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军队为何战斗力强悍?从这些武器装备浅谈其军队的成功转型

历次中东战争给以色列赢得了中东头号军事强国的地位。但很难预测这一地区未来的形势变化,以军所面对的情况也早已不同与往昔。

历次中东战争及其他军事行动中的一个个胜利,给以色列赢得了中东地区头号军事强国的地位和人们心目中“袖珍强国”的形象。但中东局势、尤其是地区安全形势一直在不断地变化之中,甚至很难预测这片多事之地的未来会是什么个样子,以色列所面对的情况也早已截然不同与往昔,而以色列军事力量也正在经历着某种转型式的改变……

总体情况——由“积极进攻”转向“积极防御”

长期以来,以色列军队给全世界的印象就是极具攻击性,“先下手为强”似乎就是他的不二法门,从“六日战争”到千里奔袭恩德培、从“歌剧院行动”到“加利利和平行动”……以夺取战场主动权和军事上的胜利为最高目标,无视一切其他影响已然成了以色列军政高层在面对军事危机时的一贯做法。然而今日之中东已非曾经的模样,以色列的总体军事情况也由过去的“进攻”渐渐转向“防御”。

随着“以土地换和平”政策的推行,自“六日战争”中取得的“战略纵深”已经不复存在,如今的以色列控制地区,除了戈兰高地以外,基本上回到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爆发前的程度,在退还了西奈半岛之后,以色列军事力量施展拳脚的空间已经大大地缩小了;而另一方面,中东地区其他国家的实力以及与以色列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多数伊斯兰国家都比较明确地表示可以与以色列一同相处,而以色列也发现自己无法与整个伊斯兰世界长期为敌。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以色列所处的环境变得安全了,非国家武装组织取代了传统的国家军队成为了代表伊斯兰世界与以色列进行战斗的主力,自从以军从黎巴嫩南部撤出后,随着以色列扶植的南黎巴嫩仆从军几乎是立即崩溃,真主党武装迅速崛起,填补了这一地区的力量真空,成长为一支实力远超过黎巴嫩国防军和当年鼎盛时期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反以色列军事力量;而随着阿拉法特的去世导致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法塔赫”)的日渐式微,又让更加激进的“哈马斯”掌握了巴勒斯坦地区的主导权,这不仅使拉宾和阿拉法特开创的以巴和谈难以为继,也让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的袭击行动变得更加频繁;尤其是美国发起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日益“国际化”(活动范围和影响力急剧扩大),更把以色列推到了伊斯兰非国家武装组织发动袭击的风口浪尖……于是,昔日所向披靡的以色列军事力量,在失去了明确的“进攻方向”的同时,却要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如何保护自己脚下的土地免受不知来自何方的袭击。

陆军——从戈壁到城镇

以色列陆军堪称是中东地区最强大的地面武装力量,从席卷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到入侵黎巴嫩的“加利利和平行动”,以色列陆军曾在大漠戈壁上掀起一阵阵势不可挡的装甲狂飙,兵锋所指几乎是攻无不克。但也就是从那时起,以色列陆军就长期没有和像样的对手过招,一直是和装备与训练都十分低下的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小打小闹”,以至于在2006年对黎巴嫩真主党武装采取的军事行动中,面对实力达到一个小国家正规军队水平的真主党武装,以色列陆军显得有些无所适从,无论人员伤亡还是技术装备的损失,都大大地超过了以色列军政高层甚至是全世界的预料。

公开的资料显示,针对在以黎、以巴冲突中出现的新情况,以色列陆军高层曾经在2007年间,对以色列陆军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其中有的意见认为,以色列应当学习欧美国家,研制或引进类似“斯特瑞克”、“拳击手”一类的轮式装甲战斗车辆,建立“轻型化陆军”;也有意见认为以色列应当研制或引进类似“布莱德利”、“美洲狮”一类的履带式步兵战车,使现有装甲部队的构成更加完善。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以色列高层似乎没有采纳上述提议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另辟蹊径,将以色列陆军打造成了一支更加注重现代条件下的城镇作战的地面力量。

