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10大改過之法,一心改過,萬事從容

弘一法師10大改過之法,一心改過,萬事從容

文章:京博國學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桐。 在中國近百年文化發展史中,他是學術界公認的通才和奇才,他被譽為中國近現代音樂啟蒙者;他堪稱中國現代美術之先驅;他是中國話劇藝術的奠基人;他是近代著名書法家;他是西冷印社的早期成員;他培養了一大批名揚天下的藝術家。他被尊為律宗第十一代祖師。也是一代高僧弘一法師。

1933年新春伊始,弘一法師在廈門妙釋寺作《改過實驗談》一講,新的一年,對其他人來講是萬象更新,而對弘一法師而言,則是“改過自新”,他總結了十大改過遷善之法,這是弘一法師在他五十年的人生中間,學道總結出來的聖賢之道。

“餘五十年來改過遷善之事,其事甚多,不可勝舉。今且舉十條為常人所不甚注意者,先與諸君言之。”

1、虛 心

如果心是滿的,那就進不了別的東西了,必須得虛心。不虛心的話,我們學別的東西學不進去,只能看到別人的缺點和問題,我們往往會單純的用自己心裡面堆滿的問題,去觀照別人。

孔子說過:“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說到五十歲開始學易,可以無大過了。孔子過去也有很多的追求、抱負,周遊列國,想把自己的抱負施展出來,結果每次都被攆跑了,他說自己像喪家之犬一樣給趕回來了,趕回家裡面,外面沒有路了,結果自己在家裡面開闢了一條最偉大的路,就是教書育人。

另外他還說,“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聽到了有道理的話,知道了有不善的、不對的,你不改,不見賢思齊,這才是最可怕的事。

人要虛心、虔誠地求學,不要自以為是,把別人的告誡、建議、提點當做耳邊風。茫茫人海中,總有一山更比一山高,沒有人是能夠達到絕對的巔峰的,唯一能不斷保鮮自身優勢的,只有不斷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借人之智,修善自己。

千萬不做固步自封的愚昧者,要時刻抱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心態向人虛心學習。

2、慎 獨

曾子曾言:“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個人的言論行動總是在群眾的監督之下,不允許做壞事,做了也不可能隱瞞。又引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修身之道,最難是養心,養心最難之處,又是慎獨。慎獨,是獨自一人時,亦有一雙慧眼觀照自己,不做出格事,不說出格話。

“慎獨”一詞,出自秦漢之際儒家著作《禮記•中庸》一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所謂慎獨,就是在別人不能看見的時候,能慎重行事;在別人不能聽到的時候,能保持清醒。

修身之道,最難是養心,養心最難之處,又是慎獨。慎獨,是獨自一人時,亦有一雙慧眼觀照自己,不做出格事,不說出格話。

慎獨,之於他人是坦蕩,之於自己,則是心安。

3、寬 厚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聖賢處事,惟寬惟厚。

寬厚指的是待人接物的寬容和厚道。

寬厚能養大氣,“厚”是厚德載物,“寬”是雅量容人。寬厚就是大氣做人,能容人之短、容人之過,能為別人著想。寬厚就是懂得忍讓,懂得吃虧,被誤解也不會反應過度,受點傷害也不會以牙還牙。

北宋大臣呂蒙正剛做宰相時,在上朝時有一個官員隔著簾子指著他,非常鄙夷地說:“這種貨色的人也能做宰相嗎?”

呂蒙正裝作沒有聽見就走過去了。他的同僚很生氣,要追問那個官員的姓名,被呂蒙正制止了。

到了下朝的時候,這位同僚仍然為他鳴不平,後悔沒有問出說話人的姓名。呂蒙正說:“幹嘛要知道呢,一旦知道了這人的姓名,就不容易忘記,不知道不是更好嗎?”

這真是“宰相肚裡能撐船”,與其知道是誰傷害了自己後再原諒,不如一開始就忘掉傷害。

寬厚是一種瀟灑悠然的風度。世事如棋,退一步更能盤活一盤棋;心田似海,納百川方見大氣之磅礴。

寬厚是一種智慧處世的態度。寬厚處世,才能化干戈為玉帛,變一堵牆為一條路;才能開一扇方便之門,閉一張是非之口,才能滿懷清風明月,拋下煩惱糾纏。

4、吃 虧

古人云:“我不識何等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虧的便是。我不識何等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古時有賢人某臨終,子孫請遺訓,賢人曰:“無他言,爾等只要學吃虧。”

東漢有個特別出名的太后,叫鄧綏。她的德行很高,很受人民愛戴。十幾歲入宮後,她就一直都很謙讓,一直都安心做她的貴人,從來不去爭寵,也不去搶什麼東西。

當時的皇后和貴人都很厲害,她又太優秀,遭到皇后的嫉妒,她就更是小心,更是謙虛禮讓了,從不賣弄、從不出頭、從不爭寵,從不接受特權,就連漢和帝召她,她都稱病不去,生怕漢和帝寵幸她多於寵幸皇后。

