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8批次食品被檢不合格 其中飲料4批次 渋呂梁3家

近日,山西省食藥監局對204批次食品樣品進行了監督抽檢,涉及糧食加工品、調味品、飲料、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蔬菜製品、蛋製品、水果製品、速凍食品、乳製品、方便食品、罐頭、蜂產品、薯類及膨化食品、肉製品、食糖、茶葉及相關製品、水產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豆製品、糖果製品、餅乾、餐飲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25大類。其中,不合格樣品8批次,合格樣品196批次。

不合格樣品8批次

1.飲料4批次。

呂梁市離石區美佳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桶裝飲用水,被檢銅綠假單胞菌不合格。

孝義市麗錦山泉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麗錦山泉(規格型號350ml/瓶)和包裝飲用水(規格型號5L/桶),生產日期2018年6月6日的瓶裝水和2018年6月25日的桶裝飲用水被檢溴酸鹽超標。

孝義市佳樂源飲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桶裝飲用純淨水,被檢銅綠假單胞菌不合格。

2.調味品1批次。

運城市晨琪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生抽(規格型號500ml/瓶),生產日期2018年5月22日,被檢菌落總數超標。

3.其他餐飲食品(粉條)3批次。

大同市紫泥餐飲有限公司購進的粉條,大同市藍孔雀餐飲有限公司永泰南路分公司購進的手擀粉以及大同市南郊區白孔雀食景村購進的手擀粉,均被檢出鋁的殘留量超標。

針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山西啊食藥監局已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責成相關市局及時進行核查處置,採取封存、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督促企業查找原因,消除隱患。消費者如果在市場上發現被通報的不合格食品,可撥打12331投訴舉報。

備註

銅綠假單胞菌

銅綠假單胞菌是常見的細菌之一,常存在於潮溼的環境,如土壤、水、空氣中,該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在機體抵抗力降低等特定條件下可致病。銅綠假單胞菌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一是原料水體受到感染;二是生產過程中衛生控制不嚴格,殺菌不徹底;三是包裝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

菌落總數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溴酸鹽

天然礦泉水中的溴酸鹽是水源水在經過臭氧消毒後所產生的副產物。《飲用天然礦泉水》(GB 8537—2008)規定天然礦泉水中溴酸鹽含量≤0.01mg/L。飲用水中溴酸鹽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一是生產工藝不達標,消毒時過量使用臭氧;二是出廠把關不嚴。

鋁的殘留量

鋁的殘留量主要是在製作粉條、粉絲或油條、油餅過程中添加明礬(十二水硫酸鋁鉀)引入,明礬(十二水硫酸鋁鉀)是一種食品添加劑,製作粉條、粉絲添加明礬可以使成品更加筋道,油條和油餅在炸制過程中添加明礬可以使成品更加膨大。根據GB2760-2014和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批准β-半乳糖苷酶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等的公告(2015年第1號)規定,粉條、粉絲中鋁的殘留量(幹樣品以Al計)不得超過200mg/kg,油炸面製品中鋁的殘留量(幹樣品以Al計)不得超過100mg/kg。鋁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所致。

轉自黃河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