在2009年初发动的针对加沙地区“哈马斯”武装的“铸铅”军事行动的地面作战中,一些由老式坦克和装甲车辆改造而成的奇特战车成为了以色列装甲部队的主角,其中包括在车体上加装了格栅装甲或复合装甲,车顶上加装由防弹玻璃和装甲构成的大型观察/射击堡或遥控武器站的M113改进型装甲输送车;是用库存的“百人队长”坦克底盘改造的“纳格玛肖特”、“纳格帕登”和“美洲豹”重型装甲步兵战车和用在中东战争中缴获以及后来“廉价收购”获得的大量T-54/55坦克底盘改造而成的“阿奇扎里特”重型装甲步兵战车。

以色列军队为何战斗力强悍?从这些武器装备浅谈其军队的成功转型

重型装甲步兵战车对于其他有城镇作战需求和大量即将退役的T-54/55类坦克的国家应该也有参考价值

2008年6月,以色列陆军迎来了他们的新一代重型装甲步兵战车——“亚美尔”(雌虎),“亚美尔”是目前为止,全世界性能最强的重型装甲步兵战车之一,目前已进入量产阶段。据报道,以色列军方计划第一阶段采购50辆“亚美尔”重型装甲步兵战车,用来替换即将退役的“纳格玛肖特”、“纳格帕登”和“美洲狮”。

“亚美尔”是在以军退居二线的“梅卡瓦”I/II型坦克底盘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重型装甲步兵战车,改装工作包括:拆除坦克的炮塔和车体顶部,代之以新的焊接上层装甲结构,安装新的尾部舱门/跳板,去掉驾驶员舱盖代之以附加装甲等等。“亚美尔”可载11名乘员:车长、驾驶员、炮长和8名载员,另据以军方介绍,该车还配备了一个担架设备,从而保证车辆在8名载员之外还可以搭载1名伤员。

“亚美尔”全身(包括车顶)都披挂了附加装甲,看上去似乎与“阿奇扎里特”及M113改进型的附加装甲型号相同,是一种模块化的复合装甲;为了应对地雷的威胁,“亚美尔”还在车底部安装了V形的“特殊装甲系统”并重新设计了车内乘员与载员的悬置座椅;此外还计划装备“战利品”主动防护系统,以色列方面称,“‘亚美尔’是世界上防护力最强的步兵战车……”。“亚美尔”的电子系统也十分先进,装备了“梅卡瓦”IV主战坦克相同的所采用的战斗管理和火控系统、非制冷热成像电视和昼/夜观察设备,车体外部安装有四台摄像机,三个在前,一个在后,载员的顶观察瞄具替换为平板监视器,从而使车内成员在闭舱作战时具有良好的视野,提高了态势感知能力。另外,根据以色列国防军的作战经验,步兵战车成员经常需要在车内持续待上24小时,因此“亚美尔”还配备了卫生设备。

“亚美尔”的武器系统包括一部可选装40毫米榴弹发射器或12.7毫米机枪的遥控武器站、一门60毫米迫击炮和一挺FN-M240型7.62毫米通用机枪,车顶唯一的舱盖位于车长顶部,在车辆的左侧,从而使车长能够操纵机枪。

