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里,一個臟器有兩個官職的只有脾!「諫議之官」的脾你了解嗎?

在中醫基礎理論文獻及中醫學教科書中,一提到脾,人們就想到了脾與胃互為表裡,是主消化吸收水谷之精氣的主要臟腑,《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然而,人們卻忽略了脾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官職,《素問·刺法論》曰:“脾為諫議之官,知周出焉。”

何為“諫議之官”?段玉裁在《說文解字》中曰:“諫,證也。”證,證驗,證實,諫正;《中華大字典》中,釋“諫”為“幹也,幹君之意而告之”,“幹”即關聯、干涉。議,《說文解字注》中說:“議者,誼也。”《廣雅》中釋:“議,言也,謀也。”就是直言規勸,議定事物之所宜。唐代設有諫議大夫,唐太宗李世民的一面鏡子就是敢於直面諷諫的諫議大夫魏徵。

何為“知周出焉”?《古漢語簡明詞典》中,釋“知”通“智”,智慧。《勸學》中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又釋“周”為周密、周到、周全。《謀攻》中說:“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知周”就是“智慧周達,考慮問題周到。”

人以食為天,一日三餐不可少,“脾旺於四時”。《脾胃論·脾胃勝衰論》中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戰爭史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人出生後所需要的物質就是氣血,而氣血就是“倉廩之官”所供給的。問診中,醫生詢問患者的飲食情況必不可少,這就是《內經》中把脾胃封為“倉廩之官”,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的原因。這同時從另一面也傳達出一個信息,脾胃的生理與病理變化,就像一面鏡子,脾就是一位剛正不阿的諫議官,會及時地把身體裡發生的變化直接地報告給君主之官,提醒患者應該警惕注意身體上的蛛絲馬跡了。

脾胃首先必須掌握“倉廩之官”的職責與任務,踏實地完成生理工作。若在完成的工作中有了瑕疵,那就是脾作為“諫議之官”應該指出的地方。“諫議之官”可以幫助“倉廩之官”完成脾胃應盡的職責。

脾作為“諫議之官”,首先自身要清白、公正。《素問·刺法論》中提出了兩點注意事項,一是“氣神合道,契符上天”,就是說,脾要同其他臟腑一樣,既要符合正常的生命運動,又要符合自然規律;其二,脾若不能正常工作,可刺足太陰脾經之原穴太白穴。“諫議之官”應明白自身應遵守的原則,才能對違反準則的徵象,洞若觀火,明察秋毫。

脾作為“諫議之官”關心身體的方方面面。首先是食慾、口味、涎液是否正常,進而看一個人的肌肉是否豐滿,四肢是否健壯。其次,脾位於中焦,處於樞紐位置。脾運化水谷之精微與水液,並上輸到心肺,進而營養全身。脾與胃互有表裡,胃主通降,下連小腸,接大腸,泌別清濁,吸收精華,排出糟滓。

脾作為“諫議之官”喜燥惡溼。溼、水、飲、痰一旦困脾,在身體裡就會產生各種症狀,如:頭暈身重、胸脘痞悶、溲濁便黏等。“諫議之官”對此要有敏感性,稍有不適,應立即報告。

脾統血,和心、肝一同構成了完整的血液系統。肝膽疏洩功能的正常與否與情志變化形影不離,若橫向犯脾則肝脾不和,出現胸脅乳腹、悶脹疼痛、抑鬱不安等症狀。

五行中,脾屬土,性陰,有坤性,土生金,上與肺連,土克水,下與腎接。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所循行的路線與部位,正是“諫議之官”發現問題的指路線索。

諫議是多方面的,脾的作用在臨床實踐中是豐富多彩的,一篇短文不可盡言。

“脾為諫議之官”,打開了另一扇診斷疾病的窗口,充分說明了脾胃在人體後天健康的重要性,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就提醒我們,一定要養成從脾胃變化來觀察身體健康的習慣。

脾作為“諫議之官”,如何才能準確無誤的傳達信息,使君主之官做出明確的判斷呢?那只有依靠“知周”了。要想智慧明達、周全,那就要讀經典、多臨床、善總結。中醫診病療疾,是技術,也是藝術,教科書上的診斷與實際操作並不完全吻合,所以臨床實踐更重要。細節決定成敗,所以脾“諫議”要想“知周”,必須要終生下苦功才行。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脾……在志為思。”“諫議之官”必須集中思想考慮臟腑氣血的細微變化徵兆,才可能使機體陰陽得到平衡。思慮過度會傷脾,而情志活動與心腦密不可分。《本草綱目》中說:“脾藏智,屬土……”《素問·宣明五氣論》中說:“五臟所藏,……脾藏意。”思、智、意都說明了脾和思維活動密不可分。張景嶽說:“慮周萬事,皆由於意,故知周出焉。”

《內經》把一個臟器封有兩個官職的只有脾。脾在志為思,要想“諫議”而“知周”,必須要智慧周密。脾是“倉廩之官”,後天之本,這詮釋了脾對人生命的重要性,同時“諫議之官”也表明了脾在思維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這值得人們的重視並進一步去探索。

《内经》里,一个脏器有两个官职的只有脾!“谏议之官”的脾你了解吗?

“首都中醫”ID:

bjtcm010

長按識別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您投稿,收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