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疏肝理氣不效的時候,取《內經》酸甘養陰法

溫病後期恢復階段,某些久患胃病的人,或其它慢性消耗性疾病後期等,往往因胃陰被耗,津液虛少,不能濡潤胃腑,融化水谷,而致胃的受納,腐熟失常,胃氣通降不利,反映胃陰虛的一系列症狀。

此時若予辛香醒脾健胃之劑,不但胃納少有甦醒之機,且因藥性燥熱,反而愈益耗傷陰液。但如從其病理表現著眼,採用酸甘化陰的療法,每可獲得滿意的效果。

胃病,疏肝理氣不效的時候,取《內經》酸甘養陰法

藥義分析

酸與甘合,不但可以加強養陰的作用,而且還能化陰生津。因為酸能斂陰生津,甘能益胃滋陰,酸甘配伍,一斂一滋,則可兩濟其陰,相互合用,更能促進脾胃先化陰液的功能,即酸得甘助而生陰。

同時由於某些酸與甘味藥具有“酸先入肝,甘先入脾”的特性,因此、酸甘化陰法尤以養脾胃津液和補肝陰為其特長。

具體的說,酸味藥入肝而能補肝,斂肝。凡肝虛而致厥氣橫逆,予疏肝理氣藥不效者,則當從《金匱》“夫肝之病……補用酸”之意,用酸味補肝之品,斂其橫逆之勢,也就是根據“肝以斂為瀉”的理論指導,用酸斂藥從補中寓瀉,補肝體而制肝用。

《內經》說:“肝欲酸”,又說:“以酸瀉之”,即屬此意。另一方面,酸味能開胃氣,少用之每能健胃開食。從臨床觀察,似有促進胃液分泌增加的作用,尤其對胃酸缺乏所致的消化功能不良更有直接助益。

甘味藥入脾而能補益脾胃,有甘緩養胃之功,故《內經》說,“脾欲甘”,“脾欲緩, 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如中虛肝氣盛而乘胃者,尤當用甘味補脾養胃之品,培中以緩肝。

另一方面,甘味藥能緩肝急,因肝為剛髒,其性苦急,病則表現肝氣橫逆或上逆,根據《內經》“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的理論, 治療應採用甘味藥以調肝緩急。由此可知,某些甘味藥有補益脾胃和緩肝的作用。

如上所述,說明陰虛胃痛,病涉肝胃兩經,肝胃相互影響同病,須用酸甘復法者,當選用入脾胃和肝經的酸甘類藥,補養肝胃之陰。

根據肝胃兩者病理變化的主次,治療的具體目的要求而有所側重,欲補肝者當用酸味為主,欲緩肝者當用甘味;欲補脾胃則當用甘味為主,欲開胃氣則應佐用酸味之品。

胃病,疏肝理氣不效的時候,取《內經》酸甘養陰法

辨證要點

凡陰虛胃痛,久延不愈,反覆發作,脘部痞脹隱痛,或覺灼熱而痛,噫氣,乾嘔、泛惡,食少乏味、或嘈心如飢而不欲食,或以進食酸味和甜味為舒,口乾、口渴,大便多見乾燥,面白形瘦,苔薄欠潤,或舌幹質紅苔少無津,脈細或兼弦、兼數而無力。

表現輕重不同程度的陰虛證候。經投甘寒滋養胃陰之法而胃陰仍然難復,症狀改善不著者,則當採用酸甘化陰法進一步治療。

陰虛胃痛雖然以胃陰不足為其主要特點,但往往可以發生錯綜兼夾的病理變化,一般常見的兼症有二:

1、胃陰不足,兼有虛火,此為氣鬱化火,或胃熱內蘊,久而傷陰,亦可在胃陰虛的基礎上導致火旺。

2、氣陰兩虛此為津虛不能化氣,或氣虛不能生津,而致津氣俱虛。

在臟器關係上,則每易與肝相互影響同病。或為肝經氣火久鬱,橫逆犯胃;灼傷胃陰,因肝旺而致胃弱;或因胃虛津傷,肝少滋榮,肝氣乘客於胃。甚則肝陰胃液俱傷,或見肝陰與胃氣兩者交虛的錯雜情況。

胃病,疏肝理氣不效的時候,取《內經》酸甘養陰法

總之

酸甘復法雖然以養陰為其主要作用,但在治療陰虛胃痛時,還當辨清其具體的病理表現,根據陰傷程度的輕重,區別單純的胃陰虛,還是兼有虛火,或是氣陰兩虛,掌握肝胃之間的影響同病,虛實的夾雜並見,採取各種適當的治療措施。

—般用於胃病的酸味藥有烏梅、山楂肉、木瓜、白芍等,這幾種藥既可合用,也可按其不同特性,分別選擇應用。

另外,甘味藥則須根據病情,分別配伍甘寒、甘平及甘溫等類藥物。同時必須注意胃陰不足,胃失濡潤,而致胃氣失於和降的病理變化,適當佐入理氣而不辛燥的玫瑰花、佛手(花)、川楝子、橘皮、竹茹、谷芽、麥芽等和胃調肝,並藉以助胃運藥,且能防止單純陰柔呆滯之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