以色列军队为何战斗力强悍?从这些武器装备浅谈其军队的成功转型

“亚美尔”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重型装甲步兵战车之一

而在轮式装甲车辆方面,以色列也没有发展时下颇为“流行”的轮式步兵战车及相应的轮式战车“车族”,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新型装甲汽车”上,先后开发出了以福特越野卡车底盘发展而来的“狼”和性能处于世界同类产品顶级水平的“新型装甲汽车”——“山猫”。“山猫”由著名的捷克“泰脱拉”4×4越野卡车底盘改造而成,能容纳12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以及装载相应的后勤保障物资。“山猫”的底盘和乘员舱布局与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广泛使用的MaxxPro/MaxxPro+“防地雷反伏击车”以及德国陆军信息化快速反应部队装备的“澳洲野犬”2“全防护车”完全相同,事实上,这种设计本来就是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先提出,后来出售给美、德两国的相关企业的,而MaxxPro/MaxxPro+的装甲钢板也购自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由此可见以色列在这一领域的强大实力。“山猫”采用模块化装甲,具有3个级别的防护等级:第1级别防护等级能防御7.62×54毫米穿甲弹;第2级别防护等级能防御“路边炸弹”(IED)和14.5毫米穿甲弹;第3级别防护等级加挂反应式装甲,能抵御RPG-7一类聚能装药破甲武器和自锻破片武器的攻击;此外,“山猫”还配有热烟幕发射装置和“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山猫”也装备(作为标准配置)有拉菲尔公司开发的遥控武器站,可选装一挺7.62毫米FN240机枪、12.7毫米M2机枪或一部40毫米榴弹发射器,这种遥控武器站的一大特点是采用全无线遥控,通过特殊的电磁装置吸附在装甲车顶部,从而无需凿穿车顶安装。目前,“山猫”已经完成军方测试并投入小批量生产。

“雌虎”和“山猫”的加入,使以色列陆军拥有了现代条件下城镇作战能力全世界最强的装甲力量,但另一方面,以色列装甲部队也已经变得十分“特化”,在“传统”的野战领域,以色列陆军原有的优势正在逐渐地消失,尤其是在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纷纷获得“布莱德利”、BMP-2等较先进的履带式步兵战车和“食人鱼”等先进轮式步兵战车的情况下,以色列在相应领域则是几乎空白,而就在2009年3月,有报道称以色列高层决定停产“梅卡瓦”IV型主战坦克,而其他中东国家的坦克力量正随着T-90、“勒克莱尔”等先进坦克的加入日益增强。当然,以色列至少现在仍然有足够的“资本”,例如在关于“铸铅行动”的资料照片中,我们可以发现部分“梅卡瓦”IV型主战坦克已经加装了“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使这种本就装甲坚实的坦克具备了更强的防护力,尤其是在应对各种轻型和重型反坦克导弹(这也是伊斯兰非国家武装组织已经或即将获得的新武器)方面。另外,以色列拉斐尔公司研制的新型遥控武器站已经成为很多西方国家新开发的履带式和轮式步兵战车的首选车载火力,这种由30毫米机炮和“长钉”反坦克导弹组成的大型遥控武器站是当今世界同类产品中火力最强、功能最全面的,以色列也推出了将该型武器站集成到M113上的“简易步兵战车”样车,相信只要有需要,将其集成到“亚美尔”上没有任何难度,装到“山猫”上应该也可以(遥控武器站比炮塔轻巧许多),这足以使以色列获得质量上不输给任何军事强国的履带式和轮式战车。而以色列还有另一个优势,就是中东地区首屈一指的直升机力量。

铸铅行动”中的以军“梅卡瓦”IV型主战坦克,可见其中一部分已经安装了“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

而在另一个地面武器的“前沿领域”——无人兵器方面,以色列也试图有所突破,就在前不久,以色列G-Nius无人地面系统公司展示了其新推出的“加蒂姆”(Guardium)无人驾驶车辆。这种长得有些像“有棱有角的甲壳虫汽车”的四轮无人驾驶地面车辆能够在远离前线的指挥所内遥控操纵,也可以按照预先输入程序的路线独自行驶,甚至“知道如何过十字路口并自动识别道路交通标识”。“加蒂姆”装备有多台可进行360°扫描的摄像机,并具有夜视能力,可用于执行城区和边境地区的巡逻任务,也可以安装机枪、榴弹发射器甚至“长钉”反坦克导弹,直接参加战斗。而且,“加蒂姆”无人驾驶车辆的遥控操纵界面十分简便,G-Nius无人地面系统公司总经理埃雷兹•佩莱德说:“任何玩PlayStation(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的一种电子游戏机)长大的孩子,都能在数秒内学会如何操纵这种机器人。”

