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晨讀」2018年3月7日

「金融晨讀」2018年3月7日

宏觀●數據

1、中辦:印發意見,堅決遏制隱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

硬化地方政府預算約束,堅決制止無序舉債搞建設,規範舉債融資行為。結合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全國經濟發展水平等情況,合理評估全國政府債務風險水平。積極穩妥化解累積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決不允許新增各類隱性債務。

2、發改委:要全面放寬或取消外資股比限制

今年將進一步修訂外商投資負面清單,要全面放寬或取消外資股比限制。要大範圍吸引外資進入,向東北地區轉移的外資企業將享受國家有關優惠政策。要全面複製推廣自貿區經驗。探索建立自由貿易港。

3、何立峰:中國今年投資力度會加大

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中國今年投資力度會加大,對經濟貢獻度達到三分之一。今年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估計在60%左右。計劃通過新興行業、服務業保持高消費增長。預計中國今年進出口將維持穩定增長。中國貿易將繼續為經濟貢獻8%-9%。

4、肖鋼:宏觀調控理論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肖鋼認為,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精準調控構成了調控的目標、體系、方式、力度的整體,這也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調控理論的創新,也是宏觀調控方式的一個重要轉變。

金融●要聞

1、央行:連續兩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中國央行6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因無到期逆回購,當日實現零投放零回籠。

2、銀監會:印發《關於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

《通知》的調整內容包括,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由150%調整為120%~150%,貸款撥備率監管要求由2.5%調整為1.5%~2.5%。各級監管部門在上述調整區間範圍內,按照同質同類、一行一策原則,明確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

3、保監會:去年原保險保費收入增18%,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佔比下降

保監會披露,2017年度原保險保費收入36581.01億元,同比增長18.16%;資金運用餘額149206.21億元,較年初增長11.42%。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18353.71億元,佔比12.3%,上年同期為13.28%,債券及其他類投資佔比上升。

4、銀監會王兆星:資管新規目前還在修改完善中

王兆星表示,資管新規還在修改完善當中,還不知道具體時間表。等資管辦法統一出臺後,銀監會還會加快步伐出臺配套細則。資管新規是治理金融市場亂象的重要內容,目前還有很多不同意見,各方會進一步來修改完善。

5、保監會:保險行業一些償付能力風險不容忽視

包括行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連續8個季度持續下降,個別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長期不達標;二是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存在較大壓力,2017年4季度有16家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處於100%到150%的區間,有的公司瀕臨不足等。

6、財新:監管升級,部分海外註冊ICO交易平臺微信號已被屏蔽

ICO“出口轉內銷”已經引起國內監管當局的警覺,並督促相關部門採取措施;監管部門人士透露,只要是針對國內用戶的金融欺詐犯罪,不管在境內境外,都要管。

7、財經:股權管理新規有望近期正式發佈,對接央行監管思路

據瞭解,該版本體現了門檻從嚴、流程從細和處置從重的監管思路,既融入了近年來的監管實踐,又與其他領域的相關政策進行了銜接。在堵塞監管漏洞的同時,亦預留出一些發展空間。

股市●債市

1、A股市場現蹺蹺板行情,板塊輪動速度加快

截至收盤,滬指上漲1%,報收3289點;深成指上漲1.22%,報收11007點;創業板上漲0.11%,報收1797點。從盤面上看,深圳國資改革、獨角獸概念、煤炭等板塊漲幅居前。滬股通淨流入7.32億,深股通淨流入4.25億。

2、港股:恆指漲2.09%報30510點,大小熱點全線反彈

港股全天高開高走,恆指收盤漲2.09%,報30510.73點;國企指數漲2.67%,報12311.54點;紅籌指數漲1.91%,報4438.71點。大市成交額1164.5億港元。

3、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加快主板創業板改革,積極推進股權融資

姜洋表示,下一步證監會的工作包括幾點:以服務國家戰略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為導向,深化改革上市發行制度,深化主板和創業板改革,加大對“四新”企業的支持力度;在保持IPO發行常態化的同時,繼續穩步推進股票發行制度改革等。

4、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資本市場支持新經濟將考慮很多制度創新

閻慶民表示,可能會對盈利要求進行調整,綜合看公司發展的“技術參數”是否跟產業未來發展一致。對於同股不同權的境外上市企業迴歸A股,也可能會作出制度安排。另外,新經濟企業的認定標準還需要各部門研究確定。

5、張野:嚴禁借金融科技創新之名,脫實向虛、增加金融槓桿的偽創新

證監會信息中心主任張野表示,證監會已就行業金融科技發展進行了多輪次的調研工作,正在積極制定行業金融科技發展的指導意見。證監會也將加大對非持牌機構違法違規開展證券期貨業務的打擊力。

