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大遷徙的考證

明初大遷徙的考證

(北京周文化、撰文周魁溪)

據史料記載,公元1368年,在歷經二十餘年的戰亂之後,農民起義領袖朱元璋終於一統天下,志得意滿的登上雕龍寶座,做了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

但經過長期的戰亂,新建立的大明王朝,所面對的是一幅遍地瘡痍、凋敝不堪的景象。尤其是在中原地區,由於長期的黃河氾濫、自然災害和頻繁的戰爭,至自古中原兵家必爭之地,屍橫遍野,土地荒蕪,經濟遭到的破壞尤為嚴重,成為人煙稀少之地。

明初大遷徙的考證

赴河北臨漳縣張村集周家祠堂研究大遷徙人員

左起周根(張村人)周凱滿(延津人)周太福(張村人)周魁溪(延津人)

而在中原一帶兵荒馬亂之時,未經戰亂、未遭戰亂破壞的山西晉南一帶山區,卻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呈現出另外一番人丁興旺、經濟發達的景象。中原一帶的老百姓聽說山西富庶,又較安定,便紛紛避戰亂逃往此處。如此一來,與中原一帶的人煙稀少相比,山西東南一帶便是人滿為患了。

明初大遷徙的考證

河北省臨漳縣張村集周氏族譜有400多年曆史

河北省臨漳縣張村集周家祠堂,是河北省臨漳縣縣文物保護單位,管理員周根先生,(23世),周太福先生(18世),周振龍先生(17世)聽說我們是周家人替人尋祖,很熱情接待了我們。聊起了他們是在洪武元年由山西大槐樹下遷徙至此,因為元朝末期,朱元璋的大將常遇春老家在此,在河北一帶和元兵征戰頻繁,元兵反覆殺戮百姓,致使大片土地屍橫遍野,土地荒蕪,明朝建國以後,從山西洪同大槐樹下遷民至此地(當時稱之為河南彰德府臨漳縣高陵社南張村)。

周山先祖(1世)與其妻阿孔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遷此後繁衍生根。並在以後,由七世祖周邦毓(皇封周孝子)於明萬曆37年(1609年),手寫臨漳周氏家譜,歷代相傳。長35公分寬40公分,高30公分厚,保存了400多年的家譜,記載了臨漳周氏的發展繁衍史。

周邦毓先祖提出的周氏家譜譜訓曰:讀書足以興家,循禮足以保家,勤儉足以持家,和順足以齊家。在幾百年後的今天,仍有它的實用價值,他道出了平民階層的生活準則,也可做為我們延津周氏後裔的座右銘。

明初大遷徙的考證

河北省臨漳縣張村集周家祠堂供奉的周氏先祖神牌

明初大遷徙的考證

河北省臨漳縣張村集周家祠堂供奉的周氏先祖夫妻遷移證(明朝初文物族譜記載)

據《明太祖實錄》中記載,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的總人口是189萬(注:這個統計數,還包括洪武三年,首批由山西洪洞遷到河南彰德府(現河北臨漳)的人員,有張村集周家祠堂周氏家譜錄入的憑證:洪武三年明朝戶部頒發的217號遷移安置證。臨漳一世祖周山30歲、妻阿孔20歲,房一間、地30畝。夫妻二人,現已傳至26世,現有萬餘人。),河北總人口是189.3萬,而山西人口卻多達403.4萬人,比河南、河北兩省人口的總和還多。於是,剛剛建立的明王朝政權為了均衡人口、發展經濟、天下太平,以使其統治長治久安,遂開始了大明初期的人口大遷移,其遷徙的方向主要是從山西向中原一帶遷移。據史料記載,這次人口大遷移始於明初洪武三年(1370年),直至永樂十五年(1417年),前後歷時近50年。主要通過遣返、軍屯、商屯、民屯等方式完成,而其中以疏散山西人口規模為最大。其間山西兩府五十一縣之民分別被遣送至北京、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湖北、陝甘等地,範圍之廣,幾遍於神州,而其後來之輾轉遷徙至海內外者又不知凡幾了。在這一規模空前的人口大遷移中,周姓人口也不可避免地開始了家族歷史上的又一次遷徙高潮。