以色列军队为何战斗力强悍?从这些武器装备浅谈其军队的成功转型

我们认为,无论是有人驾驶的坦克和装甲车辆,还是新颖的无人驾驶地面车辆,都反映出以色列陆军将重心由进攻转向防御作战的变化,虽然近年来以军地面部队仍频繁进入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地区实施军事行动,但强度和推进深度都无法与当年相提并论。而以色列没有开发步兵战车、尤其是轮式步兵战车这种适合进行大范围机动攻击的战车,至少是放慢坦克研制和生产速度;却重视发展重型装甲步兵战车、新型装甲汽车等针对现代条件下城镇作战的车辆,以及着手无人地面武器的研制和装备,正是以色列陆军更多地考虑在本国或边境地带而非他国纵深条件下作战的具体表现。以色列陆军作战重心从戈壁到城镇的转变,正是以色列军事力量总体趋势由“进攻”转向“积极防御”的写照。

以色列“加蒂姆”无人驾驶车辆海军——迷你版的“由海向陆”之路

和很多后起的军事强国一样,海军是以色列三军中,战果和作用最不突出的,虽然有过击沉多艘埃及导弹艇而己方无一损失的战绩,却无法掩盖“埃拉特”号驱逐舰被“冥河”导弹击沉的伤痛经历。而在2006年,一艘同样名为“埃拉特”号的“萨尔”5型护卫舰再次被反舰导弹击中,虽然幸免沉没,但如果加入对手只是真主党武装、导弹只是没有完整的配套雷达的中型(甚至可能是小型)岸舰导弹以及引以为豪的“巴拉克”防空系统毫无反应(无论是何种理由)这些因素,那么这艘传承了不祥名字的“埃拉特”号的再次遇袭就很没有面子了;而无法确认的消息显示,在这次冲突中还有一艘“萨尔”4.5型“尼瑞特”级导弹艇被真主党武装的岸舰导弹击沉,虽然以色列方面否认此事,但阿拉伯电视台的镜头里,确实能看到一艘小型舰艇上冒出冲天的浓烟与火光……。

即使不说这些,以色列海军在2006年的军事行动中也显得乏善可陈,按照以色列方面的说法,以海军执行的任务是“海上封锁与对地攻击”,前者怎么看都像是牛刀杀鸡,后者则可说是不合格,以色列海军舰艇上最强的对地攻击武器也就是一门奥托•梅莱拉76毫米舰炮,虽然这种被戏称为“76毫米机关炮”的速射炮无疑是世界一流的舰炮,但射程和威力怎么说都不大适合轰击岸上目标,反而让宝贵的舰艇成为对方岸舰导弹的靶子,而在当今“数得上号”的军事强国中,以色列海军也是少数几个没有任何区域防空能力的海军了。

而伊斯兰国家海军力量的增长使得原本就没有多少优势的以色列海军在中东各国中已经开始显得不那么起眼。沙特阿拉伯海军的“利雅得”级、阿联酋海军的“拜努纳”级,至少在性能参数上早已将“萨尔”5型比下去,成为中东国家海军舰艇的新贵,埃及、伊朗、阿尔及利亚等国,也已经或即将拥有性能不输“萨尔”5型的战斗舰艇。不过话说回来,沙特、阿联酋和伊朗海军几乎不可能开到地中海和以色列一较高下(红海和苏伊士运河也不是海军舰队的用武之地),埃及海军实力还很弱,阿尔及利亚离以色列又实在比较遥远,最重要的是, 如今在伊斯兰世界里,已经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一呼百应,所以以色列海军也不用担心面对伊斯兰各国联合舰队的威胁,况且这种场面在这些伊斯兰国家最团结的时候也没有出现过。而以色列海军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德国建造的“海豚”级潜艇,如果不考虑阿尔及利亚和伊朗的水下力量,以色列潜艇部队至少目前足够对付周边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了。

