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科丨唐代煮茶法

唐代煮茶法,是指唐代的一種烹茶的方法。始記於陸羽《茶經》。

在陸羽之前,普通大眾喝茶的方式為在茶里加入各種調味用品。即在茶中加入蔥、姜、棗、桔皮、茱萸、薄荷之等;這種方法在陸羽看來,是“溝渠間棄水”。

所以陸羽在當時大力推行煎茶法,具體是將茶以“經炙烤、冷卻後碾羅成末,初沸調鹽,二沸投末,並加以環攪、三沸則止。”的方法沖泡,以求追求茶之真香。使得煎茶法在唐代一度盛行。

雖然經過演變,國人已完全不使用煎茶法,還是可以通過以前考古得來的茶具和當時的圖畫來推斷。有興趣者,可以在網上找到具體的沖泡視頻。

茶百科丨唐代煮茶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