在元朝,是冷兵器時代,異族皇帝是馬背民族,凡是平原地帶,馬背民族力所能及,利於擴張的地域,西至歐洲,南至赤道,都是元朝的疆域,為了對外擴張的軍需,在中原一帶橫徵暴斂,至民不聊生,華夏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皇帝為防農民造反,就連家家戶戶做飯用的菜刀,也只能十家共用,華夏民族受到的壓迫和欺凌,罄竹難書!農民的造反反抗,造成平原地帶兵家必爭之地連年戰禍,哀鴻遍野。朱元璋的農民起義,以及八月十五吃月餅,在月餅中傳遞統一行動“殺韃子”的信息。點燃了反抗的烈火。“哪裡有壓迫,哪裡有反抗”,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推翻了元朝統治,建立了明王朝,明王朝為填補中原戰禍造成的人員空白,就組織未經戰禍、人員眾多的山西洪洞人員向河南平原遷徙,這就是祖根在大槐樹下的傳說來由。

俗話說,窮家難離,從大槐樹下遷出的人,母親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忘了祖根,母親用嘴咬破了兒子的腳小指留作記號,為以後相見備查。還有傳說,因為,為控制遷離的人逃跑,負責遷離的軍兵,把每個遷離的人腳小指用軍刀割成兩半做為標記,後經過漫長歲月,人的基因發生變化,才形成現在從大槐樹下遷出的後裔,腳小指有大小兩個指甲。

在這次規模空前的大遷徙中,明王朝為避免遷徙人員家族勢力膨脹,給初建立的明王朝帶來不穩定因素,還規定有許多細則,其中一條規定,遷徙人員中的弟兄,不能遷往一地。比如,在不少地方都流傳著“打鍋牛”、“打鍋申”的傳說:傳說當時洪洞縣有牛氏、申氏弟兄,在遷徙分別時,為了弟兄留個紀念,以備將來尋祖時有個憑證,將鐵鍋打爛,兄弟各執一塊,作為將來後世相認的憑證,這就是“打鍋申”、“打鍋牛”的傳說來由,延津大佛村一帶的申氏後人,據說就是“打鍋申”的後人。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上老鴰窩。這首直到今天仍在山東、河北、河南、江蘇、安徽一帶為許多百姓耳熟能詳的民謠,所反映的便是發生在明朝初年的,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範圍最廣、意義深遠的一次大移民事件。

明初大遷徙的考證

延津明萬曆縣誌的記載

我們延津的周氏,先輩傳下來的頭門對聯,祖居河北家聲遠,系出汝南世澤長,門批汝南世胄,明確說我們是汝南郡後裔。明朝中葉周詠先祖編撰的延津的《周氏族譜》,在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七修譜時,延津十四世先祖周洵寫的《序>》和世系表首頁,明確的告訴後人,“我家相傳系晉之澤州人,然世代煙沒,渺無所考,前六修皆以入豫為斷,餘即以諸公為斷。”根據時間推算,延津的周氏先祖,就是在明初大遷徙時回遷入豫。晉之澤州,是現在的晉城市轄下的縣,在山西省東南側。

輝縣周氏族譜的世系圖表(即周雲程手訂《世系》一軸)中,列出的一至四世祖宗軸,軸下之文說:“周茂叔三十七世孫延津二十一世諱福善之子,明永樂十二年七月初八日兄弟二人攜眷至峪河。