以色列军队为何战斗力强悍?从这些武器装备浅谈其军队的成功转型

以色列“萨尔”5型护卫舰的光环正逐渐黯淡

但是,以色列海军也想有所作为,于是在2005~2006年间也想效仿美国海军的“前沿—由海向陆”,提出了一个以色列版的“前沿—由海向陆”舰队计划,包括未来能搭载F-35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大型两栖攻击舰(可能与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接近)、与美国共同开发和建造“濒海战斗舰”等等,显然,这样雄心勃勃的计划所需的开销可以说超过了以色列海军自建军以来的总和,而当下以色列的军费开支怎么也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增长,所以这个计划理所当然地被一直拖着。再加上F-35战斗机和美国的两型“濒海战斗舰”——“自由”级和“独立”级的进展都比预期的要慢,价格却在不停地涨,最近有消息称,以色列打算放弃与美国共同建造“濒海战斗舰”的打算,转而引进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的MEKO系列濒海战斗舰(MEKO CSL),但这同样是充满不确定的事情,因为MEKO CSL说到底还在图纸上和模型中孕育着……

当然,以色列海军也不是毫无希望,如果真的与德国合作,那么最佳选择或许是德国建造中的F-125型护卫舰,作为MEKO系列战舰中迄今最先进的产品和很有希望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装备155毫米口径舰炮和大口径火箭炮的主力战舰,F-125型护卫舰具有远超过以色列海军任何一艘现役战舰以及“自由”级和“独立”级“濒海战斗舰”的对空搜索能力、对地火力打击能力和对海攻击能力,实施特种作战的能力也不逊色于美国的“濒海战斗舰”。而且,以色列还可以像对待“海豚”级潜艇一样,在德国为以色列建造的F-125型护卫舰上安装以色列需要的装备(反正MEKO本身就是可以“变身”为不同形态的模块化战舰),例如安装以色列自行研制的、射程和精度接近战术导弹的“罗拉”(LORA)远程火箭炮以及“达莉拉”对地攻击巡航导弹,搭载以色列拉斐尔公司开发的“保护者”级无人水面艇等等。而现有的“萨尔”5型和“萨尔”4.5型也可能换装更先进的雷达(由于建造时间较早,这两型舰艇上的搜索雷达还不是三坐标雷达,相信将来至少会升级到这个程度)和增程型“巴拉克”舰空导弹系统,增程型“巴拉克”的性能或许没有以色列在国际市场上宣传的那么好(很多人对这种尺寸依然很小的对空导弹射程能够达到70千米表示怀疑),但具有初级的区域防空能力应该还是可以的。

如果未来以色列获得F-125型或类似的战舰,那就意味着以色列海军的重心将从海上转向陆地,其主要假想敌从可能的“敌国海军”变为非国家军事组织。这样一来,以色列海军的规模和吨位将会有显著上升,也将更具威慑力,但他们的主要任务将是构筑海上防御网(包括海空和水下防御圈)和配合陆上作战,这同样是由“积极进攻”转向“积极防御”的表现。

以色列军队为何战斗力强悍?从这些武器装备浅谈其军队的成功转型

空军——“全力进攻”与“积极防御”

不可否认,以色列空军至今仍保持着强大的攻击力量和积极的攻击态势,在历次战争和军事行动中,以色列空军总是尽其所能地攻击、攻击再攻击,从“六日战争”中的倾巢出动到贝卡谷地的辉煌战绩,以及奇袭伊拉克核反应堆的“歌剧院行动”,攻击为以色列空军取得了累累战果,也成为了其长期坚持的信条。

