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宋朝的富平之戰,和尚原之戰,饒風關之戰和仙人關之戰?

從1127年開始,也就是靖康二年,北宋和金國開始了進行川陝地區的爭奪戰,宋軍與金軍在川陝地區爭奪戰共經歷了七次比較大的戰役,而富平之戰、和尚原之戰、饒鳳關之戰、仙人關之戰分別是這七次戰役的第三、四、五、六次。

這七次戰役,宋、金各有勝負,但一直以來都是形成金攻宋守的局面,其中又以金軍勝利居多,這場川陝之戰打了13年,最後宋軍退出陝西,守住川口,而陝西劃歸金國。

如何評價宋朝的富平之戰,和尚原之戰,饒風關之戰和仙人關之戰?

一、富平之戰

富平之戰是川陝之戰的第三場,第一場是陝州之戰,宋軍丟了陝州,第二場是彭園店之戰,宋軍敗退,金軍侵佔邠州(今陝西彬縣)進行燒殺搶掠後又退走。在彭園店之戰後,宋軍張浚覺得這兩次戰役打的很憋屈,於是調動陝西五路宋軍,在富平要與金軍展開會戰。

張浚集結了陝西五路宋軍的大部分人馬,步軍十萬,騎兵六七萬,對外號稱四十萬。而金軍僅以三千騎兵與宋交戰,當時宋軍覺得金軍在以卵擊石,宋軍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他們。

如何評價宋朝的富平之戰,和尚原之戰,饒風關之戰和仙人關之戰?

但宋軍戰鬥力弱,遠不及金軍,當時宋軍十幾萬人馬把金軍包圍,沒想到金軍“個個都悍不畏死”,宋軍十幾個人包圍金軍一個,居然還無法將其斬殺,反而被金軍找到弱點,突圍出去並將宋軍重創,此戰又以宋軍失敗而告終。

二、和尚原之戰

富平之戰後,張浚一路為躲避金軍的追殺,連退數州,直退到閬中才脫離險境。1130年金軍再次來襲,宋軍憑藉和尚原得天獨厚的地利優勢,又有一名叫吳玠的將領善於用兵,最終將金軍擊退。

宋朝自川陝之戰以來,這第四場戰役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贏了金國。

如何評價宋朝的富平之戰,和尚原之戰,饒風關之戰和仙人關之戰?

三、饒鳳關之戰

1133年,金軍又攻克了金州(今陝西安康),把宋軍逼退在川陝的橋頭堡興元府(今陝西漢中),吳玠率一千精騎支援,一時間把金軍打的猝不及防,死傷甚多,要知道金軍一直以來都是追著宋軍打的,哪經歷過這檔子事情。

當時雙方連打了六天六夜,打的金軍屍積如山。金軍眼看不是吳玠的對手,於是募集死士,從險道繞至饒風關之上,居高臨下,打敗了宋軍,並且奪得了饒風關。

如何評價宋朝的富平之戰,和尚原之戰,饒風關之戰和仙人關之戰?

之後宋軍收復了金州,饒鳳關一帶又生有瘟疫,金軍不得不退出漢中,此戰宋、金打的旗鼓相當,雖然最後金軍退出了漢中地區,但他們在佔領金州、饒鳳關這些地區的時候燒殺搶掠,也是不容忽視的。

四、仙人關之戰

饒鳳關之戰失利後,吳玠率部退守到仙人關,1134年,金軍十萬人馬進攻仙人關,被已有提防的宋軍阻擊,金軍攻打吳玠軍被擊退。於是轉攻沙金平,宋軍支撐不住退往第二道防線。

之後吳玠率眾來支援,金軍又支撐不住,趁夜逃遁,吳玠乘勝追擊,並且順勢收復鳳州、秦州、隴州等失地。

如何評價宋朝的富平之戰,和尚原之戰,饒風關之戰和仙人關之戰?

再提一下最後一次戰役吧,1139年宋金議和,金國答應歸還陝西,但第二年又毀約奪回陝西,至此川陝之戰結束,陝西被金國佔領,宋軍則守住了四川。

總的來說這幾次戰役,宋金各有輸贏,但實際上也算得上是宋軍節節敗退,最終失掉了陝西。宋朝是我國曆史上經濟最為發達的朝代,卻被欺負的節節敗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重視武力,不懂得軍隊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