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崑山市歷史上地名的由來

中國歷史網/文

江蘇省崑山市歷史上地名的由來

位於蘇州、上海之間,土地總面積921平方公里,是一個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的新興工商城市。

崑山,春秋吳王在蘇州建城時,以婁江自蘇州婁門流經此地入江,因名婁邑。今市政府所在地玉山鎮西南舊稱卜山,一稱土山,相傳吳王壽夢曾在這一帶設苑豢鹿以供射獵,並建有城邑,名西鹿城,故崑山古代別稱鹿城。

勾踐滅吳後,地屬越。楚威王滅越,屬楚。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秦滅楚,改邑稱縣,易名疁縣。疁,音“留”,以“婁”、“疁”音近而訛。漢改婁縣,屬會稽郡,縣治在今崑山市東北。漢高祖六年(前201),漢置荊國,婁縣屬荊國;十一年,荊國除,隸會稽郡;次年,立劉濞為吳王,轄荊國舊地,屬吳國。景帝四年(前153),吳國除,立劉非為江都王,治吳國舊地,屬江都國。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江都國廢,復屬會稽郡。王莽篡漢,改稱婁治。東漢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複名婁縣;永建四年(129),析會稽地置吳郡,婁縣屬吳郡。南朝梁天監六年(507),析婁縣地置信義縣,婁縣、信義縣同屬信義郡。信義,因方言音訛,後代又稱真義、進義、精義、精誼、畯義、正義,1949年11月定名正儀,今為崑山市正儀鎮人民政府所在地。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分信義縣置崑山縣,縣治在今上海市松江區西北小崑山之北。此為史稱“崑山”之始。崑山縣的得名,源於當時境內的崑山。崑山又名天馬山,在今上海市松江縣西北。根據《晉書》、《輿地廣記》的記載,三國東吳名相陸遜的孫子陸機(字士衡),年輕時就有異才,文采冠蓋一世,當時知名文人崔君苗見其所作之文,“輒欲焚其筆硯”;大文學家孫綽極口稱讚“陸文若排沙簡金,往往見寶”;著名文學家葛洪曾推許他的作品“猶玄圃(仙境)之積玉,無非夜光焉,五河之吐流,泉源如一焉。其弘麗妍贍,英銳飄逸,亦一代之絕乎!”陸機之弟陸雲(字士龍),六歲即能文,所為文章“詞藻麗密,旨意深雅”;當時被人們譽為“五俊”之一的閔鴻一見面即深相歎服,極口稱讚:“此兒若非龍駒,當是鳳雛。”《晉書》將陸機、陸雲並列立傳,說兄弟二人“文藻宏麗,獨步當時,言論慷慨,冠於終古”。時人遂號陸機、陸雲為“二陸”。又因陸氏祖先葬於此山,陸機、陸雲既生而並有才名,猶如一對美玉,人們又以“玉出昆岡”比之(昆岡,古代傳說中的產玉之山),於是後人遂稱此山為崑山。

江蘇省崑山市歷史上地名的由來

南朝梁大同二年(536)所置崑山縣的縣境遠比今日崑山市大,除現轄政區外,還領有今太倉、上海市嘉定縣及松江、青浦二縣的部分地區。隋開皇九年(589),吳州改蘇州,裁崑山、信義二縣,二縣地屬蘇州;十八年,復置崑山縣。唐天寶十年(751),析崑山南境置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縣),並移治馬鞍山南麓。五代至元初,崑山先後屬中吳府、中吳軍、平江軍、蘇州、平江府、平江路。元元貞元年(1295),升崑山為州。至正十六年(1356),崑山州移州治於太倉,不久移還舊治。二十七年,改平江路為蘇州府,崑山仍屬之。

明洪武二年(1369),降崑山州為縣。清雍正初,分崑山地另置新陽縣,二縣同城而治。新陽縣,以境內新陽江得名。新陽江,亦稱新洋江、青陽江、新陽港,今名青陽港,南接吳淞江,北抵婁江,現為連接上海港與張家港的內河運輸航道。咸豐十年(1860)四月,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部將李文炳取崑山、新陽,為避太平天國南王馮雲山諱,改崑山為昆珊,兩縣同屬太平天國蘇福省。同治二年(1863)四月,太平軍北撤,複名崑山。

