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韩信有三次谋反机会,如果成功,汉高祖就不是刘邦,而是韩信

众所周知,韩信做为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史书对他的评价非常高,百万之兵,攻必克,战必胜,少有人能及,称他为“国士无双、略不世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那个时代韩信的军事水平无人是他的对手。

当年韩信有三次谋反机会,如果成功,汉高祖就不是刘邦,而是韩信

韩信

但可惜的是,最后在帮刘邦平定天下后却被吕后以谋反的罪名给杀了,一代人杰就此落幕。那么,当初韩信到底有没有谋反之心呢?其实历史上韩信有三次谋反的绝佳机会,如果把握住,以韩信的才能或许历史将被改写,汉高祖不再是刘邦,而是韩信!

当年韩信有三次谋反机会,如果成功,汉高祖就不是刘邦,而是韩信

刘邦

第一次是在楚汉荥阳相持阶段,当时荥阳遭遇项羽猛烈攻击,刘邦形势十分危险,与之相比韩信统帅的军队却大胜,士气极旺。刘邦为了稳妥起见,单身匹马进入韩信军中,夺取了韩信的兵权,率领韩信军继续和项羽斗争。如果这个时候韩信能狠下心来,拒绝交出兵权,一不做二不休把刘邦给咔嚓了,也就不会有以后的悲剧了,可惜韩信放弃了。

当年韩信有三次谋反机会,如果成功,汉高祖就不是刘邦,而是韩信

韩信

韩信的第二次机会就是垓下之战,决战前把军权全权交给了韩信,最终韩信幸不辱命,打的楚霸王全军覆没最终在乌江自刎。可以说。这个时候韩信个人威望达到了顶点,军心、民心都在韩信这边。如果这个时候反叛刘邦,刘邦没有任何胜算。但韩信又一次放弃了。反观刘邦,在韩信获胜后没有丝毫迟疑立刻夺回兵权,《史记·高祖本纪》:汉王还,至定陶,驰入齐王信壁,夺其军。

从中也可以看出,刘邦和韩信的关系表面上是刘邦放权,实际上呢是刘邦处处提防韩信。而韩信却一直蒙在鼓里,正向韩信所言的那样:汉王遇我甚厚,吾岂可乡利而倍义乎!

当年韩信有三次谋反机会,如果成功,汉高祖就不是刘邦,而是韩信

韩信

韩信第三次机会是在开国后被封为楚王,作为地方藩王,如果此时韩信有反心,完全可以韬光养晦,慢慢发展自己的势力,长远下去,叛乱的胜算会越来越大。但此时的韩信还是没有这么做,结果有人向刘邦告发韩信叛乱,刘邦等得就是这句话,把韩信拘押了,直到此时韩信还不信刘邦会杀他,没错,刘邦是没杀他,只是把他贬为淮阴侯并且软禁起来,由吕后出手,一代名将最终惨死在一妇人之手,实在可悲。

当年韩信有三次谋反机会,如果成功,汉高祖就不是刘邦,而是韩信

韩信

妖评: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敌国败,谋臣亡,狡免死,走狗烹。人性道德,从来没有绝对,天下平定后,韩信若刘邦卧榻之侧的猛虎,使刘邦时时不安,可惜韩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许,韩信应和张良一般,急流勇退,功成身退才是上上之选。老妖啰嗦完了,各位道友怎么看?

妖预言:据说关注老妖的朋友今年都会财源滚滚发大财,发发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