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歸去來兮

陶淵明:歸去來兮

在魏晉文學的發展中,陶淵明對文學,或者說在民間的地位和影響力應該是超過竹林七賢的,因為竹林七賢身上有著很濃重的文人風氣,很怪誕。但是陶淵明不同,他就是個鄉下人,下地勞動,喝點酒,寫幾首詩。並且,他為千萬中國人營造了一個精神家園,我們今天還渴望世外桃源,可以說,竹林七賢更多是文人層面的行為藝術,但陶淵明是給每個普通人編織了一個夢!

陶淵明的隱世,比七賢要真切許多。

陶淵明作為中國第一個田園詩人,一談到他,就要涉及他的隱居生活。你看多有意思,他一心要隱居,遠離世俗,偏偏沒能把自己從歷史的潮流中隱去,反而讓自己的名字在歷史中熠熠生輝。

偉大的人物,終究不被埋沒。

陶淵明的隱逸經歷和竹林七賢有點不同,嵇康和阮籍壓根與官場絕緣,但淵明不是,他二十歲就開始求官之路,就像今天的許多人,考個公務員,從此不愁生計。陶淵明的公務員生涯也不順利,因為他“性本愛丘山”,直到二十九歲才做了個有史可考的小官,但沒多久,辭了。自此開始他便過著多年的半工半居家日子,陸陸續續又做過一些小官,也時常做不了太久又辭官而回。

他最後一次做官便是彭澤縣令,只做了八十來天,發生了著名的“不為五斗米折腰”事件。當時朝廷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這個督郵以兇狠貪婪聞名遠近,每年以巡視為名向轄縣索要賄賂,每次都是滿載而歸。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留下一句“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掛印而去,還寫了流傳至今的名篇《歸去來兮辭》。

《歸去來兮辭》是語文學習中的必背篇目,其實現在的公務員們更應該背背,官當久了,眼睛只盯著上面,需要看看田園,看看民間。陶淵明的這篇小賦,感情真摯,寧靜悠然,寄託著他的人生志趣。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我們看這幾句,一個可愛真實的文人形象躍然眼前。看到自己的家門,“載欣載奔”,邊跑邊笑,這種情感表達一點不做作,對家、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官場的嫌棄毫不掩飾。領著孩子進家門,妻子早就斟好了酒,端起杯來喝個痛快,看著院子裡的樹木心情愉悅。有家、有妻、有子女,這樣的生活為什麼不留戀呢?中國傳統的儒家教育似乎要把每個男人變成胸懷大志的人,到今天我們的教育也沒能擺脫這種功利化思想,所以現在人的生活水平看似提高,但幸福指數不怎麼高。魏晉文人的選擇,其實代表著對人生價值的重新審視,這是我們今天都很少去關注的。

所以陶淵明到現在都一點不過時,他的作品在當今社會仍然有著存在價值,值得每個人讀一讀。

陶淵明:歸去來兮

最後一段:“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富貴不是“我”嚮往的,成仙也是不可能的。趁著春天的美好時光獨自外出,除草培土、登高呼嘯、臨水賦詩,順其自然走完生命的道路,抱定樂天安命的態度不去懷疑!你看陶淵明的思想,很澄靜,很和煦,沒有說非要功成名就,非要出人頭地,就是簡簡單單地過日子,反而讓他真正獲得了幸福,贏得了青史留名。這有點像什麼呢?每次讀到陶淵明我都會想到金庸筆下的老頑童,老頑童看似瘋瘋癲癲,行為怪異,也從不去爭什麼天下第一,但他卻比他的師弟——全真七子們更像道士,更加淡泊,這反倒促成他練就了左右互搏術和七十二路空明拳,武功與四大高手持平。所以成為怎樣的人,追求怎樣的幸福,這要看我們自己內心的選擇是否堅定。當今很多人為了出名,多麼無下限的炒作都可以做出來,為了面子,卻可以丟了尊嚴。許多年輕人想的是如何變成有錢人,開什麼牌子的豪車,住多大的房子,卻忘了該如何做人,這是經濟社會發展到現在對道德構架的衝擊,令人遺憾而痛心。

陶淵明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就已經參透這條真理,並且不斷用文字去表現。《桃花源記》勾勒出陶淵明自己心中的烏托邦,也為讀者們提供了一個精神寄託。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寫得好,為什麼好?這本是《桃花源詩》的序言,然而知道詩的人不多,大家卻都記住了這篇序。正是因為它撩動了人們心中那個渴望幸福、自由、平等的小心願,激活了人們對大同世界的嚮往。

陶淵明:歸去來兮

《桃花源記》虛構了一個故事:武陵的一個漁夫,因為迷路,誤入桃花源,這裡是另一片天地,另一個世界。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雞犬相聞、往來種作。桃花源的這些人究竟什麼來歷呢?“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是祖上為逃避秦時的戰亂,帶著族人隱居在此,從此與外界隔絕。最後漁夫離開的時候,桃花源的人叮囑他:“不足為外人道也。”但是這個人有點不厚道,一路作下標記,回去稟報給太守,太守派人按照標記去尋找,可是居然迷路了,沒有找到。南陽有個叫劉子驥的,也去尋找,結果到病逝也沒找到,從此再沒有尋找桃花源的人了。

《桃花源記》有點像一篇具有奇幻色彩的童話,但不僅僅是一篇童話那麼簡單。顯然桃花源是陶淵明心中所向往的家園,他不允許外人隨意破毀,因此武陵人及後面的劉子驥都再尋不到桃花源了。這篇文章對後世的影響深遠,以至於到今天都有許多景區聲稱自己是陶淵明筆下正宗的桃花源。但這恰恰沒有體悟到桃花源的精神意義,我們今天消費桃花源時就已經和那個武陵人沒什麼分別了!我想,這也是陶淵明不希望看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