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到底是陶淵明的想像,還是真正存在?

世界上有許多不可知之地,住著一些不曾問世之人。而陶淵明《桃花源記》描寫的就是這樣的一個隔世勝地,這裡面住著一些不知有漢,不論魏晉之人。

世外桃源到底是陶淵明的想象,還是真正存在?

根據桃花源記的描寫,這是一個遠離塵世的脫俗之地,落英繽紛,小橋流水,阡陌縱橫,雞犬相聞。於陶淵明那個時代而言,這真的是一個人間仙境一般的存在。

對於陶淵明這樣的愛閒靜,愛美景,不同流俗的人來說,那真的是心裡年特別嚮往的好地方啊。

然而,有人說這樣的好地方,應該只存在於想象之中,應該是陶淵明心裡嚮往的地方,所以憑著想象,勾勒出了這樣一副離世曠景。

世外桃源到底是陶淵明的想象,還是真正存在?

《桃花源記》的文末似乎也有證明: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文末說,雖然這個漁人一路做好標誌,然後告訴太守,太守派人去卻迷了路,劉子驥,一個高尚的人,他估計也是想隱居到桃花源去,但是卻並沒有找到。

如果真如文中所說,緣溪而行,不知遠近,卻忽逢桃花林,對於這個漁人來說,是一較奇怪的事情。

作為專業捕魚者,這個地帶,他肯定都划船去過,應該哪裡有什麼,他心裡都有底,為何偏偏那天,卻忽逢桃花林?這個桃花林真的是突然出現嗎?

這處世外桃源,到底是詩人的想象,還是真的存在?

翻閱其他典籍才發現,其實這樣的地方確實存在,所以我認為桃花源並非詩人的憑空想象,也應該不是那漁人的胡扯。

世外桃源到底是陶淵明的想象,還是真正存在?

就像王安石說的,人跡罕至的地方,多稀奇的絕妙景色。只不過,後人無法找到的是因為本來就去的人特別的少,做了標誌也很容易迷路的,就像我當時去老家的一個茂密深野的森林,第一次幾乎是一路穿越荊棘,找到了一片竹林,第二次再去,真的找了好久沒找到,後來返回也花了很長的時間。

而且古代人相對迷信,第一次沒找到,他們就會感覺很邪乎,所以不再去,加上劉子驥,也沒找到,那更加的沒人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