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再次成功抢救一对极低体重儿

历经44天的精心抢救与治疗,一对出生体重为1.1千克和1.26千克的极低体重早产双胞胎,在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科(NICU)抢救成功,获得新生。

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再次成功抢救一对极低体重儿

这对在母亲体内只有29周就急于出来看世界的早产双胞胎,出生体重只有1.1千克和1.26千克(还不及正常新生儿体重的一半),皮肤暗红呈胶冻状,不哭不动,反应差,无乳头乳晕,呼吸困难,对刺激无反应。由于各脏器发育不成熟,患儿出生后生命垂危,因肺部发育不成熟,迅速出现呼吸窘迫症状,需要立即行呼吸支持维持生命。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科主任王秀娟和主治医师王向平在对患儿进行全面检查后,结合化验结果诊断为:极低体重儿、新生儿低钙血症、新生儿贫血、呼吸衰竭、低蛋白症。极低体重早产儿的综合救治非常棘手,因为患儿在没有足月就要适应宫外生活,全身各脏器还没有发育好,存活机率、抢救成功率极低。

面对患儿复杂的情况,王主任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小患儿由于呼吸困难、呼吸弱、呼吸暂停而使用呼吸机维持呼吸和供氧;由于不能维持体温,只能将其放入可以设定温度湿度的新生儿保温箱里;由于不具备吃奶的能力,放置胃管、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将各种必需的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输入患儿体内,以维持宝宝的营养、水电解质平衡和生长发育需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科的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经过44天夜以继日地精心守护,双胞胎体重增长正常,吸吮有力,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可以院外家长自行护理。

新生儿科主任王秀娟说,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医疗护理技术力量雄厚,现已成为一支具有高专业水平、拥有先进抢救设备的急救团队,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抢救成功率达到96%以上,2017年成功抢救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459名,曾创下了大同市救治成活极低体重儿980g的记录,填补了全省空白,成功救治了多例三胞胎、双胞胎早产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