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到了這一步!爲你SCI論文選擇合適的雜誌!

終於到了這一步!為你SCI論文選擇合適的雜誌!

在研究工作基本完成之後,為自己的研究論文選擇一本合適的雜誌是發表研究成果必不可少的一環,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其實,在撰寫一篇文章之前,作者就應該做到心中有數,初步確定應該將文章投到哪一本最適合自己論文的雜誌。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按照目標雜誌的特定格式和要求來書寫和安排文章結構,撰寫論文。這樣做才不致停功半。然而,如何選擇一本合適的雜誌,有時對初學者來說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價。綜合起來,以下諸因素應是作者在選擇雜誌時所需要重點考慮的。

雜誌的宗旨和範疇

首先是專業對口。選擇雜誌要注意其專業性,即專業對口是選擇目標雜誌的基本要求。這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但並不難做到,否則,要發表自己文章是完全不可能的。其次是搞清目標雜誌的宗旨和學術範疇。在投稿之前一定要必須看清楚、搞明白的是,所投刊物的出刊宗旨(aim)和學術範疇( scope)。該雜誌的出刊宗旨是什麼?其徵稿範固如何?雜誌的這些內容通常刊登在刊物的內封面或首頁的反面,或雜誌的網頁上,更常出現在“作者須知”之中。掌握了雜誌的宗旨和學術範疇之後,再根據自己論文所研究的內容,選出一本完全對口,而且水平相當的刊物。而後嚴格按照該雜誌的要求和格式,一絲不苟地撰寫自己的論文。其實,過來人都知道,選擇雜誌最簡單的方法是通過瀏覽雜誌目錄和欄目設置,選擇幾篇近期曾經發表過的,與自己的論文相同或相似領域的論文認真地閱讀,並與自己的論文進行客觀的比較,看看自己的論文有何特色,有無創新,新在哪裡?而後決定目標雜誌。這樣,在發表幾篇論文之後,選擇自己研究領域中的雜誌就比較容易了。

在同一研究領域的雜誌中,還需注意其細微的差別。有時幾本雜誌水平相當,且都屬於同一個研究領域,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找出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別。例如, Circulation和Circulation research二者都發表心血管方面的論文。但 Circulation偏重與臨床關係密切的文章,而Circulation research則更側重心血管基礎方面的研究論文,這些細節均可在“作者須知”中得到應有的信息。有了對這些情況的瞭解,在投稿時就容易做出“有的放矢”的選擇了。細心的作者可能會觀察到,某些雜誌設有主編或編委的研究領域介紹,作者也可據此找到或發現對你文章感興趣的編委(即便找不到主編或編委的這些信息,只要有他們的姓名,在網上也不難查到他們的科研領域)。這樣的雜誌不僅可作為投稿時選擇的條件之一,而且特定的編委也可以被建議作為審稿人。這可能為論文的照和通過市查銀供有利的條件。