随着F-16I“惊雷”(亦译为“雷暴”)多用途战斗机的交付服役,“攻击精神”在以色列空军中被提升到了几乎登峰造极的程度,因为至此,以空军的一线主力战斗机——F-15I“沙漠鹰”和F-16I“惊雷”,全部是着重对地攻击而不是空战的双座多用途战斗机,这样的用意十分明确:不提倡空战,而是要把对手全部消灭在地面上。

但所有事物都有两面性,前面已经说过,现在的以色列已经不是当年的以色列,随着西奈半岛的归还,以色列空军的活动空域及可用的机场也大大减少;而一些科技和军事实力相对较强的伊斯兰国家,其空军实力和地面防空力量也今非昔比,贝卡谷地和奇袭伊拉克核反应堆的行动之所以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伊拉克空军与地面防空部队的低素质和叙利亚完全没有电子对抗的意识(注意,是基本意识都没有,这比技术装备落后更加糟糕),如今以色列空军的实力是更强了,但一些伊斯兰国家在这方面的提升幅度更大,虽然其整体水平还是低于以色列,但防御一方本来就占有“主场”的一些优势;因此若现在的以色列空军想要再发起一次类似“歌剧院行动”的突袭,难度恐怕会大很多。

以色列军队为何战斗力强悍?从这些武器装备浅谈其军队的成功转型

F-16I“惊雷”多用途战斗机或许是最注重对地攻击的F-16

另一方面,一线主力战机全部是双座多用途战斗机也可能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例如空战能力尤其是截击能力的下降,以及机务人员组成结构方面的变化。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特化”的事物总是不容易适应变化,以色列空军怕也不能例外。

一个毫无悬念的命题,就是以色列空军的第四代战斗机会来自美国,站在以色列的立场上,无疑想要眼下的空战霸王F-22,但是,停产和禁止出口的决议使得在未来五年以上的时间里,美国以外的国家没法去动F-22的脑筋;因而以色列也加入了联合开发和采购F-35的庞大阵营,前面已经说过,以色列空军现有的机场并不很多,因此以色列很可能会采购至少是一部分具有垂直/短距起降能力的F-35C,不仅可以灵活部署和用于应急条件下的要地防空,也可以为将来可能组建的舰载航空兵作一个铺垫,至少从现在来看,中东其他国家获得第四代战斗机还遥遥无期,以色列拥有该地区第一支配备F-35的空中力量也没有什么问题,届时(这个时间应该是2020年之前)以色列还可以对周边国家保持五年以上的战机技术优势。

此外我们再说一下以色列的新型预警机“海雕”,这种在“湾流”G550平台上安装共形相控阵雷达天线的小型预警机被一些文章说成是“具有革命性的机型”,但与“费尔康”一样,以色列空军本身对这种“先进机型”的态度却让人觉得有些“暧昧”,从“费尔康”到“海雕”,就没见过以色列空军自己用过;而且从与印度签订协议到第一架“费尔康”A-50I预警机交付印度,用了将近八年的时间,“海雕”交付新加坡空军的速度也比新方预期的慢,其中或许存在某种技术上的问题。

然后我们来说以色列的无人机,就在2007年,以色列公开了其最新的大型无人机“苍鹭”II(亦译为“埃坦”),显示了其在无人机领域的强大实力。的确,从贝卡谷地开始,无人机就作为以色列空军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着作用,以色列无人机的品种齐全、性能先进也是世界公认;不过,在无人机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高速喷气式无人机方面,以色列却是个空白。当然这个问题也不大,因为即将退役的“鬼怪”战斗机完全可以按照美国QF-4的标准改装成为具有投放武器能力的大型多用途高速无人机,而且把未来大型无人攻击机“定位”为螺旋桨动力的还有英国和印度(成功的“螳螂”和不成功的“湿婆神”),也就是说这也未尝不是个办法,总体性能上看,“苍鹭”II的载荷、航程以及升级潜力都要超过“螳螂”,而对于亚音速无人驾驶飞机来说,螺旋桨和喷气动力在飞行性能上的差距不会很大,螺旋桨对隐身性能的影响也可以通过采用非金属材料制造螺旋桨等方法来抵消。

