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徵方臘”一戰,真實歷史是怎樣的

轉自網絡

水滸傳》裡“徵方臘”一戰,真實歷史是怎樣的

在名著《水滸傳》中,以宋江為首的梁山派沒有一條造反路走到黑,最終接受了朝廷招安,走上了一條“忠義之路”。同時也開始了征伐四方,而征伐過程中對108將打擊最慘痛的就是南征方臘,雖然最終擒獲方臘,平定叛亂,但是108將也凋零殆盡。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方臘起義又是怎樣的?

在說方臘起義之前,咱必須說說極具時代特色的產物——“花石綱”和朱氏父子。

咱先簡單說說“花石綱”:

藝術家皇帝趙佶這前半生,從高端的詩詞歌賦、棋琴書畫,到低端的燈紅酒綠、男盜女娼,都被這位皇帝玩了個夠。

什麼金銀珠寶、珍禽異獸,看多了都產生了審美疲勞。就在這皇帝百無聊賴的時候,xx向皇帝提出了一個新奇的玩法——咱玩石頭,這天然的石頭千奇百怪、什麼形狀顏色都有,還很少有重複的,這極大的刺激了徽宗皇帝的興趣味蕾。

可是,東京汴梁這是平原地帶,沒太多的刺激性石頭,於是便把獵奇的目光射向了江南——太湖石。

這太湖石很有特點,身上都是窟窿和眼,長得也很是奇形怪狀——這符合徽宗皇帝的審美情趣。

於是,大宋王廷便在蘇州設“蘇杭應奉局”,專業搜刮民間的花石竹木和奇珍異寶,再用大船運向汴京,每十船組成一綱,這便是“花石綱”。

再來說說這朱氏父子——朱沖和朱勔。


水滸傳》裡“徵方臘”一戰,真實歷史是怎樣的

咱之所以說朱氏父子也是“產物”,那是因為朱氏父子的發家史,極具時代偶然性。

父親朱衝,本來就是個農民,但卻為人精明、察言觀色,善於精打細算,是個做買賣的好材料。

而就是這個人,在蔡京、童貫物色採辦的時候,入了法眼,開始在應奉局主持工作。

起於底層的父親朱衝,還知道一些民間疾苦,做事有一絲分寸和底線,不愛招搖,喜歡乾的事是——悶聲發大財,無論私下對民間有多狠,坑蒙手段有多妙,但卻奉行錦衣夜行的原則。

待到兒子朱勔,一切都變了,對於這位二代公子,富貴來的太容易,幸福來得太突然,以致於他認為剝削、壓榨就是自己的天職,別人受苦、自己富貴就是應該的,父親朱衝留下的底線都被突破,盤剝手段日漸升級——貪婪是喂不飽的。

簡單舉個例子:

聽說你家的房梁漂亮,那好,皇帝徵用了!結果可能是整個房子被拆了。

如果不想被拆?拿錢!甚至賣兒鬻女的拿錢。

太湖石這東西,有些非常高大,需要巨船才能運載,而因為體積過於龐大,路途之中,有的要把水門﹑橋樑,甚至城門給鑿了才能通過。

從花石到漕運運輸,這就是一條極具時代特色的黑sè產業鏈,在這條產業鏈裡,源頭雖然是朱氏父子,但是卻有太多的人伸手要錢、發家致富,最後富得流油。而這一切的負擔源頭,卻直接指向了東南百姓。

就這麼禍害,激起民變,那是必然的!


水滸傳》裡“徵方臘”一戰,真實歷史是怎樣的

方臘的老家清溪縣,因為產竹木漆,結果就成了應奉局的重點照顧對象。這方臘本來是個小生意人(有說是僱工的,筆者覺得不太像),小康生活本來過得還算滋潤,可是在應奉局的關照之下,也只能用苦不堪言來形容。

於是,有想法、有抱負的方臘便鼓動飽受壓迫的江南子弟——民變造反,這便是轟轟烈烈的方臘起義。

這時,起義部隊有人就問了:趙宋立國一百多年,造反就沒成功的,你能行嗎?

方臘是這樣回答的:這要是以前,肯定成功不了,咱這邊剛一造反,八百里加急報京城了,大軍一來咱就完了。可是現在不一樣,地方官吏喜歡欺上瞞下,朝堂之上,又是報喜不報憂。咱們一旦起義砸場子,地方官第一反應一定不是上報,而是想蓋著、捂著,自己鎮壓,這起碼有一個月的發展期,等到發現鎮壓不下去,上報朝廷,再等到朝廷動員、調集大軍,這起碼又是一個月的時間。有這兩個月的時間,我們就可以席捲東南,到時候,起碼能和趙宋朝廷,分庭抗禮!

