子,就能赚更多的钱。看似房价在涨,实际上是货币超发集中流入了房地产,房子还是那些房子,钱多了,房价数字自然更高了。

时间进入2018年,势头仍然没有明显减缓,而是分城施策,精准调控,按下葫芦浮起瓢。三四线房价加速上涨,炒房就跟炒股票一样,有个概念有往里冲,一个政策瞬间涌进30万人,一个楼盘也是几万人,有98岁老人,也有12岁的儿童。还能说啥?

钱多房少,还有价格差,抢房就是抢钱,。

你看,“空调”还开着呢!

我是楼市微观察,只说真心话,欢迎点赞与关注。


楼市微观察


近期继房租涨价之后,寿光受灾之后,蔬菜价格也大涨,国际油价,钢材水泥也在涨价,似乎让我们看到了通货膨胀的一点影子,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来讨论这样一个话题是比较有意思的。

整体来说,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要知道过去四十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速15%,1998年-2017年M2增长16倍,从各类资产价格表现看,绝大部分的工业品、大宗商品、债券、银行理财等收益率都大幅跑输,的确超发的货币发行量,使得物价上涨,但涨幅并没有跑赢印钞机的增长速度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会感概钱不值钱了,因为涨的不是商品价格,而是超发的货币。

如果大家觉得40年的时间太长,那我们就从08年开始计算,一直到去年,M2从47.52万亿增长到了167.68万亿,9年时间平均增长速度是38%,而我国的gdp增长速度是8%左右,(如下图)处于对比这样的一个数字,大家就清楚了为什么很多人即便买房有全款的实力,也不会付全款,而是选择按揭,虽然在绝对数字上会多付很多利息,但是相对贬值的速度,还是很划算的,还有就是很多企业家也特别懂的借款加杠杆来扩大经营规模也同样是这样的道理。

而且,在全球各国当中,我国M2的增速也是最快的(如下图)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探讨!


侯贤平


这话说得太绝对,货币发行量跟房价上涨有很大的关系,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中国房价的上涨是多方面原因共同影响的结果。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几年货币发行量对推动房价上涨有很大的影响

不可否认货币超量发行确实对推动房价上涨有很大的作用,这几年我国M2涨幅很猛,m2的涨幅大幅超出GDP的增长福度。

下图是最近几年M2涨幅跟GDP涨幅的关系


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M2每年的涨幅超出GDP增长速度很多。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新增货币量远远少于实际发行的货币量,那多出的货币去哪里了呢?只能转嫁到物价上。

比如2017年新增GDP是5.1万亿人民币,但是货币却增长了12.7万亿,那多出的7.6万亿就会转嫁到物价上,尤其是在当前股市不景气的情况下,很多货币都流进了楼市,进一步推动房价的涨幅。

下图是M2涨幅跟房价涨幅之间的关系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房价涨幅和M2涨幅有很强的正相关。

房价的上涨还有其他更核心的原因

虽然货币超发对推动房价上涨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最主要作用。从上面房价涨幅和M2涨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最近十几年房价和M2很多时候都是正相关性,但是从2014年开始,房价经历了一个快速涨幅的过程,而这几年M2的涨幅并没有那么大,这说明M2并不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房价上涨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

具体来说房价上涨的其他原因有几个:

1、城镇化释放的购房需求

这几年我国城镇化速度很快,比如2014年的时候城镇率只有54.77%,而到了2017年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3年增长3.75%,如果按照13.6亿人口基数算,这三年新增的城镇人口就有5100万,平均每年新增1700万人口,这么多人直接带动了楼市的需求。

2、收入增长积累的购房需求

很多人可能觉得房价涨幅太快,远远超出了普通人承受的能力,但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那就是这几年国民收入的增长,而且实际上这几年平均工资涨幅要高于房价的涨幅,所以随着大家积累的财富越来越多,那释放出的购房需求就会增加。

3、棚改货币化的刺激

从2014年开始,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而棚户区改造很多都是直接给现金补偿,这就是所谓的棚改货币化,过去几年每年平均棚改数量大概是500万套,这里面有差不多70%是现金补贴,也就是相当于每年新增350万套房的需求量。

下图是棚改货币化和商品房销售面积之间的关系。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棚改货币化跟房价的涨幅也有很大的正相关。

4、炒房客户的推动

炒房客推动楼市价格涨幅,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炒房客对楼市到底有多大的影响,这个估计很多人是想不到的。

我之前曾看到过一个报道,说东南沿海某个省份,一些企业家包括一些基金经理,还有一些炒房客,组团到中西部地区去炒房,他们以炒学区房概念为主,短短一年时间,把一些小城市的部分小区的房价整整提高了50%以上,所以炒房客的威力有多大,只有参与其中才能知道。


贷款教授


这个是有道理的,货币超发是为了刺激经济,但是实体经济不济,钱更多的转向了房地产,都把房地产当成稳赚不陪的投资手段,这就造成了房价的不断上涨,这种上涨已经违背了经济的客观发展规律,随之带来的是房地产泡沫和货币贬值!

当面日本的房价可以买下四个美国,就是因为日本实行货币刺激,大量发型货币,造成房价猛涨,就要快到了崩溃的边缘,政府意识到严重性,开始提高利率和严控贷款,造成大量的违约产生,最终导致房价崩盘!

大量发型货币,必须有等值的产品才不会造成货币贬值,但是现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根本比不上货币发行速度,钱越来越多的流向房地产,短时间内不会明显感觉到货币贬值,但房价不会永远快速上涨,总有一天会到头,那天来临的时候,货币贬值就会体现出来!经济危机可能真的就不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