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雷鋒好榜樣,時代楷模永不忘

學習雷鋒好榜樣,時代楷模永不忘

節日的存在,更多是為了銘記和傳承。有的銘記一個人、傳承一種精神;有時銘記一種習俗、傳承一種文化。當我們翻看日曆本,看到日期下標註的節日時,不妨回味下節日背後的意義。

2018年的3月5日是毛澤東同志“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55週年。55年來,雷鋒那種公而忘私、言行一致、助人為樂、愛崗敬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鼓舞和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在社會生活發生了深刻變革的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還要不要學雷鋒?當然要學!學什麼?

雷鋒身上有許多可學之處,如品質、思想、境界、言行和風格。我們學雷鋒,重要的是學精神、學意境、學行動,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建立公益的思維方式與生活方式,為營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風尚貢獻力量。

學精神

雷鋒精神的內涵集中體現為: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愛崗敬業的“釘子”精神,甘於平凡的“螺絲釘”精神,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公而忘私的集體主義精神等。雷鋒之所以去世50年之後依然能被我們懷念、尊敬和推崇,是因為他始終對黨忠誠,時刻維護黨和人民的利益;是因為他艱苦樸素不忘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因為他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立足崗位作貢獻;是因為他做好事不留名,甘當無名英雄。雷鋒如同一盞燈,走到哪裡哪裡亮,走到哪裡哪裡親。如果我們各行各業的都能學習雷鋒精神,全心全意為社會、為人民服務,那麼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就會更加親密,我們這個社會就會更加和諧。

學意境

雷鋒精神處處體現著小與大、個人與集體、平凡與偉大、有限和無限、功利與道義的辯證統一關係,與十八大報告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相通的。十八大報告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個字,分別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提出了反映現階段全國人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建設、傳播、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提供了良好的載體,為改善社會風氣提供了手段和渠道,使我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只要我們每個人立足平凡崗位,恪守職業道德,以小善成就大德,於細微處見精神,就可以勾勒出一步步走近“雷鋒”的現實軌跡,人人皆可成“雷鋒”。

學行動

雷鋒精神的偉大在於把遠大崇高的理想與平凡的工作緊緊地結合在一起,落實在自己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之中。學雷鋒,要見行動,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雷鋒傳人”郭明義30多年堅持學雷鋒,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雷鋒式好村官”陳國明40多年如一日在偏僻的黃河灘區為群眾做好事做實事;楊善洲秉持“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的信念,一輩子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牛玉儒愛崗敬業,始終以“衝刺狀態”全身心投入工作;任長霞正義執法、為民除害,弘揚社會正義……他們都用自己的承諾和信仰將雷鋒精神薪火相傳。作為社會主義普通建設者,我們在各自的平凡崗位上腳踏實地、愛崗敬業、默默奉獻,就是學習雷鋒的一項具體行動。

與時俱進,保持常態

“雷鋒叔叔沒戶口,三月裡來四月走”。這句順口溜,是人們對學雷鋒形式主義、“一陣風”的諷喻。學雷鋒,重在實踐、貴在堅持。要做到常態化,就要把雷鋒精神和時代相結合,和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這樣才能把學雷鋒和我們各項工作結合起來。同時要與道德建設中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四德”建設結合起來,這樣才能避免一陣風,避免把“學雷鋒”看成是某種定時定點活動的狹隘理解。任何體現著助人為樂、奉獻社會精神的理念和行為,如賑濟災區、扶弱助殘、公益捐獻、環境保護、志願服務,都是在踐行雷鋒精神,都是雷鋒精神更深層、更廣泛、更生活化和時代化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