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韓信有三次謀反機會,如果成功,漢高祖就不是劉邦,而是韓信

眾所周知,韓信做為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史書對他的評價非常高,百萬之兵,攻必克,戰必勝,少有人能及,稱他為“國士無雙、略不世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那個時代韓信的軍事水平無人是他的對手。

當年韓信有三次謀反機會,如果成功,漢高祖就不是劉邦,而是韓信

韓信

但可惜的是,最後在幫劉邦平定天下後卻被呂后以謀反的罪名給殺了,一代人傑就此落幕。那麼,當初韓信到底有沒有謀反之心呢?其實歷史上韓信有三次謀反的絕佳機會,如果把握住,以韓信的才能或許歷史將被改寫,漢高祖不再是劉邦,而是韓信!

當年韓信有三次謀反機會,如果成功,漢高祖就不是劉邦,而是韓信

劉邦

第一次是在楚漢滎陽相持階段,當時滎陽遭遇項羽猛烈攻擊,劉邦形勢十分危險,與之相比韓信統帥的軍隊卻大勝,士氣極旺。劉邦為了穩妥起見,單身匹馬進入韓信軍中,奪取了韓信的兵權,率領韓信軍繼續和項羽鬥爭。如果這個時候韓信能狠下心來,拒絕交出兵權,一不做二不休把劉邦給咔嚓了,也就不會有以後的悲劇了,可惜韓信放棄了。

當年韓信有三次謀反機會,如果成功,漢高祖就不是劉邦,而是韓信

韓信

韓信的第二次機會就是垓下之戰,決戰前把軍權全權交給了韓信,最終韓信幸不辱命,打的楚霸王全軍覆沒最終在烏江自刎。可以說。這個時候韓信個人威望達到了頂點,軍心、民心都在韓信這邊。如果這個時候反叛劉邦,劉邦沒有任何勝算。但韓信又一次放棄了。反觀劉邦,在韓信獲勝後沒有絲毫遲疑立刻奪回兵權,《史記·高祖本紀》:漢王還,至定陶,馳入齊王信壁,奪其軍。

從中也可以看出,劉邦和韓信的關係表面上是劉邦放權,實際上呢是劉邦處處提防韓信。而韓信卻一直矇在鼓裡,正向韓信所言的那樣:漢王遇我甚厚,吾豈可鄉利而倍義乎!

當年韓信有三次謀反機會,如果成功,漢高祖就不是劉邦,而是韓信

韓信

韓信第三次機會是在開國後被封為楚王,作為地方藩王,如果此時韓信有反心,完全可以韜光養晦,慢慢發展自己的勢力,長遠下去,叛亂的勝算會越來越大。但此時的韓信還是沒有這麼做,結果有人向劉邦告發韓信叛亂,劉邦等得就是這句話,把韓信拘押了,直到此時韓信還不信劉邦會殺他,沒錯,劉邦是沒殺他,只是把他貶為淮陰侯並且軟禁起來,由呂后出手,一代名將最終慘死在一婦人之手,實在可悲。

當年韓信有三次謀反機會,如果成功,漢高祖就不是劉邦,而是韓信

韓信

妖評: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敗,謀臣亡,狡免死,走狗烹。人性道德,從來沒有絕對,天下平定後,韓信若劉邦臥榻之側的猛虎,使劉邦時時不安,可惜韓信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許,韓信應和張良一般,急流勇退,功成身退才是上上之選。老妖囉嗦完了,各位道友怎麼看?

妖預言:據說關注老妖的朋友今年都會財源滾滾發大財,發發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