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對胎壓了嗎?設定山地車胎壓的N條指南

你打对胎压了吗?设定山地车胎压的N条指南

你打对胎压了吗?设定山地车胎压的N条指南

對於一些山地車初學者來說,如何設定山地車的胎壓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若是氣壓太大,車胎不能夠很好地吸收地面的震動,導致在複雜路面的抓地力下降;反之,氣壓太低,胎邊容易太軟而導致扭曲,導致轉向失控,在岩石陣裡還容易爆胎和損壞輪圈。

合適的胎壓既可以獲得較好的抓地力,轉彎的時候也不會過分變形,又能在通過崎嶇地形的時候起到合適的緩衝,而且不會容易發生爆胎或者側邊漏氣等煩人的狀況。

那如何知道自己合適的胎壓呢?

在獲得自己合適的胎壓之前,我們需要知道,山地車的最適胎壓受哪些因素影響。

· 車手的體重:這一點顯而易見,體重越大,需要的胎壓越高;

· 車胎容量:如果車胎體積更大,最合適的胎壓更低;

· 地形:比如非常顛簸的土路要求更低的氣壓來獲得更大的緩衝來保證踩踏效率,而岩石叢生的地形需要更多的氣壓來防止爆胎或頻繁磕圈。

· 車手的體能和技術水平:速度更快,更激進的車手需要更高的胎壓,因為他們在壓彎和碾壓障礙的時候力度更大。技巧更好的車手的氣壓可以更低,因為他們可以避開障礙物,而不是死磕過去。

· 車胎結構:更輕更薄的車胎相比加厚的車胎需要更高的胎壓。

· 是否是真空胎:真空胎大大降低了爆胎扎胎的幾率,因此適合使用的氣壓更低。

· 車圈結構:UST真空系統相比普通輪圈改裝的準真空胎的最低氣壓可以更低。ENVE車圈採用的無鉤結構設計也使得它在低氣壓下不容易漏氣。

你打对胎压了吗?设定山地车胎压的N条指南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山地車胎壓的影響因素,下面來看一下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胎壓吧:

對於體重在160-180磅範圍內(72.5-81.6公斤),使用26寸輪徑,胎寬為2.3的,在一般的越野地形,默認胎壓是35psi。然後根據以下情況調整:

· 真空胎請減少5psi

· 前輪胎壓比後輪少2-3psi

· 每車胎尺寸增加0.1寸,氣壓降低2psi;反之,氣壓增加2psi

· 29er請減少3psi,27.5降低1-2psi

· 體重每增減10磅(約為4.5公斤),請調節一個psi(例如體重為200磅,比180磅多了20磅,因此胎壓加2psi)。

· 計算出結果之後,先記下這個公式推薦的氣壓,然後在下次騎行的時候試驗,注意是否有在拐彎和崎嶇地形的時候觸底頻繁或漏氣“打嗝”;如果有,氣壓再加3psi。

· 如果你覺得車輪彈起反覆,不容易控制,減少3psi

*注:如果是普通車圈改裝的準真空胎,需要注意的是相對窄的車圈使得車胎更容易在壓彎的時候漏氣,或許會需要更高的氣壓。首次調節胎壓不要低於25Psi,而是應該在測試之後再酌情放氣。如果你第一次沒有看懂,請再看一次。

你打对胎压了吗?设定山地车胎压的N条指南

ENVE針對各個型號輪圈和不同車手的體重給出了推薦胎壓

舉個例子:小編體重為130磅,使用29er 2.1 的準真空胎,開始利用上方的胎壓計算公式。

35(初始氣壓)—5(真空胎)—3(體重)—3(29er)+4(車胎尺寸)=28psi

因此後輪胎壓28psi左右,前輪胎壓大約為28-3=25psi;這個胎壓值相對偏高,比較保險,適用於高速型賽道或是亂石叢生的的越野路線。在一般的XC賽道,22-25psi的氣壓或許更為合適。

找到最適合你+車子+地形的胎壓需要多一些嘗試,不過一旦你獲得了最適應自己的胎壓,那就可以更加專注騎行,爽到飛起。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公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如果你覺得按照以下的胎壓去越野的時候太硬或太軟而不利於操控,請相應地調整。本文的目的在於給初學者提供一個參考值和如何根據實際情況相應地調節胎壓的思路,而非準確的胎壓值。

附:個別XC車手的氣壓

你打对胎压了吗?设定山地车胎压的N条指南

阿布薩隆:比賽的大多數時候胎壓20-22PSI,29er,2.2寸車胎,體重70公斤左右。

你打对胎压了吗?设定山地车胎压的N条指南

大衛·羅薩:prototype家的碳輪,維多利亞真空胎。在XCO比賽中一般20psi不到,而到了山地馬拉松比賽稍稍升到大約22psi,確保效率(大衛的體重為52kg)。

你打对胎压了吗?设定山地车胎压的N条指南

關於山地車胎壓設定,你有什麼見解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