以色列军队为何战斗力强悍?从这些武器装备浅谈其军队的成功转型

采用“湾流”G550机体改造的以色列预警机(前)和地面/水面目标观测飞机(后)

2008年以色列对叙利亚的空袭,我们认为,叙利亚境内存在伊朗核设施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原因很简单,无论是以色列与叙利亚之间的距离还是叙利亚的空军和防空部队的实力,都注定核设施放在叙利亚比在伊朗境内更加危险。伊朗有伊斯兰国家当中比较强的空军航空兵部队和大量的防空导弹,而叙利亚自从“第五次中东战争”(也就是以色列所说的“加利利和平行动”)中遭遇惨败后,国力和军力都处于近乎一蹶不振的状态,直到现在也看不出重振军备的迹象来;伊朗有较强的反击能力,叙利亚则没什么打击以色列的手段,加上核设施放在别国所需承担的国际责任,实在是找不出让伊朗把核设施放在叙利亚的正常理由。因此,以色列空袭的叙利亚目标更大的可能是某个叙利亚支持的伊斯兰非国家军事组织的基地或训练营、指挥通讯站、军工厂、武器库一类的重要地点(对于这个非国家军事组织来说是重要的而已),叙利亚防空部队进行了一定的抗击,虽然没能击落以军战机,但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以军的空袭行动。

在可预见的将来,以色列空军仍然是一支充满攻击性的力量,进入他国境内实施空袭的事情今后还会不止一次地发生。但从现在的中东局势来看,未来以色列空军发动类似贝卡谷地或“歌剧院行动”之类针对他国重要军事目标的大规模空袭的概率比较小,更多的可能是对受他国保护的伊斯兰非国家军事组织实施空袭,这同样需要进入他国腹地并突破他国空中防线,因此未来以色列拥有大型无人攻击机和F-35隐形战机后,会更多地使用这两种机型(甚至可能是同时使用,虚虚实实)组成的小编队来执行此类任务,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从“全力进攻”到“积极防御”的转变。

“苍鹭”II是大型无人机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战略力量——核谜局及其他

以色列究竟是不是有核国家?如果是,那么以色列的核武器达到了怎样的水平?这些都是长期具有争议的命题,而以色列也对此一直闪烁其辞,例如从未承认、却从不否认拥有核武器。

我们认为,建立稳定并保证随时使用的核武库是需要数十次核试验作为积累的,这种积累一直要到该国获得大量核爆数据乃至掌握次临界核试验技术后才可能完成。虽然有无法确认的消息显示,这个世界上曾经出现过几次类似核试验的现象,却没有哪个国家承认在当时当地进行过核试验,比较令人相信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卫星在印度洋上拍摄到的一次很像是核爆的神秘闪光,有资料显示那是以色列与南非联合进行的核试验,但即使是把这些“疑似核试验”的记录全部加起来算到以色列的头上(其中肯定包括将那次“印度洋上的闪光”转载以后产生的重复记录或者对某些其他的自然或人为事件的误判),其总数也不超过五次,即使这几次核试验全部取得完全成功,也难以积累到足够多的数据,更不用掌握次临界核试验技术了。当然,以色列拥有核反应堆和相关的技术设备及大量核技术人员是不争的事实,而按照美国情报部门的“掌握核武器的最低条件分析”(不过这个“最低条件”或许定的太低了一些,没有将制备高浓缩铀和保证反应堆稳定运行等对一国工业基础有较高要求的因素考虑在内),以色列显然掌握了拥有核武器的全部要素,以色列在这方面的态度也表明其至少不放弃研制和使用核武器,加上当年的易博拉辛•瓦努努事件传递出来的信息。我们认为,以色列应该是拥有一定数量、可以应用于实战的原子弹,但数量不会很多,能否保证随时使用也存在疑问,而掌握氢弹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除了以色列以外,其他中东国家都完全没有掌握核武器(客观地讲,伊朗现在的核技术与用于军事目的还有很大距离),所以在目前和可预见的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以色列对周边国家的核威慑能力都绰绰有余,退一步说,即使中东某个伊斯兰国家未来掌握了核武器,也不是敢于贸然使用的,因为在遭受的伤害上,“相互摧毁”和“单方面被摧毁”并没有什么区别。