1912年1月,崑山、新陽二縣合併,仍名崑山縣,屬江蘇省上海道;1914年6月,屬蘇常道;1927年4月廢道,直屬江蘇省;1933年3月,屬江蘇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不久屬無錫區督察專員公署;1935年,屬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中,崑山屬偽江蘇省政府。抗戰勝利後,屬江蘇省江南行署,旋改屬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5月13日,崑山解放,屬華東軍政委員會蘇南蘇州行政區專員公署;次年屬蘇州專區。1983年初,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屬蘇州市。1989年9月,崑山撤縣設市(縣級)。

江蘇省崑山市歷史上地名的由來

今崑山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玉山鎮畔的馬鞍山,形似馬鞍,由此得名。自唐天寶十年(751)崑山縣移治此地以後,因縣名仍叫崑山,後人誤以為馬鞍山即崑山,遂稱上海松江縣境內的崑山為小崑山,稱縣境內的馬鞍山為崑山。考古學的研究顯示,古代這裡曾是一片汪洋,馬鞍山為海中孤島,大約在距今4200~6000年之間,海岸線東移,這一帶才變為平原。馬鞍山雖高不過80餘米,但在一望無垠的平原上遠遠望去,卻也峰巒雄奇,巨石嶙峋,兀然挺立於雲煙之表,故自來就有“真山似假山”、“百里平疇,一峰獨秀”之稱。馬鞍山產昆石。昆石又名巧石、玲瓏靈瓏石、玲瓏石、崑山石,石質潔白,玲瓏剔透,宛如璧玉,故崑山縣自古又別稱玉峰,縣治稱玉山。馬鞍山風景秀美神奇。南朝宋劉澄之《揚州記》曾說,每當將雨,即有青雲冉冉來映此山,此山也有霧飄然而出,二雲相交,遂有大雨。山上有文筆亭、林跡亭等諸多名勝。今山下為亭林公園。亭林是顧炎武的號,因他是崑山人,故還有“崑山先生”之稱。

崑山是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崑劇的搖籃。崑劇又稱“崑腔”、“崑山腔”、“崑曲”,是我國曆史最為古老、影響最為廣泛的劇種之一。早在元末明初,崑山一帶的山歌小調為南曲吸收,經崑山音樂家顧堅等改進,發展成為崑山腔。崑山腔和餘姚腔、海鹽腔、弋陽腔並稱明代南曲四大聲腔。明嘉靖、隆慶年間,大音樂家魏良輔吸收當時流行的北曲、南曲和其他聲腔流派的特點,對崑山腔進行全面的改革和創新,建立起崑腔新聲體系,時人謂之“崑曲”。崑曲聲腔細膩婉轉柔和,故又有“水磨腔”之稱。隆慶末年,崑山戲劇家梁辰魚編寫了第一部崑腔傳奇《浣紗記》。《浣紗記》的上演,使崑腔由清唱成長為一種成熟的戲劇,崑曲也由此獲得“崑劇”之稱。至萬曆期間,崑劇已風靡全國,學崑腔、演崑曲、賞崑劇,已成為全國各地各個階層的人們樂此不疲的精神追求。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說:“取聲必宗伯龍氏,謂之崑腔。”王驥德《曲律》說:“燕趙之歌童舞女,鹹棄其捍撥(此處指北曲),盡效南聲(此處指崑腔)。”徐樹丕《識小錄》謂:“四方歌者皆宗吳門。”甚至還有人說:“曲已擅於吳,莫與競矣。”崑劇的影響於此可見一斑。因為崑劇已成為主宰劇壇的全國性大劇種,所以崑劇一度被稱為“官腔”、“百戲之母”。崑劇在我國古代劇壇上這種“龍頭老大”的地位,一直維持到清代中後期京劇的興起。2001年5月,崑曲被列為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一有著600多年曆史的古老劇種,再次受到世人的矚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