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為何會點燃“一戰”導火索?

今天我們將開啟一個新的系列。不同於以往基於歐洲全局觀念的宏觀分析,我們將從一戰各參戰方的微觀視角重新品讀一戰,嘗試著重新構建起各國走向戰爭的路徑。做為1914年6月28日那個悲劇事件的直接參與者,第一期我們就來品讀塞爾維亞的戰爭之路。

大塞爾維亞的民族史詩

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就像一顆隕石墜入大海一樣,在歐洲掀起“民族主義”的滔天巨浪。這股巨浪不僅衝擊了奧地利、普魯士、沙俄、法國甚至英國這些大國,更波及到了歐洲邊緣地區的一系列較小的國家和民族。巴爾幹就是其中最典型的地區,而塞爾維亞又是巴爾幹地區民族風潮的代表。

早在1844年(一戰爆發70年前),塞爾維亞內政大臣伊利亞·加拉沙寧就為國王起草了關於“塞爾維亞國家及外交政策規劃的備忘錄”。在這份備忘錄中,加拉沙寧認為,塞爾維亞政策的核心就是“國家統一原則”,即只要有塞爾維亞人居住的地方就是塞爾維亞。按照他的說法,大塞爾維亞應該包括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馬其頓和希臘的大部分地區,但是奇怪的是,這個版圖並沒有提到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加拉沙寧的備忘錄流傳下來併成為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的“憲章”。

塞爾維亞是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家,在這裡沒有完善的教育體系,歷史大多靠口口相傳和詩歌的方式一代代流傳下來。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經過無數人潤色、當然也是脫離了歷史真相不知多遠的“民族史詩”被保留了下來。這個民族史詩的核心是塞爾維亞於1389年在科索沃被奧斯曼帝國擊敗的故事。其中也包括民族英雄米洛什·奧比裡克潛入奧斯曼軍帳刺殺蘇丹的事蹟。經過流傳,塞爾維亞民族反抗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和統一、英雄行刺、犧牲這些內容也就成為了整個民族神話的核心,激勵著歷代塞爾維亞年輕人。

塞爾維亞為何會點燃“一戰”導火索?

一戰爆發前的巴爾幹版圖

外交路線的抉擇

“大塞爾維亞的民族史詩”雖然為塞爾維亞的國家戰略提供了宏觀的構想,但這個史詩本身就是一個“神話”:一方面,設想中的土地上的人們並不完全認同自己是“塞爾維亞人”。從宗教的角度來說,這裡既有東正教、也有天主教,甚至還有大量的穆斯林。從民族的角度來說,克羅地亞人、阿爾巴尼亞人、保加利亞人、希臘人甚至奧斯曼帝國的居民都可以宣稱自己不是“塞爾維亞人”。另一方面,塞爾維亞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識字率很低、也沒有像樣的工業。如果他要實現自己的大國夢就必須與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為敵。為此,塞爾維亞只能通過拉攏外部大國和暗中支持破壞活動與他們對抗。這也在一個側面反映出,為什麼到了十九世紀末,這裡會成為泛斯拉夫主義的“集聚區”。

塞爾維亞的外交路線經歷了兩個明顯不同的時期。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沙俄扶植保加利亞,希望藉此使保加利亞成為俄國在巴爾幹地區的代言人,對抗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同樣覬覦巴爾幹其餘地區的土地,特別是馬其頓。塞爾維亞也認識到這一點。在這一時期,塞爾維亞始終與奧匈帝國保持親密的關係,大批軍火訂單投向奧匈帝國的斯柯達兵工廠,在經濟上也依賴於與奧匈帝國的貿易。可以說,只要沙俄支持保加利亞一天,塞爾維亞就不會和奧匈帝國對抗。

這一親密的關係一直保持到1903年。這一年的6月11日,幾十名青年軍官闖入王宮,刺殺了塞爾維亞的亞歷山大國王並扶持佩塔爾·卡拉喬爾傑維奇繼任國王。起初,新國王承諾不會改變親奧匈帝國的政策,並很快獲得了奧匈帝國的承認。但上臺不久,塞爾維亞就拋棄了他的承諾。將軍火訂單交給了法國軍火商、在經濟上也開始擺脫對奧匈帝國的依賴,並且得到了來自法國的鉅額貸款。塞爾維亞與奧匈帝國的關係迅速惡化。

塞爾維亞為何會點燃“一戰”導火索?

斯柯達兵工廠始終是歐洲的軍火巨頭。不過這張照片是在一戰之後拍攝的

為什麼選擇斐迪南

更嚴重的危機爆發於1908年奧匈帝國對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吞併。波黑實際上已經被奧匈帝國統治了將近三十年,只是名義上還不是奧匈帝國的版圖。1908年奧匈帝國對該地區的吞併在很多歐洲政治家看來不過是改了個標籤,但這一行為卻徹底激怒了塞爾維亞人。這一事件直接導致了兩個後果:其一是極大地加強了塞爾維亞與俄國和法國的關係。其二是使得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更加激進,大量的激進團體湧現出來,這些組織大都主張依靠暴力甚至是恐怖的手段對抗奧匈帝國,“解放”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在落後、識字率低和小農經濟佔主體的塞爾維亞,不論當局支持還是反對這種做法,都是他們控制不了的。兩次巴爾幹戰爭的勝利,使塞爾維亞的版圖得到大幅度的擴張,這又讓很多塞爾維亞人認為他們的國家壯大了,“可以遵循自己意志制定國家政策了。”

就在此時,一個新的目標——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成為塞爾維亞激進分子的新目標。諷刺的是,他們之所以選擇斐迪南大公,不是因為他對塞爾維亞十分強硬。恰恰相反,斐迪南大公是奧匈帝國國內少有的溫和派,他主張給予帝國內部少數民族更多的自治,建立聯邦制或者是多元帝國(他也認識到雙元帝國的效率之低下)。塞爾維亞激進分子認為,一旦他的改革成功,就會削弱波斯尼亞人的反抗精神,而塞爾維亞也會喪失在南斯拉夫地區的主導地位。就這樣,塞爾維亞人拿起槍,走上了一條將葬送歐洲上千萬條生命的戰爭之路。

塞爾維亞為何會點燃“一戰”導火索?

斐迪南大公夫婦

一點反思

重溫這段歷史,我們可能會感到困惑。在歐洲版圖中,塞爾維亞無疑是一個小國。其外交政策總是夾在大國的爭鬥之中。但就是這麼一個小國的一小群人的作為,卻引爆了導致歐洲四個帝國滅亡,上千萬人死亡的世界大戰。當然,塞爾維亞只是一個導火索,並不是事件的主因。但是,通過對這段歷史的品讀,可以讓我們認識到,在國際關係中,關鍵小國往往可以發揮遠比其實力大得多的作用。因此,不論是解讀歷史還是分析國際關係,都不應該忽視“小國”的做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