6、媒體:證監會最高層曾與雷軍面談,希望小米回A上市

一位與小米有過密切接觸的知情人稱,證監會最高層曾與雷軍面談過,小米現在比較成熟,希望能回來(A股上市)。一位券商負責人認為,小米大概率會採用紅籌+CDR的方式,如果採用這種方式,小米最快可以在下半年上市。

7、券商中國:1月備案資管產品規模降了一半多,資管新規威力發酵最大月

中基協的報告顯示,2018年1月1日-1月31日,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共備案1048只產品,設立規模1242.2億元,較2017年12月減少1549.82億元,下降55.51%。

8、兩市融資餘額:減少2.9億元,錄得兩連降

截至3月5日,上交所融資餘額報5950.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3.12億元;深交所融資餘額報3973.9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0.22億元;兩市合計9924.47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2.9億元。

樓市●土地

1、樓繼偉:房地產稅推出需解決眾多技術性問題

樓繼偉稱,目前房地產稅起草主要是全國人大預算工作委員會牽頭做,房地產稅這麼長時間未推出面臨挺多技術性問題,單單徵管一項要弄清就不容易,稅收徵管法需要做相應修改。

2、王兆星:對投機炒房的貸款需求採取嚴格控制

從銀行業監管來講,銀監會始終堅持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對於基本的住房需求仍會給予信貸支持;同時,銀監會對投機炒房的貸款需求會採取嚴格控制,包括上浮最低首付比例、貸款利率等方面的相關措施,否則會助長房價上漲和房地產泡沫。

3、證券日報:北京新房2月份成交量創新低

據統計,2018年2月份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共網籤1162套,環比1月份下降34.4%,同比2017年2月份下降57.4%,創下歷史新低。在上述1162套網籤量中,568套為共有產權房,佔48.9%。

4、一財:恆大春季打折賣房,房貸收緊影響樓市

一位銀行人士透露,恆大在銀行的授信幾乎用完,有些信託的額度也用完,需要快速回款才能保證現金流。很多房地產商也均有一定的價格優惠,開始慢慢選擇以價換量——他們都感受到房貸收緊對於樓市的影響。

產業●公司

1、寧吉喆:加大煤炭優質產能的釋放力度

發改委寧吉喆稱,要持續開展淘汰落後產能的行動,規範化去產能,繼續破除無效供給,要加大煤炭優質產能的釋放力度,鼓勵鋼鐵煤炭電力企業兼併重組。進一步落實差別化信貸政策,積極做好市場化債轉股。

2、兩部委:印發三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

《意見》明確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主要用於支持購置先進適用農業機械,以及開展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新產品試點等方面,鼓勵有條件的省份採取融資租賃、貼息貸款等形式,支持購置大型農業機械。

3、周鴻禕:產業政策要重視對工業互聯網安全的傾斜

周鴻禕認為,網絡安全已從“信息安全”時代進入了“大安全”時代。建議制定讓工業企業上網絡安全系統的強制性政策;鼓勵工控系統製造企業、工業企業和網絡安全企業深度合作;產業政策要重視對工業互聯網安全的傾斜。

4、工信部:今年7月1日前取消流量“漫遊”費

工信部將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加快開展套餐梳理和調整、系統開發和改造、測試和業務驗證等工作,確保廣大用戶在今年7月1日前享受到這一紅利。

國際●動態

1、新華社:韓朝決定於4月底在板門店舉行第三次韓朝首腦會晤

韓國總統文在寅訪朝首席特使鄭義溶6日表示,韓朝決定於4月底在板門店舉行第三次韓朝首腦會晤。

2、彭博:歐盟考慮對美國鋼鐵等徵收關稅

歐盟考慮對美國鋼鐵、T恤、牛仔服、威士忌、摩托車、船隻、唇膏、眼霜等徵收關稅,受關稅影響的進口商品總價值達28億歐元。歐盟委員會提議對這些商品徵收25%的關稅。

3、澳大利亞:澳洲聯儲公佈現金利率目標

澳洲聯儲表示,現金利率目標 1.5%,預期 1.5%,前值 1.5%。維持政策穩定符合經濟增長和通脹目標。隨著經濟逐漸走強,預計通脹將逐漸抬升。2018年澳大利亞經濟將比2017年實現更快的增長。

期貨●外匯

1、上金所焦瑾璞:應將黃金市場納入宏觀審慎監管框架

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焦瑾璞表示,目前國內的黃金交易市場存在需要完善的領域,應將將黃金市場的監管納入央行宏觀審慎監管框架,切實維護金融市場穩健運行。

2、姜洋:“中國版”原油期貨兼顧國際國內投資者需求

姜洋表示,上期所將在3月26號正式推出“國際化”的原油期貨,進一步向全世界開放。這對中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重大戰略。它計價用人民幣,但是美元可以作為保證金使用,所以兼顧了國際投資者和國內投資者的需求。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