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 多吃鹼性食物驅「秋乏」

明(8)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 此節氣過後,秋季的時令特色將體現得越來越明顯, 所謂秋意更濃,不僅天氣會更冷, 更加乾燥,而且人們常常會感覺疲乏倦怠、想睡覺,這就是“秋乏”。“秋乏” 多因夏季消耗過多、津液、陽氣等不足所致,在飲食上進行相應的補充可起到良好的緩解作用。營養師建議,這一時期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可多吃鹼性食物,幫助人體消除疲勞。

氣溫驟降 注意合理飲食

據市中心醫院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陳顯榮介紹,近兩天氣溫驟降,市民養生保健的重點在於合理飲食, 調整睡眠,這樣既能防“秋燥”,還能解“秋乏”。盛夏時節,由於大量出汗使水鹽代謝失調以及胃腸功能減弱、 心血管系統和神經負擔增加, 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舒適的環境調節, 人體過度消耗能量。到了秋季,早晚天氣漸涼,人體出汗相對減少,體熱產生和散發以及水鹽代謝逐漸恢復到原有的平衡狀態, 人體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機體於是出現疲憊感,產生“秋乏”。人往往會變得懶洋洋的,無精打采,哈欠連天。“秋乏” 屬於人體的自然生理反應,屬於適應氣候變化的正常表現, 是人體對盛夏季節的超常消耗做出的補償保護性反應, 也是肌體內外環境進行調整達到新的平衡的過渡現象,並不是病症,大家可以不必過度擔心。 當經過一段時間機體內的調整完成後,“秋乏” 也就會自然而然地消除。

應對“秋乏” 增加維生素攝入

要想有效驅除“秋乏”,陳顯榮建議,要保證充足睡眠,儘量早睡早起,同時中午最好能適度午睡; 睡前最好洗個熱水澡,緩解疲勞,利於睡眠;要保持飲食清淡, 可多吃鹼性食物中和肌肉疲倦時產生的酸性物質, 如西紅柿、茄子、馬鈴薯、葡萄、梨等,這些食物可以幫助人體消除疲勞, 同時還可以多吃一些補血的食物和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另外,大家應多到戶外走走,勤曬太陽,適當做些有氧運動,如散步、做操、爬山、慢跑等。

此外,維生素是很好的清醒劑,因而應對“秋乏”可適當增加維生素的攝入,紅黃色和深綠色的蔬果等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可多吃一些。同時,鋅有助於緩解抑鬱,適度補鋅,可降低秋愁風險,海產品含有豐富的鋅,建議每週進食1次至2次海帶或紫菜類食物,其他如核桃、杏仁等堅果類食物中也含鋅豐富,可適量進食。

緩解“秋乏” 早鹽水晚蜜湯

中醫認為,“秋乏” 是機體氣陰不足之虛損性狀態,陰液虧損易生“燥”邪。燥為秋季之主氣,稱為“秋燥”,燥邪傷人,更耗津液,且易傷肺臟,從而產生口乾咽燥、乾咳無痰等不適。

那如何解決燥邪帶來的“秋乏”等不適呢?多喝水是除“秋燥”解“秋乏”的良方,但只喝白開水讓人索然無味,最佳方法是“早鹽水,晚蜜湯”。早上喝點淡鹽水,可以引火歸元、降火利咽;晚上喝點蜜糖水,可以潤燥養陰、滋養肺臟。 這不僅補充水分, 也是秋季養生、預防便秘、抗衰延年的飲食良方。

現在有些年輕人為了減肥, 經常節食,需要提醒的是,吃得少的人,特別是不吃早餐的人常容易疲乏犯困。營養學研究證明, 早餐是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早餐是啟動大腦的“開關”。一夜酣睡,激素分泌進入低谷, 儲存的葡萄糖在餐後8小時就消耗殆盡,而人腦的細胞只能從葡萄糖這一種營養素獲取能量。早餐如及時雨,能使激素分泌很快進入高潮,併為腦細胞提供能源。如果早餐吃得少,會使人精神不振,降低工作效率。時間長了還會使人變得疲倦無力,頭昏腦漲,情緒不穩定,無法精力充沛地學習和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