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日方軍史,考證“石牌大捷”

“虛報戰功及誇張戰果,為古今中外交戰國常有現象……但是縱如是,其

虛報與誇張,以敗作勝,以敵方自動後撤為‘大捷’未有如國軍之經常一貫。

——[美]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黃仁宇全集》第六冊,167頁

關於石牌戰役的事,再多說兩句。

之前我發了趙秀昆的文章,其本人為捏造“石牌大捷”的當事人之一,詳細陳述了當初捏造該“大捷”的過程。(詳細情形附本文後)

有人提出趙秀昆與胡璉有隙,可能會造謠汙衊胡璉,所以趙秀昆的文章可信度存疑。

趙秀昆與胡璉的恩怨我懶得去核實。因為就算核實了,也只能質疑趙秀昆陳述的可信度,而無法直接證明或證否其造謠。要證實石牌要塞附近是否發生過浴血大戰,可以從另一個更有效的角度去考證。

那就是敵方的記載。

如果在石牌曾經爆發過一場驚天動地的浴血大戰,特別是讓日軍損失慘重的大戰,那麼日軍的軍史對此總不至於無動於衷吧?

可惜,恐怕還真就是無動於衷。

在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寫的《昭和十八年的中國派遣軍》一書中,非常詳盡地介紹了1943年鄂西會戰的全過程。這本書的中文版是中華書局1984年10月出版的。有興趣的可以去瞅瞅。這本書有整整50頁陳述鄂西會戰的全過程。

在一本如此詳盡介紹鄂西會戰的書中,關於“石牌戰役”有多大篇幅呢?

答案可能是零。

為什麼說“可能”是零呢?因為“石牌”的名字確實出現了,但是疑似講述“石牌”附近作戰的那部分(約2頁,之所以說“疑似”,是因為只有標題出現了“石牌”而正文中就沒有再出現“石牌”了,似乎沒有在“石牌”發生過任何事情——至少沒有什麼讓日本人覺得值得記載的事情),完全沒有提到任何大規模的血戰,更別說在大規模血戰後被擊退了。

這本書講到疑似石牌附近作戰過程的記錄在98頁到100頁。小標題為“向石牌——木橋溪一線追擊”。在這兩頁的記述中,基本上就是順風順水的仗,有的甚至連戰鬥都沒發生。僅一處提到遭遇頑強抵抗:

“(39師團在5月)二十七日師團繼續北進,由於據守牽牛嶺的敵人抵抗,部隊未能進入柳林子附近。二十八日中午,終於將受敵攻破,進入卷橋河畔。

二十九日會同野地支隊攻擊卷橋河北方山地(北斗山山脈南麓)敵軍陣地。該地區敵軍陣地是混凝土構成的,十分堅固。儘管用飛機轟炸,敵人也頑強抵抗,我軍攻擊很不順利。部隊經過一段強攻之後,於三十日基本進入大朱家坪一線。”

但這個記述距離“石牌大捷”的描述相差太遠了。首先,戰鬥地點都不是石牌要塞,而是牽牛嶺和大朱家坪附近。其次,這個記錄日軍雖然攻擊不順利,但都是一兩天就突破了國軍陣地,更無遺棄屍體被迫撤退之說。第三,日軍僅僅記述“攻擊很不順利”,甚至沒有提到“損失較大”之類的表述。

有人說,日軍抑敗揚勝,諱言失敗和損失,不是很正常嗎?話是這麼說沒錯,但是也得比較來看才有依據。否則總不能日軍確實沒什麼損失的戰鬥也推定他們損失慘重吧?

拿什麼對比呢?就拿被傳言只幹掉200鬼子的平型關戰役來對比吧。

在同為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寫的《華北治安戰》中,對平型關戰役做了如下描述:

“共軍的一部,伏擊第五師團非戰鬥部隊的補給部隊,使該部隊受到極大損失。”雖然表示“中共方面儘量進行誇大宣傳”,但也承認“中共伏擊成功確是事實”。此外還援引了國共雙方對此次伏擊戰的記錄。(天津人民出版社《華北治安戰》上冊第一章下小標題“平型關戰鬥”)

如果對大陸版《華北治安戰》的翻譯不服的,可以看臺灣版《華北治安戰》上冊(臺灣譯名《大戰前之華北“治安”作戰》),後者這段的譯文是這樣的:

“中共軍的一部對第五師團的非戰鬥部隊之補給部隊加以伏擊,日軍損失慘重。”(原書第60頁)

看到了嗎?傳言“只幹掉200個鬼子”(其實日軍戰損千人)的平型關伏擊戰,日軍官方戰史雖然認為中共是誇大戰果,但至少也留下了“部隊受到極大損失”“日軍損失慘重”這樣的記錄。現在“石牌大捷”居然只落得一句是否發生在石牌都不確定的“攻擊很不順利”,豈非連“只幹掉200個鬼子”的平型關伏擊戰都不如?

