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幫人們認識世界的作品如今已經稀缺

文學

近些年流行一種說法,文學被邊緣化了,或者是小說被邊緣化了。這種說法引起了作家李陀的思考。在接受《新京報·書評週刊》採訪時,李陀談了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李陀說,他一邊觀察今天的文學情況,一邊回顧文學史,拿來和今天進行對照,得到的結論是,傳統意義上的文學的確被邊緣化了,“特別是從市場的角度看,小說的重要性,特別是嚴肅小說的重要性,的確沒有以前高了。但反過來想,是不是正因為這樣,文學的意義、小說的意義更增加了”。

李陀解釋了自己這樣說的原因。他認為,這些年來,文學幫人們認識現實的功能被忽視了。“隨著文化市場的急劇發展,經濟和文化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消費主義文化成了主流,文化生產的各種產品,包括影視、動漫、綜藝節目等,目的主要都是娛樂,他們不擔負娛樂之外的功能(當然有例外),都不幫助我們認識現實。”這樣一來,李陀認為能幫人們認識世界的作品就成了稀缺的東西。寫嚴肅文學的作家要考慮一下,“文學怎麼恢復認識現實,認識社會,認識當今世界的功能”。

那什麼樣的寫作才能達到幫人們認識現實的目的呢?李陀發現,十九世紀的作品在認識現實這方面做得很好,總結那一代作家的經驗,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寫人物,使這些文學人物不但有個性的鮮明特徵,而且有時代特徵,和這個時代,和具體的歷史生活、社會生活,還有日常生活,都有密切的關聯,把塑造人物形象當做寫作最高、最重要、最中心的任務”。讀者可以通過這些人物來認識時代、思考社會。李陀寫的新小說《無名指》,就是在做這樣的嘗試,通過群像描寫,來實現幫人們認識現實的功能。

以上就是作家李陀對當今文學寫作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