但她越是禮讓,漢和帝和眾人就覺得她越好,皇后也越是妒忌她,後來皇后陷害她卻遭到揭發,漢和帝就改立鄧綏為後。

鄧綏做了皇后之後仍然不張揚,不讓漢和帝對她家人太好,她一直保持低調,哪怕有很高的權位,也從不像其他女子那樣驕縱。

後來漢和帝駕崩,太子又很小,鄧綏就以太后之身臨朝聽政,在位十多年,做了很多好事,讓社會能夠安寧,百姓能相對幸福,而且她始終非常注意,不讓外戚為禍,臨死前還不忘大赦天下、叮囑親人不要亂政。

所以,最後人人都記得她。她什麼也不搶不爭,但什麼都有了。這就是典型的吃虧是福,看起來,她一直都在吃虧,生怕自己佔了便宜,但最後她得到的都是最好的東西。

5、寡 言

此事最為緊要。孔子云:“駟不及舌”,可畏哉!一句話說出口,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回。所以說話應慎重,否則難以收回。

好言者,是非多。謹言慎行、適時閉口,方能安穩處世。《菜根譚》有言:“十語九中,未必稱奇;十謀九成,未必歸功。君子所以寧默毋躁,寧掘毋巧。”心有如泰山之穩重者,從不人前人後侃侃而談,更不會言論他人是非,他們善於觀察事物、認真傾聽,畢竟成為一個善於傾聽的好聽眾未必比成為一個言辭暢快的演說家簡單。

6、不說人過

古人云:“時時檢點自己且不暇,豈有功夫檢點他人。”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孔子說:“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那就可以避免別人的怨恨了。”

古人云:“寧在人前罵人,不在人後說人。”別人有缺點和不足之處,你可以當面指出,令他改正,但需出自內心想幫助對方的善意,不可帶有侮辱、落井下石或看人出糗的心態,這樣只會使自己的心靈藏汙納垢,且會造下口業以及罪孽。或者千萬不可當面不說,在背後說個沒完。我們應該時刻謹記:“靜察己過,勿責人非”,要做個堂堂正正的人。

7、不文己過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一個小人對於自己的過錯,總想辦法說出一套理由,把過錯掩蓋起來。在弘一法師看來,掩飾自己的過錯乃是最可恥之事。

誠意,不僅要求心口如一,言行如一,而且要求聞過則喜,知錯必改。小人之所以為小人,即在文過飾非,巧言令色。所動為掩耳盜鈴、口蜜腹劍,心虛遮掩、混淆是非,不敢正視坦然面對。小人之所以不敢正視錯誤,即在心理與行為完全變異,異化到與天理、人情俱不相容的程度,也就積重難返,尾大不掉。

8、不覆己過

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處,即鬚髮大慚愧,生大恐懼。發露陳謝,懺悔前愆。萬不可顧惜體面,隱忍不言,自誑自欺。

子曰:“不遷怒,不貳過。”其意為無論有什麼不順心的事也不遷怒於人,學會做錯就改,不犯兩次同樣的錯誤。相反,知錯不改,則是生活交往中潛藏的一大危機。

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後的反省態度是積極還是消極,這對於能否真正解決一個問題來說至關重要。唯有常思己過,才不至於每臨大事都身陷囹圄般左右為難,而導致出錯或漏洞百出。

9、聞謗不辯

古人云:“何以息謗?曰:無辯。”又云:“吃得小虧,則不至於吃大虧。”餘三十年來屢次經驗,深信此數語真實不虛。

別人說我們不對,不好,說我們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怎麼辦呢?不辯,辯不出所以然來。另外弘一法師還說,吃了小虧,才不至於吃大虧,這跟“寬厚” 和“吃虧”是相當的,聞謗不辯裡面也有很重要的東西,且有很多的好處,是什麼呢?就是不引起煩惱,不引起一系列的後續波動,人家謗完了,我們不理他們,即使心裡不痛快,算了!否則沒完沒了。

10、不 嗔

嗔習最不易除。古賢雲:“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盡。”但我們也不能不盡力去對治這一問題。《華嚴經》雲:“一念嗔心,能開百萬障門。”可不畏哉!

現在社會的嗔已經習慣了,動不動就罵上了,動不動就對簿公堂去了。古人都說,二十年治一個怒字都消磨不掉。現在“嗔”的習性成為一種普遍的東西了。

“不爭,不嗔,難得糊塗”是清代文人鄭板橋的傳世名言,在他看來,事事非得爭個首位,句句一定說贏他人,體現的是一種急躁而愚鈍的功利之心。雖看似諸事完滿獲益,卻未必能得理於人、求寧於心。

對於現代人來說,也是如此。乍一看,次優似乎總是屈居第二,不盡完美,然而更多時候,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其實更能使人感到快樂。畢竟,絕對的完美會給人帶來無形的壓力,但偶爾的缺失才是生活的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