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一戰”時期北洋政府宣佈對德國宣戰;北洋政府與日本勾結

第一次世界大戰一開始,英國就希望中國加入協約國一方,但是當時的日本政府不贊成這樣做,認為中國參戰將增強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從而降低日本作為中國的領導者和代言人的地位。

英國與日本磋商後,決定在沒有日本預先同意前不就中國參戰進行談判。

日本政府企圖利用滿、蒙少數民族反對漢族人的情緒,陰謀把滿洲從中國分離出去,而另一些日本人則繼續公開同情孫中山周圍的南方反袁革命力量。於是,當1915年末袁世凱企圖恢復帝制時,日本政府和在野人士同樣強烈反對。

揭秘“一戰”時期北洋政府宣佈對德國宣戰;北洋政府與日本勾結

袁世凱在天壇稱帝

日本尋求英國支持,然後尋求美國、俄國和法國支持,強迫袁世凱推遲恢復帝制的計劃。

1915年12月中國人民反對袁世凱復闢的運動在華南發動,隨著運動勢力持續增強,日本政府於1916年3月決定承認南方革命力量為與北方平等的交戰團體,並暗中支持那些幫助南方革命力量的日本活動分子。同時,在中國東北日本活動分子得到日本軍方秘密提供的軍火,再度策劃圍繞當時隱居旅順的肅親王善耆的一次滿蒙獨立運動。

揭秘“一戰”時期北洋政府宣佈對德國宣戰;北洋政府與日本勾結

肅親王善耆與川島浪速合影

日本外務省本身暗中支持這些做法,向袁世凱政府施加壓力。但袁世凱於1916年6月逝世。日本軍方認為這次運動成功希望微乎其微,因而撤回了它的支持。隨著袁世凱去世,控制北洋軍隊的段祺瑞迅速加強了對內閣的控制,但幾乎在每一個問題上不僅與黎元洪總統,而且也與國會發生衝突。

揭秘“一戰”時期北洋政府宣佈對德國宣戰;北洋政府與日本勾結

段祺瑞政府內閣閣員

為了增強他的政治影響以及鞏固他個人的權力基礎,段祺瑞計劃與政情也在變動之中的日本發展更為緊密的關係。1916年10月,日本政府大隈重信首相由寺內正毅取代,而加藤高明外相由本野一郎取代。寺內計劃通過他任朝鮮總督時代以來的密友西原龜三接近段祺瑞政府。

在這一時期,美國與德國之間的關係繼續惡化。1916年4月,美國抗議德國的潛艇攻擊後,德國保證限制潛艇。然而1917年1月31日它改變了立場,宣佈準備恢復無限制的潛艇戰。隨後美國總統威爾遜立即斷絕與德國的外交關係,美國於2月3日號召中國和其他中立國也這樣做。但是段祺瑞政府要求美國提供一筆貸款作為酬勞。隨著戰爭的進行,歐洲協約國面臨著法國勞工短缺的局面,於是從中國招募了14萬勞工。

揭秘“一戰”時期北洋政府宣佈對德國宣戰;北洋政府與日本勾結

一戰時期在法國華工

1917年2月,一艘載有900名華工的法國船在地中海被德國潛艇擊沉,隨即542名華工喪生。

為了對付德國的潛艇活動,協約國求助於日本海軍。英國在上月已請求日本派驅逐艦進入地中海,而日本則乘機要求英國支持日本獲得以前德國在山東的權益,以及德國在太平洋赤道以北的領地。日本政府向俄、法、意提出了同樣的要求。所有四國都私下保證,在將來任何和平會議上支持日本的要求。此外,段祺瑞政府目前正準備改善與日本的關係,而戰爭的突然加強了日本的經濟實力,也恰好使歐洲特別是英、法在東亞的勢力突然削弱。因此,日本政府也改變了態度,同意中國參加一戰。

