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端午節曾出自這一陋習,後來卻因幾位歷史人物而改變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因此民間也稱端午節為“五月端午”。這一節日在中國由來已久,大約起源於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對於端午節的起源,因為年代久遠,曾經有多種說法,比如源自歷史人物屈原,源自圖騰祭拜活動,源自於夏至等說法。

這些說法都無法考證了。特別是還有一種說法,比較有意思,可信度也是挺高的,那就是惡日說法。

歷史上的端午節曾出自這一陋習,後來卻因幾位歷史人物而改變

古代人都很講究選日子,因此就出現了好日子和不吉利的日子之說,而農曆五月五日,在歷史上被人看做是惡月惡日,認為極為的不吉利。這一天成為了一年中的最黑暗的日子,無論婚喪嫁娶,都儘量避開,特別是生孩子,有“五月子不舉”之說。傳說在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不能長大成人,如果長大了也會克父克母,因此一定要丟棄或者不能讓其活下去。古代文獻《後漢書》、《風俗通義》和《西京雜記》等均記載了“五月子不舉”這一俗信,始於春秋戰國,在漢朝開始盛行。

歷史上的端午節曾出自這一陋習,後來卻因幾位歷史人物而改變

因此端午節也應運而生了,那時候的人們為了驅邪避災,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通常要舉行一些祈福的儀式,慢慢的形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

後來這一傳說在傳承的過程中卻逐漸的被人們摒棄了。原因就在於,在這一天裡出生的孩童裡面,後來卻出了幾位響噹噹的人物,於是傳言不攻自破,那時候,影響最大的主要有四個人。

1,孟嘗君

歷史上的端午節曾出自這一陋習,後來卻因幾位歷史人物而改變

孟嘗君是戰國時代的人物,齊國貴族,四公子之一。他先任齊相,發展合縱抗秦勢力,後又任魏相,轉而聯趙、燕等國,附秦攻齊,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權變之臣。

而他的出生經歷卻頗為波折。據說他出生在農曆的五月五日,這一天正好是惡月惡日,因此他的父親齊國靖郭君田嬰,就告訴他的小妾,也就是孟嘗君的母親,說“不要養大他,快丟棄他”。而他的母親卻捨不得,於是偷偷的把他養了起來,長大後引薦給了田嬰,但是田嬰還是以這個孩子出生日不吉利為由,嫌棄他,只到他表現了自己的才能,才終於看重他。

2,胡廣

歷史上的端午節曾出自這一陋習,後來卻因幾位歷史人物而改變

東漢人,是漢代的名臣,博學多聞,史稱“學究五經,古今術藝畢覽之”。也被人稱為漢代奇才,無論上層建築怎麼變遷,權力怎麼更迭,他都會被重用,可見他的能力有多大了。

而胡廣出生時,也經歷了兇險,他出生於五月惡月惡日,被父母認為是不詳之人,於是把他放在甕中,扔到了河裡。隨著河水的漂流,被一個老頭髮現,於是收養了他,把他養大成人,而長大後的胡廣,卻成為了一個優秀的人物。

3,王鳳

歷史上的端午節曾出自這一陋習,後來卻因幾位歷史人物而改變

西漢末年人物,也就是王莽的伯父,漢元帝皇后王政君的哥哥。外甥劉驁即位後,任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秉政。王氏四兄弟開始位居要職,掌握朝政,形成“王鳳專權,五侯當朝”的局面。

而這個王鳳也是出生在五月五日,他的父親認為不詳,也打算丟棄他,而王鳳的叔父這時卻站了出來,勸說王鳳的父親不要相信這種陋俗,還列舉了孟嘗君的典故來佐證。因此他的父親聽了勸告,將王鳳撫養長大,從而成就了西漢末年這一有名的人物。

4,王鎮惡

歷史上的端午節曾出自這一陋習,後來卻因幾位歷史人物而改變

王鎮惡,東晉時代人物,當時的名將之一,戰功赫赫,奪荊州、取長安,助劉裕平定叛亂,滅亡後秦這些事件中都立了不少漢馬功勞。

而他也是出生在五月五日,這一個古代認為不詳的日子,於是他的家人打算把他過繼給遠房的親戚。而此時,王猛的爺爺,也就是同樣是名將的王猛卻出來阻止,並且對這個孩子的出生表現的又驚又喜,因為他知道孟嘗君也出生在五月五日。他認為,孟嘗君出生在惡日,最後成了響噹噹的人物,自己的孫子也同樣可以,還給他起名為“鎮惡”,果然,長大後的王鎮惡勇猛非常,成了東晉名將。

歷史上的端午節曾出自這一陋習,後來卻因幾位歷史人物而改變

後來也陸續的出現不少這種事例,於是人們慢慢的開始認為,所謂的“五月子不舉”,不過是流傳的謠傳而已,根本就沒有道理,所以也就沒有人再傳承下去了。而端午節這個節日,卻一直流傳到至今,這也表現了人們祈福的美好願望吧,你說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