明初大遷徙的考證

輝縣欲河周氏族譜世系圖說明

根據其《世系軸》軸下之文,延津周氏後裔諱福善是周茂叔的三十七世後裔,這可能是福善自己或其他先人,經查是汝南郡周茂叔的後裔,故有此落款。而福善僅是此《世系軸》的裝裱之人。古人寫字不用標點符號,兩行字分別是兩個含義。據時間推算,輝縣族譜序乾隆43年(即1779年),雲:“雲程府君手訂《世系軸》以來,百有餘年”。“周茂叔三十七世孫延津二十一世諱福善之子”一行字,應是裝裱時周福善加上去的,周福善如果在當時是著名裝裱師,那麼,名師裝裱,同時又抬高了《世系軸》在眾鄉親、街坊鄰居心目中的的身價。如果周福善在當時是著名裝裱師,又是著名書法師,被雲程府君請來繪製、裝裱《世系軸》,落款“周茂叔三十七世孫延津二十一世諱福善之子”一行字中,最末的一個字,應是“字”,“周茂叔三十七世孫延津二十一世諱福善之字”就好理解了。孰是孰非,可惜此《世系軸》早已不存在了,就連見過此《世系軸》的先人,也早已作古,無從證實。只有從輝縣《周氏族譜》中,去參考,去分析,去發揮想象,去各取所需了。

雲程府君,是輝縣周氏八世先祖。推算《世系軸》制定的時間,應在1639年前後。

明永樂十二年,是1415年,已經是這次大遷徙的後期,明初入豫的延津周氏祖先周昇已有全、安二子,延津周氏族譜記葬一欄,在延津史良村東周家老塋,葬有周全府君。是延津周氏家族中供奉的延津周族一世先祖。輝縣欲河有周氏先祖周安府君的埋骨,輝縣欲河周氏供奉的一世先祖是周全、周安二位府君。

明初大遷徙的考證

輝縣欲河祖宗牌位

推敲“周茂叔三十七世孫延津二十一世諱福善之子”一段落款時間,在1639年左右這個時間內,延津周氏沒有21世,只可能是11世,許是筆誤。查延津族譜上,沒有福善的名字,因古時,同一人名有冠名、乳名、字、號等習慣,福善其人在世系軸上的落款有可能是字或號,周敦頤,字茂叔,就是列證。另;延津族譜上,還有多個從十世起就斷續的分支,是不是福善一支在其內也未知,實無據可考。 在1639年左右這個時間,周敦頤也不可能有37世後裔,也可能是筆誤,27世比較合理。

延津、輝縣周氏族人的先祖,是由山西澤州(今晉城)遷於延津,輝縣族人又是由延津遷入,往上邊追溯,同屬周氏一脈自不可異議,惜無文字佐證。

在明初,人煙稀少,延津周氏一族,集中在史良和西街一帶,重名者幾乎為零。根據時間推算,明永樂年代,周全、周安年紀相仿,周全應年長几歲,周安應為弟。

延津一世祖周全應比延津六世祖周詠年長140多歲,周詠初修譜時(1571年),周詠36歲,進士出身,官封兵部右侍郎,正是年富力強,又置身兼要職,可利用的各種資源豐富,他又是當時延津周氏弟兄的小弟,向上追溯五世,並非難事。但向上追溯五世外的分支,只能憑長輩的口傳,而輝縣周氏一脈,因當時沒有文字記載,周詠是一很謹慎的人,不會去做空穴來風的文章,所以,對這一分支,只好束之高閣。鑑以此,已離明初延津周氏一族遷徙入豫,已有二百多年,因沒有文字記載傳承,只有根據推理,最有可能的是,周全一支在延津發展繁衍,周安一支在輝縣發展繁衍,如果是這樣,一切都通了。

不管怎樣,延津、輝縣周氏後裔,都是周家的後代,就像一顆樹,不管發多少枝,都是一個根!

輝縣族人認為,輝縣周氏族譜曰:我峪河周氏於明初由延津遷入,從始祖全、安二府君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歷經近六百年的滄桑演變與浴河周氏二十多代的發展,我周氏日趨興旺,人丁由幾人到上萬,分佈由一地到近百處,子孫之眾多,分佈之廣闊,實乃少見。

經考證,經過和輝縣周氏族人的交流,大家一致認為,周全、周安二祖,應是親弟兄,延津祖塋有周全先祖的埋骨,輝縣有周安先祖的埋骨,輝縣族人認為,是周全、周安二先祖,到輝縣一段時間以後,周全先祖顧及在延津的後裔生活,就又返回延津繼續發展,這既反映了先祖愛子孫的親情,又反映了兄弟間的手足之情。

