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氏和乾隆的一世情緣

富察氏是滿洲鑲黃旗人,滿洲鑲黃旗為上三旗中的首旗,不僅旗籍高,她的祖父深受康熙帝的器重後追贈為一等承恩公,父親李榮官至察哈爾總管。

富察氏出身於這樣一個累世高官的家庭,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正統教育,嫻於禮法,深明大義,並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加之天生的端莊文靜,可以說是一位標準的名門淑女,大家閨秀。這樣的女子和乾隆在一起可以說是絕對的官配。

富察氏和乾隆的一世情緣

《清史稿》說,皇后母儀天下十三載,平居恭儉,不過以通草絨花為飾,不御珠翠。

有一次,富察氏隨同乾隆在塞外行圍,皇帝無意間和皇后聊起,祖上剛剛創建帝業的時候,生活條件比較艱苦,非常節儉,衣物的裝飾都是用鹿尾絨毛搓成線縫在袖口,而不是像現在皇宮中那樣用金線銀線精工細繡而成。皇帝順口說了這麼幾句話,但孝賢皇后卻將乾隆的一席話深深記在心裡,回京後,特意親手做了一個用鹿尾毛緣邊的放火石的小囊送給皇上,以示與皇帝相互勉勵,不忘儉樸本色。乾隆非常珍愛,一直帶在身邊。夫妻共同生活時間越久,他們相處得也越和諧,對方的每一個細微的表情和動作,都能讀懂,知道彼此的內心需要。在他遇到困擾情緒煩躁之際,富察氏如同一朵解語花,迅速讀懂他的內心,恰到好處地輕輕握手觸摸,親手遞過來的一片小吃,都能給他極大的安慰,讓他的心境迅速走出陰鬱。當乾隆心情極佳,精力無處發洩時,富察氏又能陪他縱情玩嬉,陪他在圍場縱馬奔馳,甚至偶爾也一試挽弓射箭。

正是因為有富察氏在身旁,乾隆才能精力充沛地處理國務,把大清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盛時期。

富察氏和乾隆的一世情緣

富察氏絕非一個平凡的女子,她是草叢中的玫瑰,雞群中的鳳凰,她的出類拔萃一目瞭然。正像八字所說,“佔得妻星最賢最能”,乾隆確實是古往今來難得的幸運之人。

1748年,為了能讓富察氏開心,淡化痛失愛子的痛苦,乾隆帝奉皇太后南巡山東之際,決定帶富察皇后隨駕出巡。但剛剛行進到泰山行宮的時候,富察氏就病倒了,乾隆帝慌了手腳,忙下令回京,但是剛走到德州就不行了。

結髮二十二年,乾隆和富察氏如同兩棵相互依靠交織成長的大樹,彼此早已長成了對方的一部分。

皇后離去的半年裡,皇帝表面上仍然在全力處理國務,然而悲悼之情經常讓他什麼也無法專心地做不下去。一連數月,皇帝都睡不踏實,動不動就覺得皇后還在身邊,頻頻驚醒。太監注意到,一向嚴謹精明的皇帝變得遲鈍了,無目的的活動增多,工作沒什麼效率,常常走到一處,卻忘了自己是要尋找哪個奏摺。有時剛說過的話,立刻就忘得一乾二淨,還不時莫名其妙地大發脾氣,後宮上下都提心吊膽。

富察氏和乾隆的一世情緣

乾隆帝在皇后喪滿之日,飽含熱淚,十分悲痛地寫下了歷史上著名的《述悲賦》,表達了自己對愛妻的濃濃真情。乾隆一生寫了4萬多篇作品,唯有思念富察氏的最為著名。

深愛的皇后已經離去,自己再也無法享受她的溫存和體貼了,傷感的乾隆對此有著太多的不甘心。他無法阻止愛妻離去的腳步,就只能保留她活著時使用的一些物品,企望以物代人,使自己的哀思有寄託之處,企望讓她的影子永遠留在自己的身邊。

長春宮是富察氏生前的寢宮,為了能使自己時常回到與愛妻在一起的回憶中,乾隆帝下令保留長春宮富察氏居住時的原來陳設,凡是她使用過的器具、衣物等,全都保留,一切按原樣擺放,並將孝賢皇后生前用的東珠頂冠和東珠朝珠供奉在長春宮。這種陳設和做法保留了四十多年。

富察氏和乾隆的一世情緣

乾隆帝還將富察氏在德州病逝時所乘的御舟運到京師保存。因為船隻太大,城門洞狹窄,不能進城,乾隆帝甚至想把城門樓拆掉。當時還好任禮部尚書的海望想出了一個運船進城的方法,即搭木架從城牆垛口通過,從而保住了城樓。此舉雖然是乾隆極度悲哀之下的不明智舉動,但確實也體現了他對失去愛妻的痛惜和以及對妻子的深厚感情。

富察氏去世後乾隆南巡,四次經過濟南卻不入。後來,他賦詩一首,說明自己不進濟南城的原因:

四度濟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春三月莫分偏劇,十七年過恨未平。

時光在流逝,乾隆對富察氏的懷念卻從來沒有變淡,持續了整整一生。

乾隆五十五年,八十歲的老皇帝暗自對地下的妻子說,我的年齡越來越大,唯一的安慰是可以早日見到你。自己不想活到一百歲,與你相會之期最長不會超過二十年了!八十歲的老人,如此的深情,天地有知,也當感動。

資料來自中國后妃全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