雜誌的水平和聲望

在選擇雜誌時,如何評價雜誌的水平( quality)和聲望( prestige.呢?對雜誌的評價是一個尚無完全統一認知的問題,也沒有公認的評論標準。殊不知,在歐美諸國不同於在中國,他們個人就可以成立某專業的出版社,出版一種甚至多種雜誌。有些是從興趣出發,旨在發展某些專業;有些完全是商業觀點,僅僅是為了賺錢謀生。更有些是某些專業方面的權威或專家,他們有條件、有可能辦一種或多種雜誌,去發展他們的專業。因此,雜誌的水平差異甚大。這些雜誌背後的某些隱私,是論文作者難以瞭解到的,而這些因素無疑又為他們選擇雜誌增添了某些陰影。但是,也並不是毫無規律可循。如果出版者是某國家的某種專業學會或協會,情況就完全不同。諸如“美國心臟協會”、“美國生理學協會”、“美國糖尿病協會”、“中國生理學會”、“中國藥理學會”和“中華醫學會”等,他們出版的刊物一般都是這個領域較為權威的雜誌。由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於1960年創辦的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涵蓋了全世界數千種科技期刊雜誌(多數為英文雜誌)。它通過雜誌的影響因子對科技刊物和論文進行評價。雖然被SCI收錄的期刊種類繁多,但是各刊物的水平和聲望卻差異很大。一般來講,每個專業都有數種,甚或數十科雜誌。研究者可事先將“SCI”中自己感興趣的期刊找出來,並比較其影響因子,以便投稿時查用。一般認為影響因子越高的雜誌,其學術水平越高,聲望也越大,知名度也越高。諸如生物醫學領域的綜合性刊物,英國的Nature、美國的Science及《美國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ic Society of USA)等。當然,不同水平的刊物對論文的要求可能相差甚遠,甚至完全不同。研究者可以利用SCⅠ收錄期刊的影響因子來選擇適當的期刊。找出幾本與自已論文水平相適應的雜誌,使自己論文的水平與雜誌的水平相當或接近。而後再仔細閱讀幾篇相應的論文,最後選出一本最理想的雜誌。

一般而言,選擇雜誌的原則應該是:在對自己的論文水平客觀而現實評價的基礎上較高水平的雜誌上發表。這樣做不會把自已水平較高的論文發表在知名度較低的雜誌上。但是也要避免對自己論文的過高估計,而選擇水平不適當的雜誌。當然,投較高水平雜誌還有一個有益的“副產品”,如果經過審稿處理的話。因為高水平的刊物大都有權威性的審稿人。這些審稿人大多是本領域內高水平專家或研究者,其審稿意見一般都切中要害。根據審稿意見對論文進行修改,不僅可以提高論文水平,也對提高作者的科研水平大有益處。但也應注意,如雜誌選擇不當,會使論文遭受到過多的退稿,從而大大延長論文的發表週期。在競爭激烈的領域可能會令他人搶先發表類似的研究結果而得不償失。

若干其他因素

還有一些因素也需事先列入考慮之列,如刊物的發表週期、雜誌對稿件的淘汰率、期刊的發行量及審稿費等。瞭解這些因素可以使作者在選擇雜誌時更加“有的放矢”。

發表週期

發表週期是指從編輯部收到稿件到文章發表的時間,它反映論文發表的速度快慢。有些刊物審稿時間和發表週期比較短,有些則比較長。這一點可以從文章的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及接受日期來獲得相關信息。

稿件的淘汰率

淘汰率 (rejection rate)是指雜誌編輯部對所投稿件淘汰的百分率。據分析,這也是評估雜誌質量的客觀指標之一,高水平的期刊具有相當高的淘汰率。據報道,NEJM: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淘汰率最高,為96%, Neurosurgery為80%~90%,Journal of Neurosurgery為60%~66%,而Surgical Neurology為52%。

發行量

發行量是每期雜誌發行的數量,與雜誌的質量有一定關係。一般而言,發行量大的期刊,其質量相對較高。反之,則較低。但必須看到,隨著計算機互聯網的快速應用和發展,在網上發表論文的趨勢已經勢不可當,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雜誌的印刷和發行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取而代之的是網上論文的查閱次數。

審稿費

一些中文雜誌常收取審稿費。與這些中文期刊不同,國外英文期刊一般不收取審稿費(在國外,審稿人沒有審稿費)。但一些雜誌要收取版面費( page charge),也有部分雜誌不收版面費。大多雜誌對彩圖還會按頁數收取附加版面費。這些費用開支都是作者選擇雜誌時應予考慮的事項。另外,有時雜誌社在決定採用你的論文以後,可能選取論文中的一幅彩圖作為本期雜誌的封面,這當然是好事,但也要付封面彩圖費。

語言不過關被拒?美國EditSprings--專業英語論文潤色翻譯修改服務專家幫您!

終於到了這一步!為你SCI論文選擇合適的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