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开国功臣穿甲胄上朝,皇帝说:谋反,抓起来,功臣说:皇帝圣明

在刘邦的众多儿子中,刘恒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他的母亲薄姬是魏国王宫的宫女,后来被刘邦接手,但薄姬不受宠,所以吕后对她也蛮同情的,就放过她们母子了。

吕后残忍善妒,刘邦的很多儿子都被她害死了,唯独刘恒安然无恙地在他的封地生活。

后来刘邦的旧臣陈平和周勃在吕后死后,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接下来就面临谁继承皇位的问题,大臣思想比较正统,他们认为吕后立的小皇帝刘弘不是惠帝刘盈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继承法,于是他们打算立代王刘恒为帝。

代王刘恒的名声很好,仁慈宽厚,都说他是一个老实人。

开国功臣穿甲胄上朝,皇帝说:谋反,抓起来,功臣说:皇帝圣明

老实人刘恒听说有朝廷使者带着让他即位的诏书来了,他板着脸看着使者,心里很不高兴,他觉得此去凶多吉少。后来刘恒通过占卜吉凶,来确定是否去长安,古人迷信,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先算一卦。

占卜结果是“大横”,所裂纹路正常,也就是说他即将做天子,于是他才动身去长安。

在离长安五十里处,他又派属下宋昌先去探听虚实,可见他的谨慎。

但朝臣们不了解刘恒,认为他是一个老实人,老实人要来当皇帝了,朝臣心里都很激动。何况老实人看起来很温和、谦虚,推辞皇位不坐,大臣更觉得他就应该当皇帝,因为好掌控。

开国功臣穿甲胄上朝,皇帝说:谋反,抓起来,功臣说:皇帝圣明

结果刘恒半推半就即位了,他即位第一件事就是夺军权。

在刘恒到达长安做皇帝的当晚就下令,安排好了南北驻军头子,皇宫守卫的驻防,将朝廷军权把控在自己手里。

然而解决了其他的势力,将各地军权收归己有,并将军权交给自己带来的人——宋昌和张武。

吕后精明,临死前对两个侄子再三叮嘱,军权是最重要的,切不可失,为了守住军权两个侄子都没去给吕后送葬,然而还是让刘恒夺走了,可见刘恒的能力。

开国功臣穿甲胄上朝,皇帝说:谋反,抓起来,功臣说:皇帝圣明

接下来刘恒要任命执政班子,他亮出了他带来的六个心腹,这些人都很有能力,九卿位置有六卿都是刘恒自己人。

当然刘恒也不能得罪原有的班子,剩下的人选刘恒唯才是举,通过考核,在地方上任命做出政绩的人,刘恒就提拔上来,进入他的政治班子核心,这些人觉得刘恒对他们有知遇之恩,自然更加兢兢业业,对刘恒忠心不二。

刘恒的第二步大家都没想到,他将吕后剥夺的封地以及以及利益都还给诸侯王,并且给予赏赐,诸侯王本来不服,他们觉得刘恒这个老实人都能当皇帝,自己也能,并且做得更好。但刘恒一旦对他们恩遇有加,他们就不好意思闹事了。

因为刘恒此时帝位不稳,以他的城府日后必然要削藩,但要等待时机成熟、帝位巩固的时候。

开国功臣穿甲胄上朝,皇帝说:谋反,抓起来,功臣说:皇帝圣明

历代新王登基,都要屠杀功臣以平社稷、巩固帝位,防止被篡权,刘恒怎么对待功臣的呢?

周勃和陈平是前朝重要的功臣,也是刘恒时代能够左右朝局的人。刘恒将他们左一个丞相、右一个丞相封着,毫不避讳,让二人很感动。

周勃拥立文帝有功,所以每次上朝都是很骄横的样子,来去自如不把文帝放眼里,文帝的神色就越来越严肃,对周勃不加训斥,反而越发恭敬。

他经常对周勃礼遇有加,还目送他远去。后来有人提醒周勃,文帝这样表现,你要小心了,功高盖主,要警惕啊!周勃如醍醐灌顶,猛然醒悟,于是辞去右丞相职位。

开国功臣穿甲胄上朝,皇帝说:谋反,抓起来,功臣说:皇帝圣明

陈平继续干左丞相,陈平能力强,而且人也不张扬,文帝找不到除掉他的理由,结果陈平干了一年左丞相就死了。

陈平死后,刘恒又提拔周勃为右丞相。

一年后刘恒说:“丞相,中央财政赤字了,你去你封地看看吧,也给诸侯带个头,让他们也回家看看。”

其实刘恒已经下令让诸侯回封地,别留在长安,诸侯不走,刘恒说,不走也行,朝廷恩准留在京城,但自己的儿子要派往封地,诸侯还是不动,也不让儿子去,刘恒很生气,于是周勃成了子弹,第一个被发射出去。

开国功臣穿甲胄上朝,皇帝说:谋反,抓起来,功臣说:皇帝圣明

周勃去了封地,诸侯肯定也要走一部分,在汉景帝时期诸侯不得已纷纷回封地,实际上就是文帝开的头。

这样闹腾几次后,周勃也知道文帝不是老实人了,他十分害怕,做了几副甲胄每次见人都穿戴整齐跟上阵杀敌一样,这事传到文帝耳朵里,刚好有了一个除去他的理由:谋反。结果周勃被抓起来了。

周勃让人告诉文帝,自己是被不当丞相后怕被杀,所以有些防备,并没有谋反之心。

文帝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派人去他家查,没发现谋反的迹象,于是把周勃放了。

开国功臣穿甲胄上朝,皇帝说:谋反,抓起来,功臣说:皇帝圣明

所以文帝还是个宽容的皇帝。

但刘恒的政治手段大家也都见识到了,这皇帝不是老实人,他太聪明,要小心点,于是刘恒当皇帝期间,无人敢闹事,朝廷也比较安定,而百姓也得到了休息,经济大幅度回升,汉朝呈现一派盛世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