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期間,這裡最早出現了「還我青島」的口號

1914年9月10日,日軍侵佔平度,逼當地居民5天內交豬羊1000頭,糧食500萬斤,雞2000只,小推車500輛。並張貼布告,對中國人宣示五條:一、妨礙日軍一切行動者處斬;二、切斷電源或傾損者處斬;三、拘送或指明告密者重賞;四、知罪不舉,窩藏匪徒鄰居鄉保從重治罪;五、如於該村有一人妨礙日軍行動者,該村人民盡處斬刑。佈告公然把中國人視為被征服者,北洋政府為此向日本提出抗議,照會日本駐華公使,要求立即取消此項通告,並謂:“此後我國人民誤觸日軍之規則,須解送濟南法庭審問,按照我國之法律懲辦。”日人固充耳不聞。

一戰期間,這裡最早出現了“還我青島”的口號

還我青島

青島陷落後,青島工商業陷入癱瘓,很多人為避戰亂,紛紛拋家舍業逃往他鄉,青島城鄉殘破不堪,景象淒涼,居民叫苦不迭。

筆者近期發現一本平度縣縣立乙種農業學校1915年1月的學生《號簿》,內容並無新意,但封底的題字為“保家保國,還我青島”。“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是1919年“五四”運動時提出的口號。然而1915年提出的這個口號,迫使我不得不去破解。

一戰期間,這裡最早出現了“還我青島”的口號

今日青島

眾所周知,中國近代職業教育學制立法發端於20世紀初。“壬寅·癸卯學制”中關於實業教育學制的一系列條款,是第一套由國家正式頒佈的實業教育學制文本。當時實業學校分甲種乙種:甲種實業學校施完全之普通實業教育。乙種實業學校施簡易之普通實業教育,亦得應地方需要授以特殊之技術。一般甲種實業學校預科1年,本科3年,但得延長1年以內,乙種實業學校3年以內。

平度縣縣立乙種農業學校是以教授農工商業必需之知識技能,傳授農業技藝為主,曾規定“學童概宜上學四年”等,實際上就是以發展農業教育為軸心的農村建設。平度縣縣立乙種農業設有森林、獸醫、水產、工業補習等學科,1915年在校學生260餘人,大都是平度縣域內的學生,也有周邊縣村的學生。從該校“保家保國,還我青島”可以看出,當時學生及教師的愛國心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