而事實發展,比方臘的推論還要理想,當地方州縣發現鎮壓不下去,方臘起義早已經過了猥瑣發育階段。這支起義部隊,可以說對貪官汙吏切齒痛恨,據說曾創紀錄的把某州縣滿城的文武官員剁碎、燒死。而得益於“花石綱”的強大影響力,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起義部隊便已發展到了百萬之多。


水滸傳》裡“徵方臘”一戰,真實歷史是怎樣的

到了此時,宋徽宗才聽說有人在東南砸場子,趕忙命令童貫調集jīng銳部隊西軍去剿匪。

童貫又一次挎劍掛印,戎馬倥傯的高光時刻又來了,可是到了江浙一帶,童貫有點傻了:這裡好像不是大宋的轄區,完全就是另一個世界。在這裡,老百姓不聽官方的,政令無法通行,連貨幣無法流通。

在這裡,童貫感覺自己好像成了聾子、瞎子。多年的軍事生涯告訴童貫,輕舉妄動的結果就是滿盤皆輸。此時的童太監內心很是惱怒——朱勔啊,朱勔,你真是挖了一個大坑。但是童太監也很冷靜,他得出的結論是:這是一場政治更高於軍事的戰爭。

童太監利用宋徽宗的御筆寫了這樣一道罪己詔:

發生在東南的事,我深表遺憾,我在深宮大院裡,確實不知道東南人民受了這麼大的委屈,我誠摯的道歉。

“花石綱”朝廷是專門撥了經費的,朝廷嚴謹強買強賣,可是在執行過程中,各級地方官員失去了控制,這些都是朱氏父子的錯。我已經罷免了朱氏父子的官職。

至於你們誅殺貪官汙吏,起兵造反,我深表理解,咱們既往不咎。生活還是要繼續的嘛。

這道詔書,可以說,其攻心水平是非常高的:中國老百姓99%都是順民,“只要生活過得去,哪怕頭上有點綠”,何況皇帝已經道歉,殺人造反的事也既往不咎了,這等於氣也出了,目的已經達到了,那還造什麼反?

於是,百萬武裝也就沒什麼戰鬥力,基本算是望風而降、作鳥獸散,轟轟烈烈的方臘起義自此開始迅速瓦解。最後,方臘只好帶著幾萬人馬跑回了清溪老家,深入深山、化整為零,開始打游擊戰。


水滸傳》裡“徵方臘”一戰,真實歷史是怎樣的

而童貫則帶著部隊,把清溪山,團團圍住,可地理不熟,就是找不到主力決戰的機會。

公元1121年,即宣和三年八月,一個勇將“再次”誕生了,他便是韓世忠。之所以說“再次”,是因為韓世忠在西軍中已經勇武好多回了,可一直沒得到像樣的封賞,直到此時還是個裨將——這官職大概相當於現在的連長。

這一天,韓世忠領著十來個親兵,進山搜查方臘,三天三夜,愣是找不到人影,就在韓世忠幾乎絕望、準備放棄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洗衣的大媽,詢問之下,這位大媽居然就知道方臘的藏身所在。

其結果就是:韓世忠如同猛虎下山,直撲山洞,擒下了方臘!

按說這麼大的功勞,怎麼封賞都不為過吧,可是韓連長,你官兒太小了,小到連話語權都沒有啊。這份貪天之功,記到了直屬長官辛興宗的名字,而韓連長還是韓連長。

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韓世忠這樣勇武的不敗神將,短暫的壓制可以做到,想要壓制他一生,那是——不可能的,很快他就會成為南宋王朝最璀璨的將星。


水滸傳》裡“徵方臘”一戰,真實歷史是怎樣的

徵方臘這一戰,無論從政治還是軍事方面看,童貫的表現都可說是可圈可點,而這也是他人生輝煌的頂峰。檢驗一個人是否英雄,不單要看他在順境的表現,更要看他們面對逆境如何抉擇,而童太監用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只是一個順境英雄,面對逆境,他不但做喪師辱國,而且把中華民族帶入了深淵鴻溝。

內容轉自四大名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