1917年1月,西原安排了500萬日元的貸款給段祺瑞政府,於是中國開始了"西原借款"。

揭秘“一戰”時期北洋政府宣佈對德國宣戰;北洋政府與日本勾結

西原借款

返回日本後,西原於2月回到北京,並通知中國政府如向德國宣戰,可望得到更多的經濟援助。之後西原多次會見段祺瑞,強烈要求他參戰。因為有利可圖,於是段祺瑞不顧副總統馮國璋的反對以及黎元洪總統更強烈的反對,最後同意日本政府要求參加一戰的決定。1917年8月14日,段祺瑞政府向德國和奧匈帝國宣戰。馮國璋最後在這個問題上也與段祺瑞取得一致,但黎元洪仍堅決反對,促成一場激烈的內部權力鬥爭。

揭秘“一戰”時期北洋政府宣佈對德國宣戰;北洋政府與日本勾結

段祺瑞(左),馮國璋(右)

作為中國參戰的交換條件,段祺瑞希望從列強得到財政援助,以增強他本人在國內的領導地位,並提高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段祺瑞的政策也得到中國內部另外三種勢力的支持:

第一,段本人領導的北洋軍閥的皖系;第二,曹汝霖周圍的集團,西原借款的主要渠道;第三,議會中梁啟超周圍保守的共和黨人。後者反對革命黨和孫中山的國民黨。積極反對中國參戰的是那些有商業利益的人,他們希望從中立中保持繁榮,而國民黨則擔心參戰會使段祺瑞政權得到加強。

在日本駐北京公使林權助的推動下,日本政府決定全面援助段祺瑞,首先通過增加西原借款,並禁止一切給南方國民黨的借款、軍火和民間幫助。段祺瑞和南方革命者之間的衝突加劇了。到1917年8月末,134名反段祺瑞國會議員在廣州開會,選舉孫中山為新的軍政府的大元帥。

隨著段祺瑞政府宣戰,日本對他的援助大量增加;在1917年和1918年兩年間,向段祺瑞政權提供了約14500萬日元,相當於約7250萬美元的共八筆西原借款(其中只有500萬日元得到償還)。

這些借款受到以國民黨為首的反段分子的猛烈攻擊,因為這使國內矛盾升級,而且支持了反動政權。於是這項借款成了中國民族主義運動成長的催化劑。

段祺瑞與日本寺內政府之間的勾結並未就此結束。

揭秘“一戰”時期北洋政府宣佈對德國宣戰;北洋政府與日本勾結

十月革命中的列寧

1917年11月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列寧領導建立的蘇維埃政府通過了對德國和奧匈帝國的《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條約》,並中止與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戰爭。

因此,日本懷疑列寧政府與德國結盟,出於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擔心,日本政府尋求阻擋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浪潮,併為此建議與段祺瑞政府結成軍事同盟。

揭秘“一戰”時期北洋政府宣佈對德國宣戰;北洋政府與日本勾結

章宗祥

1918年3月25日,日本外相本野和中國駐日公使章宗祥,在東京同意合作以對抗俄國境內紅色勢力的增長。5月16日,中日還簽訂了一項秘密的軍事互助協定,接著又分別簽訂了一系列詳細敘述陸軍和海軍合作的協定。這些協定的條款中日雙方都秘而不宣,兩國只聲明談判在進行中。

這種神秘狀態加深了中國大批先進知識分子的擔心,他們擔心中國軍隊基本上正被置於日軍控制之下。於是全中國爆發了反對秘密協定的示威,而大量中國在日留學生在抗議聲中回國。

日本政府積極維護段祺瑞政府的立場,事實上從財政和軍事兩方面都加強了段祺瑞政府的實力,並對華南以孫中山國民黨為中心的反段祺瑞力量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1919年2月20日在上海召開的南北和會,一開始就面臨難以逾越的障礙,最終和會歸於失敗。

揭秘“一戰”時期北洋政府宣佈對德國宣戰;北洋政府與日本勾結

南北和會

但是,日本和段祺瑞政權之間簽訂的軍事協定,隨20年代中期段祺瑞政權的倒臺而失去所有影響。1921年1月28日,中國通知日本全部廢除這些協定。

與上海的南北和會幾乎同時召開的是巴黎的凡爾賽和會。當巴黎和會拒絕中國收回德國在山東的權利的正當要求時,中國於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