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雲十八騎:在邊境奮勇殺敵,所過之處令敵人聞風喪膽


燕雲十八騎:在邊境奮勇殺敵,所過之處令敵人聞風喪膽


燕雲十八騎是軍中的王牌部隊:

燕雲十八騎:在邊境奮勇殺敵,所過之處令敵人聞風喪膽

燕雲十八騎,雖然只有十八人,但是稱他們是威武之師一點也不為過。這十八個人,個個身體強壯,武藝高強,而且十八般武藝必須樣樣精通。簡直就是如猛虎下山的一般存在著。

他們都是軍隊中的精英,個個都有翻江倒海的本事。並且直接聽命於羅藝的指揮。

這支部隊從成立之初,直到滅亡。他們十八人在沙場上都對突厥人進行毀滅性的打擊,他們每戰每捷,從無失手。他們的手段,讓突厥人在邊境線上,整整老實十年之久。再也沒有從前那般囂張氣焰。不像以前,突厥人在邊境線上想殺就殺,想搶就搶。殺搶之後而且還心安理得。自從燕雲十八出現之後,這種受突厥肆意欺負的事情再也沒有發生過,除非遇到一些對人世間已經無牽無掛的突厥人。

起初羅藝組織這支的隊伍的時候,目地極為單純。就是為了保家衛國,快速有效地打擊突厥的囂張氣焰。

當時羅藝聽命於朝廷的安排,鎮守邊疆。那個時候,突厥人組織軍事力量,隔三差五地入侵邊境,目地就是為了燒殺搶掠,突厥人每回都是這樣,今天進攻著,明天襲擊那。讓羅藝的將士們弄得苦不堪言。比如說突厥在北邊作惡多端吧。等到羅藝率領軍隊趕到北邊的時候,人家突厥人早就滿載而歸揚長而去。

常此以往這樣下去,老百姓沒少損失錢財,軍隊還不能有效的打擊突厥的膽大妄為。這隻能更家助長突厥人的囂張氣焰。這些關係到千家萬戶的敏感問題把羅藝弄得焦頭爛額。羅藝恨不得把這些十惡不赦的突厥人,碎屍萬段生吞活剝。但是氣話終歸是氣話,完全起不到一丁點阻止突厥人猖狂的卑劣行徑。

燕雲十八騎牛刀小試,令敵嚇得夜不能寐:

燕雲十八騎:在邊境奮勇殺敵,所過之處令敵人聞風喪膽

痛定思痛之後,羅藝開始想辦法如何才能遏制突厥人這麼無法無天的大肆掠奪。首先羅藝想到了是,之所以不能在突厥人為非作歹之後追擊截殺他們,原因就在於,突厥人機動靈活,組織能力強。尤其是他們善於騎馬射箭。根據這一特點,羅藝覺得他完全可以效仿突厥人的武裝力量。說幹就幹,經過層層塞選。羅藝只選定十八人。當時有人提議是不是太少了。羅藝自信滿滿地告訴這人:一百個窩囊廢不如一個敢於驍勇善戰的人。對待這十八人羅藝要求極其高,他們必須藝高人膽大,騎馬技術一流。最為重要的就是人人必須擁有百步穿楊的本事。這些人很符合羅藝本人的要求。羅藝讓他們全副武裝,世人根本就不知道這十八人的本來面目。同時羅藝又給他們佩戴上等的弓箭,以及鋒利無比的腰刀。

等到燕雲十八騎能夠奔馳沙場的時候。羅藝想讓他們牛刀小試,以前突厥人怎麼入侵我們的,今天我們就要以牙還牙。讓這些愚昧無知的突厥人嚐嚐我們的厲害,我們一定要用實際行動告訴這些烏合之眾,我們絕對不是吃素的。

出發前羅藝給每個人敬酒,這代表的意義,不言而喻。因為這次出征,是孤軍深入,是否還能順利返回,一切不知道。

在羅藝的率領之下,燕雲十八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奔到突厥老巢。他們一路走,一路殺。輕而易舉地讓突厥的百姓嚇得聞風喪膽,以為是天兵天將下凡。面對這種情況,突厥將領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因為在以往的印象當中,突厥人以為漢人膽小如鼠,毫無作為。等到燕雲十八騎勢如破竹地殺到突厥軍營的時候,突厥的統治者們不得不相信這是真的,因為眼見為實。

這一次出兵,十分順利。大大地出乎羅藝的意料。十八騎經過一天一夜的浴血奮戰,無一傷亡。等到他們凱旋歸來的時候,受到老百姓的夾道歡迎。同時這一戰也把燕雲十八騎的名聲打了出去。經過這一戰,突厥人迅速撤退五十餘里。羅藝用實際行動,終於讓突厥人明白一個道理:出來混,遲早會還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