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內經》,黃帝教你如何“百歲而不衰“”


讀《內經》,黃帝教你如何“百歲而不衰“”


黃帝問歧伯,我怎麼聽說古代有人長壽到一百歲吶,腰不算腿不疼,一口氣上五樓,嘿,不費勁兒!

而現在的人,剛到五十,就身體各種毛病,是那個時代人都那樣兒(時代環境),還是人自身的原因呀?


歧伯說:上古之人,懂得宇宙法則,遵守自然規律,調節身心,飲食適量,睡眠規律,不搞事、不作死,所以能存養身體與精神,活到應有的壽命,大概百來歲自然離開。


現代人啊,嘖嘖嘖,把酒當水喝,把病態當成時尚,喝醉了仍強行行房,作息混亂。現在的人內心空虛,有慾望,就無限地放縱,耗竭精神。不知道保存精神,只想找樂子,娛樂至死!空洞的快樂,虛假的滿足,違背內心真正的渴望與快樂。


人都瘋了,自己在折磨自己啊,人在緩慢自殺啊,人的壽命是自己斷送的啊,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人不僅對他人殘忍,對自己更殘忍。


一個不能好好對待自己的人,怎麼能好好對待他人對待事情呢?


黃帝的世代,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遙遠了,但是他那時候大多數人也是“未老而衰”,可見那種懂得保養自己精神、尋找真正意義和快樂的人,在任何時代,都是極少數。


古代聖人教育百姓養生,一年四季的不正之氣懂得避開,清淨安閒,無慾無求,順從真氣,養護精神。這樣的人,想生病都難!

閒適自得,內心安寧,沒有慾望,不會擔憂焦慮,身體勞動卻不會疲憊。充分、自然地滿足每個人的慾望,而不是壓抑、扭曲。所以吃什麼都香,衣服覺得舒服,喜歡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不會因貧富、地位不平等而互相仇視,這就是民風淳樸啊。

所以琳琅滿目的商品、娛樂不能勞累他們的眼睛(因為他們內心真正滿足和快樂,不會因為空虛去放縱),極端的思想和做法也不會迷惑到他們(因為現實已經很好了,何必去訴諸極端)。無論你聰明還是愚笨,無論你壞心眼還是好人,都不會擔憂焦慮,都安於生活,享受健康的生活。他們好好保養上天賜予的生命,所以能長壽百歲而健健康康的啊!

(本文改寫自《黃帝內經》)


讀《內經》,黃帝教你如何“百歲而不衰“”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問於天師曰: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



創作者結束工作時,創作沒有結束。

你的閱讀、欣賞才代表著創作的完成。

那麼,閱讀,也是一種創作。

謝謝你的“創作”!


將優秀的有趣的作品從無聊的作品中審判、劃分開;

鼓勵作者發表有趣作品,

也鼓勵自己——走向優秀,變得有趣


這個贊,是給你自己的!

因為,這也是你的創作。

別忘了關注哦


你閱讀的樣子很美~


讀《內經》,黃帝教你如何“百歲而不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