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登基後,當年一救命恩人前來投靠,隨即被斬首示衆

秦亡之後,諸侯混戰,其中勢力最大的是項羽。劉邦當時作為一個草莽出身的起義軍首領,自然是不甚被項羽所看重的。畢竟項羽乃是楚國大將項氏的後人,而秦朝不過短短十五年就被滅亡了。

這時候楚國的龐大能量還沒有被秦軍完全吸收,項羽依靠著這些龐大力量一路走來可以說是風調雨順。加上項羽此人善待江湖豪傑,手下被秦軍所不容的各教各派人士都有。一時間造成了項羽幾乎成為偌大天下統治者的局面。各路豪傑也都紛紛攝於項羽的威勢不敢作亂。但是被項羽封於漢中的劉邦卻是最不安寧的那一個,那幾年蟄伏之後,毅然的選擇了與項羽爭霸天下。

劉邦登基後,當年一救命恩人前來投靠,隨即被斬首示眾

但當時的情況是,項羽手裡有幾倍於劉邦的軍事實力。雖然劉邦有蕭何、張良的輔佐,但也有一次幾乎被逼入絕境,多次被項羽的手下追殺。但這裡面有兩個小故事是值得品味的,那就是季布兄弟兩個因為在追殺劉邦的時候,因為選擇不同而最終導致的命運差異。

有一年春天,劉邦趁著項羽東征,彭城空虛的時候,率軍隊大肆對彭城發動了進攻。彭城是當時項羽的都城,而劉邦也集結了各路諸侯加起來超過五十多萬的軍隊。這應該是一場不對等的戰爭。

劉邦登基後,當年一救命恩人前來投靠,隨即被斬首示眾

但是當劉邦的軍隊攻破彭城的時候,項羽得到消息只率領了三萬軍隊長途奔襲回來,而當時的漢軍還在彭城內大肆搜刮財物。項羽回來的時候,帶著三萬軍隊和劉邦手下五十萬大軍進行了一場時間並不長的戰役。戰役的結果卻出人意料,漢軍被項羽殺穿,史記中記載有超過十萬漢軍在這戰鬥中死亡。

劉邦登基後,當年一救命恩人前來投靠,隨即被斬首示眾

楚軍大勝之後當然不肯放棄優勢,於是便一直在漢軍後面大肆追殺。把漢軍都逼到了睢水之中,數量眾多的漢軍甚至堵塞了睢水的河道。在這個時候,劉邦也被項羽團團包圍,不料此時一陣大風吹來,劉邦才有機會帶了幾十個親兵逃脫。項羽之後又命令丁公去追擊劉邦。

要說這丁公也是鼎鼎有名的人物,他的哥哥就是項羽手下的大將季布。丁公很快就追到了劉邦,但是劉邦此時卻懇求丁公放自己走。他說:“我們兩個都是賢人豪傑,為什麼要自相殘殺呢?”丁公此時雖然有些名氣,但是劉邦是何許人也,此時的劉邦坐擁漢中,掌握幾十萬軍隊,劉邦這樣的奉承讓丁公很是受用,於是便放劉邦走了。

劉邦登基後,當年一救命恩人前來投靠,隨即被斬首示眾

也許丁公並非是那麼簡單的人物,他也是想給自己留條後路,結個善緣,他一定想不到最後正是這個決定把自己逼到了死路上。

但丁公的哥哥季布可沒有丁公這麼愚蠢,季布有統兵之才能,多次擊敗了劉邦的軍隊。並且大力追殺,如果不是劉邦幾次都碰巧化險為夷,季布想必是不會放他一條生路的。項羽最終被打敗之後,劉邦四處尋找季布,大肆搜捕,最終抓到了季布。但是劉邦卻沒有殺掉季布,反而任命他為大將。這也是劉邦的一樁美談了。

劉邦登基後,當年一救命恩人前來投靠,隨即被斬首示眾

但是與季布境況不同的是,季布的弟弟丁公在項羽死後去投奔劉邦的時候,劉邦卻把季布抓了起來,並且在軍中示眾。可憐的丁公滿以為憑藉以前對劉邦的恩情,怎麼也能混個不差的官來做一做,卻沒想到直接被劉邦抓了起來,成為了劉邦警示下屬的典型。劉邦告示軍隊就是丁公讓項羽滅亡的,他的手下不能向丁公學習,最終將丁公在營前斬首示眾。

劉邦登基後,當年一救命恩人前來投靠,隨即被斬首示眾

說來命運也是其妙,想結善緣的被殺了,想殺劉邦的卻做了將軍,只能說是世事奇妙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