以色列发射的运载火箭,被认为与“杰里科”弹道导弹有诸多渊源

在运载工具方面,外界一直认为以色列拥有被称为“杰里科”系列的中、远程弹道导弹,其中“杰里科”-3型的射程已经达到3000甚至5000千米,以色列从未公开试射过弹道导弹,但有过数量不多的航天发射,由于地理位置和国土面积的关系,这些发射无一例外是向地中海上空进行的“逆轨道发射”,这种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发射对于航天器的使用来说是浪费成本的做法,以色列的大多数卫星也是请其他国家代为发射的。但从以色列航天发射现场的布置和发射台的构型上看,这些发射有弹道导弹试验的可能,以色列国土面积狭小,无法进行全程试射,因此很可能会通过向太空中某个位置发射载荷(其中可能包括一些小卫星)的方式,来测试其弹道导弹的性能,但就中、远程弹道导弹来说,一次有落点的试射都不进行对确定其性能诸元总会有些负面影响。随着伊朗弹道导弹技术的日渐长进(目前已掌握射程至少超过2000千米的固体燃料中程弹道导弹),未来以色列也可能会在地中海上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弹道导弹试射。

以色列军队为何战斗力强悍?从这些武器装备浅谈其军队的成功转型

另外,以色列还拥有一种射程300千米左右的“达莉拉”巡航导弹,尺寸与美军的“斯拉姆”(SLAM)比较接近,据以色列在各种防务展会上发放的资料称,“达莉拉”可以在敌方防区外打击“飞毛腿”导弹发射车一类的活动目标。目前公开的“达莉拉”只有空射型,可以从F-15I“沙漠鹰”和F-16I“惊雷”多用途战斗机上发射;但有消息称以色列已经开发出了潜射型“达莉拉”并将其集成到了德国为其建造的“海豚”级潜艇上,未来还可能出现水面舰艇及陆上发射的型号,如果以色列能将核弹头做到足够的小型化(理论上是可以的),那么“达莉拉”也可以作为战略武器使用。

尾声——多变的中东,变化的以色列

中东,一直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纷扰的地区之一,民族、宗教、利益等诸多矛盾汇聚与此,各种国家与非国家势力也盘踞与此,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给以色列带来真正的安全。随着美国推行的“反恐战争”带来的非国家武装组织日益活跃,随着冷战后中东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力量构成的不断变化;以色列也在变化着,就连当年披坚执锐的沙龙,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也为缓和巴以矛盾做了不少的努力,甚至不惜得罪国人。很多事物并不能只看表象,无论伊朗保守派如何高呼反以口号,伊朗和以色列都没有什么正面冲突的空间,双方的导弹和机群,也不会轻易地飞向对方的领空。而非国家军事组织也不见得永远是非国家军事组织,一旦拥有了稳固的根据地、足够多的支持者和超过该国国防军的武装,那为什么就没有可能取而代之呢?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现在表示“可以与以色列和平相处”,但长期的矛盾甚至仇恨显然不是一句表态就可以化解的,如果中东形势的变化使他们认为有某种“机会”……一个怎样的以色列才是安全的、一面怎样的“大卫王之盾”才能给带来安全?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