而且話說回來了,日軍戰史會諱言失敗,會諱言自己的損失——但是他們不會諱言發生過的戰鬥!尤其是大規模的戰鬥!1944年長衡會戰,日軍在衡陽受挫四十天。在同為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寫的《一號作戰之湖南會戰》中,就連篇累牘介紹攻擊衡陽的行動和困難。

但是在講述“向石牌——木橋溪一線追擊”那兩頁記錄裡,日軍記述者似乎感覺沒什麼值得大書特寫的戰鬥。除了前述的“攻擊很不順利”外,剩下都是順風順水的記錄,“擊破……之敵”“捕捉殲滅了該敵”“捕捉了……敵軍大縱隊”。

別說有沒有“大捷”了,有沒有“大戰”都是問題啊!你說幹掉多少鬼子,鬼子不承認,可以理解,鬼子想遮羞嘛。但你說和鬼子幹了一仗,鬼子幹嘛不認?有什麼理由不認?唯一可能的理由就是:鬼子認為這個仗動靜太小!不值得記錄!就像華北的八路軍那些數不清的小規模殲滅戰,在《華北治安戰》中就幾乎見不到記載,而往往只留下一個數字——某個時間段內發生多少起八路軍襲擊事件的數字。

基於上述記錄,所謂“驚天動地”的“石牌戰役”,完全無法得到敵方史料映證,甚至恰恰相反,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敵方史料的反證。

想起黃仁宇說過“虛報與誇張,以敗作勝,以敵方自動後撤為‘大捷’未有如國軍之經常一貫。”(見本文開頭)黃仁宇和胡璉總沒有樑子吧?他本人身為前國民黨軍人,後入美國籍,沒有任何理由去造謠汙衊國民黨吧?

綜上,趙秀昆陳述“石牌大捷”系(包括其本人參與的)捏造,其陳述可信。

附:趙秀昆原文

“虛構、浮誇更為典型的是,國民政府在1943年6月對“鄂西大捷”的宣傳。事實是1943年5月中旬以來,華中日軍調動頻繁,造成要沿長江以南地區向重慶方向大舉進攻的聲勢,同月下旬,向防守長江南岸的十八軍防守的石牌要塞進攻。六戰區盡其所有兵力,增援十八軍,但未能阻止住日軍攻勢。因除鄂西前線,直到重慶,沒有控制的兵力和有準備的防線,以致重慶震動。為怕日軍乘虛直入,蔣介石急令六戰區留十一師固守石牌要塞,其餘均後撤到茅坪、野山關一線,組織新的抵抗。十八軍十八師在撤退中發現日軍已經趁夜全線撤走,向軍長方天報告。時筆者以十八師副師長兼理軍參謀長,以江防總部已後撤,戰區也連繫不上,直接以電話報告軍令部。蔣介石接到報告後,喜出望外

,命軍令部次長林蔚直接電話十八軍軍長方天,大意:鄂西戰役結局,國內外影響甚大,要注意宣傳,你們速擬一戰報,以電話直報軍令部,政府將對有功將領,加以勳獎。方天令我親擬戰報,肆意誇張,軍令部更進一步虛構、誇張,就出現了6月3日重慶《中央日報》以及各大報紙出現的“鄂西大捷之經過”的“戰報”報導。其中有:“據軍委會發表,此次敵寇以其第三、第十三、第三十四、第三九、第五八等六個師團為骨幹,另附第十四、第十七獨立旅團所編成之第十一軍,向我鄂西長江之三峽進犯。……我軍以石牌要塞為軸心,誘敵至要塞地帶,我統帥則特頒手令於要寒守備部隊方天、胡璉、羅廣文……諸將領,明示以此為我國之斯大林格勒”,“嚴令全體官兵固守要塞”。“敵軍屢以密集部隊,向我要塞決死猛攻,我守備部隊待其陷於我火網之內以後,予以全部之殲滅,使之無一生還。積屍之多,僅北斗衝一地者,即有二千三百具……”其中除“僅北斗衝一地者,即有二千三百具”是我信筆編造外,其餘敵軍總兵力和什麼蔣介石手令,都是軍令部捏造的,把一次頂不住進攻,不得不撤退的“敗仗”,變成了“大捷”,把總兵力不過一個多師團的日軍,虛構成為六、七個師團。略有常識的人,也難相信,因三峽兩岸地區,都為崎嶇山地,諸兵種難以聯合行動,且難以展開。至於“手令”更是完全虛構,不過為提高蔣介石“威信”而已。又,北斗衝一地日軍遺屍2300具,是我的假造,實際北斗衝不過二、三百公尺的小山衝,也展不開2300人。且敵軍乘夜自己撤退,何來遺屍?!
實際鄂西戰役日軍在軍事上只是一次有限度的進攻而已。如不是親與其事,很難理解其虛構、誇張的程度。

——趙秀昆:《從運用檔案、回憶錄資料想到的》,《近代史研究》1991年5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