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緬懷|張鼎丞青年時期的故事

红土缅怀|张鼎丞青年时期的故事

張鼎丞青年時期的故事

□ 胡大新

“一就一,二就二”

1916,斷斷續續讀完高小的張鼎丞,就懂得為老百姓辦事了。

村裡頭的糾紛,比如吵架打架,或者因為蓋房子爭地皮,乃至房派鬥爭等等,在舊社會是經常發生的。每當發生這些事,張鼎丞就心平氣和地勸解,請左鄰右舍來參加評論,指出誰對誰不對,苦口婆心地把雙方說得心服口服,然後他就說:“好了,好了,就這樣啦,以後不要再鬧啦!”並且從口袋裡掏出他用4毛錢買來的鞭炮當眾燃放,表示以後雙方不要再鬧糾紛了。

老百姓十分感激,誠心誠意要留他吃一頓飯,或送點紅包或什麼禮物給他,但他一概謝絕。他說:“如果老是白吃人家的東西,吃得多了就會變成土豪劣紳。”有些外地來做手藝的師傅不瞭解,問那些被勸和的人:“你們為什麼那麼相信他?”他們爽快地回答:“他辦事公道,十分老實,一就一,二就二,不講私情。他做了好事也絕不收人家的紅包。”

“這是我的本色”

張鼎丞在上杭縣豐朗勵勤學堂當義務教員的時候,教的是傳播新思想的白話文;課外經常同學生一起踢足球,翻筋斗,或者帶學生到野外去散步、做遊戲。他對學生既嚴格又和靄,學生格外喜歡他,不會害怕去上學。

他勤勞樸素,平易近人。當時,學校裡的伙伕是一般人所看不起的,但張鼎丞卻同他談得津津有味,還幫他做雜務。張鼎丞剃的是光頭,穿的是粗布衣衫,頭上戴的是寫有“西湖小鼎”4個字的斗笠。他對大家說:“我除了吃飯穿衣,什麼錢都不要,這是我的本色。”他因而深得全校師生的尊敬和愛戴。當他要離開這所學校時,全校師生、當地群眾紛紛懇求他留下。

錢哪裡去了?

1924年,張鼎丞在家鄉永定金砂小學當義務教員兼校長。當時,逢年過節有不少學生參加賭博、喝酒,風氣很不好。張鼎丞就組織他們打籃球,開展文娛活動,不讓走邪路。學校的風氣大為改變。

有些學生因為家裡太窮,一時無法交清學費。按規矩到了期限這些學生就得退學,而學費收不齊則老師的薪水沒法拿足。

張鼎丞看在眼裡,急在心頭。他向老師們講清情由,希望讓學生遲一步交清學費。 對幾個特別困難交不起學費的學生,他就把家裡賣菸葉的錢湊湊數拿給老師們作薪水。錢雖不多,但卻是家裡急著要用的呀!母親發現了,追問錢哪裡去了?張鼎丞就把原委講明,母親也就諒解了。張鼎丞的高尚品德,使老師們深為感動,上學的窮孩子也就更多了。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

1926年夏,在廣東大埔縣寶靈寺小學任教的張鼎丞,積極投身於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運動,經常在課餘時間回到家鄉開展反帝反封建和減租減息鬥爭。

白天,他照常上課,當夜幕降臨的時候,他就把房間門拴緊,點亮煤油燈,放下蚊帳,床下襬雙鞋,然後悄悄地從窗口出來,沿著學校後面那條崎嶇的山路,徒步幾十華里回到家鄉金砂、仙師等地召集窮苦百姓開會,成立農民協會,宣傳革命道理。有些學生晚上去找他,以為先生早已睡著了呢。第二天上課,他們哪裡曉得先生是在黎明前趕回學校的。

第二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大革命運動失敗後不久,在革命處於低潮的時候,張鼎丞就在這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開始了新的革命鬥爭歷程。

红土缅怀|张鼎丞青年时期的故事

製作:鄭萍 主編: 劉永良 監製: 蘇冠生

紅土緬懷|張鼎丞青年時期的故事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