輝縣欲河周氏族譜中所言之“周茂叔三十七世孫延津二十一世諱福善之子,明永樂十二年七月初八日兄弟二人攜眷至峪河”。經查資料,唐宋之間,移居道州的汝南周氏後裔,彪炳史冊。周敦頤(1017-1073),北宋哲學家,原名敦實, 字茂叔,號濂溪。北宋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歷任南安軍司理參軍、虔州通判等。自少信古好義,及長,喜談明理,尤精《易學》,繼承《易傳 》和部分道家思想,著《太極圖說》,以為“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陽變陰合,化生萬物。著《通書 》,發明太極之蘊,對以後理學發展影響很大。程顥、程頤曾從受學。其著作後人編為《周子全書 》。周敦頤聲名顯赫,不但是我國繼孔孟之後的第二代大儒,也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36位文化名人之一。

明初大遷徙的考證

汝南郡45世先祖周敦頤 字茂叔

周敦頤是中國理學的開山鼻祖,他所創建的理學思想,被他的學生二程發揚光大,併成為封建地主階級統治人民的思想理論支柱,在這種情況下週茂叔深受推祟也是情理之中的亊了。他一生酷愛雅麗端莊、清幽玉潔的蓮花,同時又因他所著的《愛蓮說》而聲名遠揚,在民間被傳為美談。

現存於武漢市博物館所藏的一件元代青花四愛圖的梅瓶上。那件元青花四愛梅瓶,用四個不同的單元描繪出王羲之愛鵝、陶淵明愛菊、林和靖愛梅及周茂叔愛蓮的組合式圖案,因而被稱為“四愛”圖。所以,人們對於周茂叔的認識也是從他的《愛蓮說》開始的,“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高潔形象,將人的品格與蓮交織在一起,在傳統文化意識上有著極其重要的警示作用。因此,周茂叔愛蓮已經超出了其原有的意義,上升成了弘揚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意識形態領域內的重要標杆。

由於周茂叔的聲名顯赫,他是汝南郡的後裔,故汝南郡成為宋朝以來周氏最顯赫的郡望堂號,當在情理之中。由於躲避戰爭、躲避自然災害、官員升遷,以及國家組織的遷徙等原因造成的人口遷徙,使汝南郡的後裔也遍佈各地。

宋末和元朝時期的連年戰爭,中原一帶慘遭兩次改朝換代的連年戰禍,中原地帶的汝南郡後裔周氏先人,為避戰禍,或為避天災,投親靠友,遷徙到了澤州,不知經過多少年月,明王朝建國以後,從未經戰禍洗禮的山西山區向中原地帶遷民,汝南郡的後裔又從澤洲回遷中原,這就有了家譜中“相傳系晉之澤州人,然世代煙沒,渺無所考,前六修皆以入豫為斷,餘即以諸公為斷。”的來由。

還有一種分析, 我遠祖周昇,明初是洪武己卯科舉人,河北任邱縣知縣,因符合明初大遷徙的條件,而膝下二子尚年幼,舉家遷至延津以後,遠祖周昇赴河北任邱縣知縣任上,直至終老未返延津,故延津老塋多年後是其子周全立祖。(經過去任丘查資料,任丘縣檔案室、圖書館、文保所均未查到有關資料,據河北任丘縣史志管理權威馬合意所長、檔案館王主任、圖書館館長李愛茹介紹,明初任丘地界戰爭頻繁,資料可能遺失)。其子周全、周安明永樂十二年前及冠成家後,因符合遷徙初皇家規定的“弟兄不能遷往一地的規定”,又因當時還在大遷徙的後期,皇家的遷徙政策尚未終止,只好遵守皇家規定,這才有周全先祖送周安先祖“明永樂十二年七月初八日兄弟二人攜眷至峪河”,“自延津遷欲河者也,徒步擔登,結茅於此,五百餘年矣”。(最後兩段引號內,摘自輝縣欲河周氏族譜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